
北京大学中医课程.ppt
48页中 医 养 生 学蒋文跃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教 研室 •养生理论 •精神养生 •体质养生 •饮食养生 •房事养生 •运动养生 •经络保健 •起居养生 •药物养生历代名中医寿星谱•华佗 100余岁 •陶弘景 81岁 •孙思邈 102岁 •成无己 93岁 •朱丹溪 77岁 •薛雪 89岁 •曹庭栋 90余岁名中医与同时代人 平均寿命比较 •秦汉至 近代414 名中医78 岁•同时代 人30- 40岁左 右中医学理论特点:整体观(一) 人和自然是一整体(天人相应 ) (二) 机体本身是一整体天人相应观的表现时间(气象,天象):运气学说甲子、年(五季)、月、日“生、长、化、收、藏”、“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地理位置:五方食物天人相应阴阳学说与天人整体观理论起源与本义•阳的属性 明亮 温热 活动 兴奋 向上 向外 •阴的属性 晦暗 寒冷 沉静 抑制 向下 向内 •扩展延伸后日 天 昼 暑 火 雄 南 东 红 属于阳月 地 夜 寒 水 雌 北 西 白 属于阴阴阳属性归类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 身体部位胸腹、下、内侧背、上、外侧 脏腑脏腑 形质与功能形质功能 病理诊断寒、清、润、静、 淡或暗热、浊、干、动 、鲜亮阴阳交互消长是生命周期变化的基本要求 反动节律性变化•机体任何功能变化, 细胞数目,递质 或激素水平无一例外地呈现节律变 化,这种节律变化有….日,月,年 ,甲子…..周期 • 阴阳学说正是抓住了生命运动最 本质特征。
阴阳间对立制约、消长互根的关系阳阴病理---阴阳偏盛阳 亢 阴阴 盛 阳伤 阴伤 阳病理—阴阳偏衰阳 虚阴阳阴 虚阴 邪热 邪病理—阴阳俱盛、俱衰、离决阴阳相互关系•互相制约消长 •互根互用五行学说与整体观•五行:木、火、土、金、水五 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以此五种物质的属 性 来归类事物和现象并以其相 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 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和 变化规律五行理论的本义与起源•五方 •五材 •五季春-----------阳初生----------生发-----------木夏-----------阳长-------------炎热----------- 火长夏------- 阴阳转化-------化生----------- 土秋----------阳收阴长------收敛,收割---- -金冬-----------阴盛------------寒冷,收藏--- --水五行 的属性•木:生升、舒畅 东与春 •火:温热、升腾 南与夏 •土:生化、养育 中与长 夏 •金:收敛、肃杀 西与秋 •水:寒凉、滋润 北与水自 然 界五 行人 体五 音五 味五 色五 化五 气五 方五 季五 脏六 腑五 官形 体情 志五 声变 动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木肝 胆目 筋怒 呼 握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火心 小 肠舌 脉喜 笑 忧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 夏土脾 胃口 肉思 歌 哕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金肺 大 肠鼻 皮 毛悲 哭 咳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水肾 膀 胱耳 骨恐 呻 栗心肝肾脾肺胃肉 口唇思 涎 长夏小肠脉舌面喜汗夏大肠皮 鼻 毛忧涕秋膀胱骨耳发恐唾冬胆筋目爪怒泪春五行的相互关系正常生:相互促进、滋生:木火土金水木克:相互制约、克服:木土水火金木 异常:乘:过克侮:反克肾---主生殖、主水膀胱骨、髓、脑(齿)耳(外阴)发一脏即一功能系统:肾系统举例机体整体观的产生背景从表象、功能、病症来认识人体的必然结 果五脏间促进、制约关系:五行模式肺金(收敛)肝木(疏散)脾土(化生)肾水(储藏)心火(生发)制约促进某一功能完成:五脏分工合作结果以体液分布与循环为例:汗为心液,肝主疏泄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肺合皮毛,为水之上源,肾主水,蒸腾水液。
诊断整体观由表及里,司外揣内及由此及彼的 方法目部五脏分属图针眼 属 脾胃 湿热人中与子处的关系臌胀与舌下络脉治疗整体观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王应震整体观与现代系统论科学思维模式的基本历程古代整体论近代还原论现代系统论Von Bertalanffy 美籍奥地利 理论生物学家, 1901-1972贝塔朗菲1937年提出系统论•《德国哲学周 刊》1945,18 期•生命及其它世 界---系统---组 织----不可还原系统科学已 成为当今生物医学的前 沿热点下丘脑肾上腺髓质甲状腺线粒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骨骼 神经 消化 心血管 脑发育胰岛素植物神经血脂代谢胃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免疫系统雌激素 生长素氧与呼吸循环系统心血管 运动系统肝内代谢肝内代谢整体观•天人相应 •人体整体观产生的背景 •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整体 •古代整体观与现代系统论气气一元论•气是构成万物、有 很强活力的精微物 质 •气的特征: 万物本原 运动不息的中介 至微不可察精 气 神物质的弥散 状态有形之生物气效应的表观煤 电 功气的聚合态气的弥散态气内涵的例释The wind Christina Rossetti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I nor you; But when the leaves hang trembling The wind is passing through.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you nor I; But when the trees bow down their heads The wind is passing by.中医理论常识-----藏象学说•象: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 象 •藏:藏于内的脏腑及经络等组 织功能活动•藏象:以象测藏、司外揣内藏象内容生理病理 五脏脏心、肝、脾、肺 、肾肾 (实实性脏脏器 )化生和贮贮藏精气 “存而不通” 脏脏病多虚 六腑小肠肠、胆、胃 、大肠肠、膀胱 、三焦(空腔器 官)受纳纳和传传化水谷 “通而不存” 腑病多实实 奇恒 之腑脑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 (子宫宫)贮贮藏精气(类类似 脏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