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配位化合物结构理论发展简史.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10881871
  • 上传时间:2022-08-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5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配位化合物结构理论发展简史配位化学论文综述题目:配位化合物结构理论发展简史 姓名:李静 专业班级:化本二班 年级:2011 级 学号:***-*****010 配位化合物结构理论发展简史 前言: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的确立有一 百多 年的历史从配合物结构的早期理论到 Werner 的配位理论再 到配合物化学键理论的发展,科学家们经过了长期艰难的探索,才逐 步形成 现在较为完整科学的配位化学理论随着分析技术、合成技 术的不断发展,配位化学目前已经渗透到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 化学和生物化学等诸多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1.配合物结构的早期 理论配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早期也称为络合物(complex compound)配合物的早期发现与性质的研究,主要得益于17世纪 末18世纪初欧洲染料工业发展的需求第一个金属配合物一普鲁士 兰KFeFe(CN)6或KCN・Fe(CN)2・Fe(CN)3,即是由一个德国柏林的 颜料工人Diesbach于1704年制得的但是配位化学的真正开端,是 以1799年Tassert发现六氨合钻(II)氯化物CoCl3・6NH3为标志的。

      因为CoCl3和NH3都是价饱和的稳定化合物,它们又以何种形式而 结合成另一种很稳定的化合物呢?这对当时的化学家来说是一道难题, 因此引起了进一步研究的极大兴趣在科学实验中,化学家们制得了许多这类化合物,并且认真地研 究了它们的性质如对三价钴盐与氨的化合物的性质研究表明,化合 物不仅因氨分子的数目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而且钴络盐中氯的行为 也有所不同,即化合物CoCl3・ 6NH3颜色 橙黄色酸性 AgNO3 实验 用 AgNO3 可沉淀出 3C1CoCI3・5NH3红紫色 用AgN03可沉淀出2C1Co Cl3・ 5NH3・ H2O 玫红色 用 AgNO3 可沉淀出 3C1CoCl3・4NH3绿色用AgNO3可沉淀出1C1为了解释这些实验事实,不少人都曾企图采用扩大原子价规则的 办法但这方面的尝试均未成功 2.Werner 的配位理论1893 年仅 26 岁化学家 Werner(1913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提出了他的配位学说,认为:(1) 一些金属的原子价除主价外,还可以有副价,而且,元素倾向 于既满足它的主价又要满足它的副价例如在 CoCl34NH3 中,钻的 主价为三,副价为四,即三个氯离子满足了钻的主价,与氨分手的结 合使用了副价。

      2) 络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内界是由中央离子与周围 紧密结合的配体所组成放在方括号内,结合也紧密,不易解离而外界则放在方括号外,较不稳定,易解离例如,CoCl3 4NH3的 结构式为:[Co (CI2)) ] Cl— (NH3)4(3) 副价也指向空间的确定方向,实际是指出了几何异构概念这 是金属络合物立体化学的基础,很好地解释了某些络合物具有异构体 的实验事实Werner 的配位理论解释了大量的实验事实,因而在无机化学界 统治了半个世纪但“副价”的本性是什么? Werner未能给出确切回 答3.配合物化学键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由于配合物化学实践的新发展,大大地 推动了络合物化学键理论的研究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由于原子能、半导体和火箭等尖端技术的发展,要求提供大量的核燃 料和高纯度的稀有元素这种要求大大促进了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的 现代化,而这些新方法几乎都与配合物的形成有关例如,1945 年 G.Schwarzenbach 从物理化学的观点对氨羧配合剂形成配合物的能 力进行了基本研究,发现这种络合剂能与多种阳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 物这时阳离子就不与其他试剂进一步发生反应。

      他利用这一特性发 展了络合(配合)滴定法,其中最重要的配合剂就是乙二胺四乙酸, 简称EDTA五十年代,为了分离锆和铅、铌和钽以及稀土元素和锕 系元素,也广泛利用了配合物,在离子交换柱上进行分离早在 1890 年, L. Mond等将一氧化碳通过加热到100C的镍粉上,得到了一种挥发性的液体一羰基镍(化学式为Ni(CO)5),再将它加热 到 150C 分解,就可制成不含钴的纯镍这种羰基镍就是一种配合物 其次,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生物体中各种类型的 分于里几乎都含有以络合物形态存在的金属元素,它们在生物体内起 着控制其中化学过程的作用例如,德国的 R. Willst?tter 经过二十年 (1906—1926年)的研究,终于阐明了绿叶细胞中以3: 1的量存在的 叶绿素a和b都是镁的配合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有机化学家 H. Fischer阐明了在呼吸过程中与摄氧和脱氧作用有关的血红素是含 铁的络合物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中,是含铜的蛋白质络合物在执行着 输氧的功能在海胆一类动物体中则是钒的络合物起作用 1965年, 又从固氮菌中分离出了含铁和钼的络合酶当代有机合成的皇冠—维 生素 B12 也是钴的络合物。

      这些含有以金属为中央原子的配合物,是 生物分子中最关键的部分,都是近期新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分子生 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三,在催化反应与动力学的研究中也发现了配合物的重要作用 其中特别是过渡元素的羰基络合物、烯烃和炔烃络合物,可作为有机 合成、催化反应、聚合反应的中间体,在现代石油化工中占有重要地 位通过对配位化学广泛深入的实践,为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的发展 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解释中心原子(离子) 和配位体之间化学键本性的理论,这其中主要有三大理论: (1)价键 理论 VBT(2)晶体场理论 CFT (3)分子轨道理论 MOT 随着由基金属化学的发展,传统配合物的概念中被引入了新的内 容 配位体除了作为电子给予体之外,还可以作为电子的接受体 接受的电子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