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认证 换证 渗透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doc
9页杭州东辰热力辅机有限公司 第 B 版第 0 次修改Q/HDC-ZD1003 渗透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9 页1.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及质量分级要求本规程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2.引用标准JB/T 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JB/T 4730.5-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5 部分:渗透检测3. 一般要求3.1 渗透检测人员渗透检测人员未经矫正的近(距)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 GB 11533 的规定并 1 年检查 1 次,不得有色盲3.2 渗透检测剂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3.2.1 渗透剂的质量控制要求a) 在每一批新的合格散装渗透剂中应取出 500mL,贮藏在玻璃容器中保存起来,作为校验基准;b) 渗透剂应装在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 10~5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各种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相对密度计进行校验,并应保持相对密度不变;c) 散装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校验。
校验方法是将 10mL 待校验的渗透剂和基准渗透剂分别注入盛有 90mL 无色煤油或其他惰性溶剂的量筒中,搅拌均匀,然后将两种试剂分别放在比色计纳式管中进行颜色浓度比较如果被校验的渗透剂与基准渗透的颜色浓度差超过 20%时,就应作为不合格;d) 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e) 被检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利用试块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准渗透剂时,应予报废荧光渗透剂的荧光效率不得低于 75%试验方法按 GB/T 5097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杭州东辰热力辅机有限公司 第 B 版第 0 次修改Q/HDC-ZD1003 渗透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9 页3.2.2 显像剂的质量控制要求a) 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浓度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校验方法是用比重计进行测定;b) 当使用的湿式显像剂出现混浊、变色或难以形成薄而均匀的显像层时,则应予以报废3.2.3 渗透检测剂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要附带产品合格主和使用说明书3.2.4 对于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
3.2.5 渗透检测剂必须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3.2.6 对于镍基合金材料,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的硫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 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3.2.7 对于奥氏体钢和钛及钛合金材料,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氯、氟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 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3.2.8 渗透检测剂的氯、硫、氟含量的测定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取渗透检测剂 100g,放在直径 150mm 的表面蒸发皿中沸水浴加热 60 分钟,进行蒸发如蒸发后留下的残渣超过 0.005g,则应分析残渣中氯、硫、氟的含量3.2.9 渗透剂应按工艺卡进行选用对同一检测工件,不能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3.3 设备、仪器和试块3.3.1 暗室或检测现场暗室或检测现场应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检测现场应保持清洁,荧光检测时暗室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 20lx3.3.2 黑光灯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在 320~400nm 的范围内,峰值波长为 365nm,距黑光灯滤片 38cm 的工件表面的辐照度大于或等于 1000μW/cm2,自显像时距黑光灯滤片 15cm 的工件表面的辐照度大于或等于 3000μW/cm2。
黑光灯的电源电压波动大于 10%时应安装电源稳压器3.3.3 黑光辐照度计黑光辐照度计用于测量黑光辐照度,其紫外线波长应 320~400nm 范围内,峰值波长为 365nm杭州东辰热力辅机有限公司 第 B 版第 0 次修改Q/HDC-ZD1003 渗透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9 页3.3.4 荧光亮度计荧光亮度计用于测量渗透剂的荧光亮度,其波长应 430~600nm 的范围内,峰值波长为 500~520nm3.3.5 照度计照度计用于测量白光照度3.3.6 试块a) 铝合金试块(A 型对比试块)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 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方法作出鉴定b) 镀铬试块(B 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c) 着色渗透检测用的试块不能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反之亦然d) 发现试块有阻塞或灵敏度有所下降时,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e) 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后,再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体(体积混合比为 1︰1)的密闭容器中保存,或用其他有效方法保存3.4 渗透检测方法分类和选用3.4.1 渗透检测方法分类根据渗透剂和显像剂种类不同,渗透检测方法可按表 1 进行分类。
表 1 渗透检测方法分类渗透剂 渗透剂的去除 显像剂分类 名称方法 名称分类 名称ⅠⅡⅢ荧光渗透检测着色渗透检测荧光、着色渗透检测ABCD水洗型渗透检测亲油型后乳化渗透检测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亲水型后乳化渗透检测abcd干粉显像剂水溶解显像剂水悬浮显像剂溶剂悬浮显像剂e 自显像注:渗透检测方法代号示例:ⅡC-d 为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溶剂悬浮显像剂)杭州东辰热力辅机有限公司 第 B 版第 0 次修改Q/HDC-ZD1003 渗透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 4 页 共 9 页3.4.2 灵敏度等级灵敏度等级分类如下:Ⅰ级—低灵敏度;Ⅱ级—中灵敏度;Ⅲ级—高灵敏度不同灵敏度等级在镀铬试块上可显示的裂纹区位数按表 2 的规定表2 灵敏度等级灵敏度等级 可显示的裂纹区位数1级 1~22级 2~33 级 33.4.3 渗透检测方法选用a) 渗透检测方法的选用,首先应满足检测缺陷类型和灵敏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检测批量大小和检测的水源、电源等条件来决定;b) 对于表面光洁且检测灵敏度要求高的工件,可采用溶剂去除型荧光法;c) 对于表面粗糙且检测灵敏度要求低的工件 宜采用水洗型着色法或水洗型荧光法;d) 对现场无水源、电源的检测宜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e) 对于批量大的工件检测,宜采用水洗型着色法或水洗型荧光法;f) 对于大工件的局部检测,宜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或溶剂去除型荧光法g) 荧光法比着色法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3.5 检测时机3.5.1 除非另有规定,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应焊接完工后或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的材料至少应焊接完成 24 小时后进行、球罐则至少在焊接完成 36 小时后进行,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3.5.2 紧固件和锻件的渗透检测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4.渗透检测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如下:a) 预清洗;b) 施加渗透剂;c) 去除多余的渗透剂;杭州东辰热力辅机有限公司 第 B 版第 0 次修改Q/HDC-ZD1003 渗透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 5 页 共 9 页d) 干燥;e) 施加显像剂;f) 观察及评定5.渗透检测操作方法5.1 表面准备5.1.1 工件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5.1.2 被检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 Ra≤12.5μ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检验结果5.1.3 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 25mm5.2 预清洗检测部位的表面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渗透检测的检测质量因此在进行表面清理之后,应进行预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清洗时,可采用溶剂、洗涤剂等进行。
清洗范围应满足 4.1.3 的要求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和水分等必须干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前不被污染5.3 施加渗透剂5.3.1 渗透剂施加方法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测部位来选择所选方法应保证被检部位完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具体施加方法如下:a) 喷涂:用喷罐进行;b) 刷涂:可用刷子或布等进行;c) 浇涂:将渗透剂直接浇在工件被检面上;d) 浸涂:把整个工件浸泡在渗透剂中5.3.2 渗透时间及温度在 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 10 分钟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用 A 型对比试块对操作方法进行鉴定5.4 去除多余的渗透剂5.4.1 在清洗工件被检表面以去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注意防止过度去除而使检测质量下杭州东辰热力辅机有限公司 第 B 版第 0 次修改Q/HDC-ZD1003 渗透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 6 页 共 9 页降,同时也应注意防止去除不足而造成对缺陷显示识别困难用荧光渗透剂,可紫外灯照射下边观察边去除5.4.2 水洗型可用水去除冲洗时,水射束与被检面的夹角以 30℃为宜,水温为10~40℃,如无特殊规定,冲洗装置喷嘴处的水压应不超过 0.34MPa。
在无冲洗装置时,可采用干净不脱毛的抺布蘸水依次擦洗5.4.3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除特别难清洗的地方外,一般应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蘸在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但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5.5 干燥处理5.5.1 施加干式显像剂、溶剂悬浮显像剂时,检测面应施加前进行干燥,施加水湿式显像剂(水溶解、水悬浮显像剂)时,检测面应施加后进行干燥处理5.5.2 一般可用热风进行干燥或进行自然干燥干燥时,被检面的温度不得大于 50℃当采用溶剂去除多余渗透剂时,应在室温下自然干燥5.6 施加显像剂5.6.1 使用水湿式显像剂时,在被检面经过清洗处理后,将显像剂喷洒或涂刷到被检面上或将工件浸入到显像剂中,然后再迅速排除多余显像剂,并进行干燥处理5.6.2 使用溶剂悬浮显像剂时,在被检面经干燥处理后,将显像剂喷洒或刷涂到被检面上,然后进行自然干燥或用暖风(30~50℃)吹干5.6.3 悬浮式显像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均匀显像剂的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5.6.4 喷涂显像剂时, 喷嘴离被检面距离为 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40°。
5.6.5 禁止在被检面上倾倒湿式显像剂,以免冲洗掉渗入缺陷内的渗透剂5.6.6 显像时间取决于显像剂种类、需要检测的缺陷大小以及被检工件温度等,一般不应少于 10 分钟5.7 观察5.7.1 观察显示应显像剂施加后 10~60 分钟内进行如显示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也可超杭州东辰热力辅机有限公司 第 B 版第 0 次修改Q/HDC-ZD1003 渗透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 7 页 共 9 页过上述时间对于溶剂悬浮显像剂应遵照说明书的要求或试验结果进行观察5.7.2 着色渗透检测时,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 应大于或等于 1000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 500lx5.7.3 荧光渗透检测时,缺陷显示的评定应暗室或暗处进行,暗室或暗处白光照度应不大于 20lx检测人员进入暗区,至少经过 3 分钟的黑暗适应后,才能进行荧光渗透检测检测人员不能戴对检测有影响的眼镜5.7.4 辨认细小显示时可用 5~10 倍放大镜进行观察必要时应重新进行处理和渗透检测5.8 复验5.8.1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复验:a) 检测结束时,用试块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b) 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c) 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