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决环京津地带贫困及生态问题探究.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3574676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解决环京津地带贫困及生态问题探究解决贫困和生态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 重大战略性问题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解决贫困和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 思路通过对环京津贫困带的初步研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区域性贫困导致掠夺性资源开发,引发生态恶化;而恶化了 的生态环境,又是导致区域性贫困的重要根源统筹考虑协 调解决这类地区的贫困和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一、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与生态问题交织的地区在河北省北部与京津接壤的地区,有一个贫困人口集中 的地带截止2 0 0 2年,冀北地区国定和省定扶贫工作重 点县(区)共计3 2个,其中京津以北连片的贫困县(区) 2 1个,京津以南不连片的贫困县1 1个由于冀北地区的 贫困县与京津存在较大发展落差,并与京津存在很强的资源 环境和发展关系,我们划定京津以北连片的张家口、承德两 市所属全部县区和保定的易县、滦水、泱源共计2 4个县 (区)为环京津贫困带环京津贫困带2 4个县(区)中有国定和省定扶贫工作 重点县(区)2 1个、扶贫工作重点村2 7 3 0个、贫困人 口 18 0. 4万人(贫困标准为6 2 5元/年,低收入标准 为8 2 5元/年),分别占全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和贫困人口 总数的3 8.4 4 %和3 5 . 8 6 %o其中:坝上地区7 8 8个村、5 4 . 6万人;燕山及其丘陵区15 6 1个村、9 5 . 3万人;太行山区3 8 1个村、3 0 . 5万人。

      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人均GDP、农民人 均纯收入和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分析,可以看出,环 京津贫困带与京津近邻地区发展差距巨大改革开放初期, 该地带与京津两市的远郊县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目前则 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落差2 0 0 1年,该地带农民人均纯收 入、人均GD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为京津远郊区县 的1/3、1 / 4和1/1 0环京津贫困带基本上与我国 最贫困的地区处于同一发展水平,2 0 0 1年人均地方财政 收入分别为9 5元和7 8元,为全国最低;农民人均纯收入 分别为1 5 0 4元和1 0 6 0元环京津贫困带是我国东部 沿海地区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 0 0 1年,我国东 部沿海的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 东等省市的贫困人口发生率均小于1%,辽宁省也只有 2%,河北省则接近5%,而河北省的贫困人口中超过一半 分布在环京津地区,三分之一分布在环京津贫困带如果与 东部沿海几个比较贫困的地区对比,2 0 0 1年环京津贫困 带的人均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广东山区县、浙江丽水、江苏连 云港、山东聊城、辽宁辽阳的66%、19%、26%、3 2 %和5 2 %,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分别相当于4 3%、52 %、5 0 %、6 0 %和 9 1 %。

      进一步分析表明,环京津贫困带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 点:首先,它是全国特大城市周边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上海和广州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和“珠三 角”经济区的龙头,上海周围的宁波、嘉兴、昆山,广州周 围的番禺、珠海、佛山等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基本上 消除了大范围的区域性贫困京津经济发展对河北唐山、保 定特别是廊坊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但与之毗邻的 张家口、承德地区仍有众多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存在,使之成 为全国大城市周边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2 0 0 2年环京 津贫困带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北 京的落差高达8 8%、9 8 %和7 3%,而同期广州与广州 周边山区县的落差为8 4 %、9 6 %和4 9 %,上海与南通 市的发展落差为7 2 %、8 8 %和3 3 %实际上,城市与 周边的腹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中心城市及所在区域协 调发展,才能保持中心城市的持续稳定和繁荣首都周边地 区贫困带的存在不仅会成为京津经济发展的拖累,而且也难 以保证首都的社会安全和稳定其次,环京津贫困带是我国生态保护最敏感地区长期 以来,环京津贫困带遭遇了超强的开发和垦殖,区内河湖干 枯断流、湿地山泉消失、水土流失加剧、地表水源污染、土 地沙化、草场退化。

      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 着京津冀北地区的供水安全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天津、唐山频繁出现供水水荒,首都北京多次供水危机和应急调 水,海河南部平原河流出现断流,地下水环境由于超量开采 遭到毁灭性破坏,人均水资源量持续下降,同时环境空气质量始终受到来自外围地区的影响而得不到根本改善,沙尘暴频繁发生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环京津贫困带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距离北京110公里的丰宁小坝子乡沙 漠目前还在以每年3 —4米的速度向北京推进,距离北京7 2公里,处于北京近郊官厅水库附近的河北省怀来县龙宝村的天漠沙丘,每年降沉1 0万吨的黄沙,形成近1万平方公 里的沙丘,沙尘直接影响北京由于近年来气候干旱,土地 沙漠化日趋严重,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潘家口水库的入库 水量逐年减少,河流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地表水的稀释自净 能力极度降低,目前该区域河流污染已达7 0%,绝大部分为严重污染京津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首都周边地区贫困和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政治、社会影响和敏感 程度,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二、自然和人为因素:环京津贫困带形成的原因1、特殊的区位条件环京津贫困带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气候带,属农牧 交错地带,脆弱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这一地区成为多种自然 灾害的多发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多发的自然灾害,直接影 响这一地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牧业的发展。

      环京津贫困带位于内蒙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区内明 显划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类型,并被永定河、 潮白河、滦河、拒马河切割得支离破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 地貌特点,增加了该地区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规模经济的难 度环京津贫困带地处京津冀众多城市的上风上水位置,是 京津冀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城市供水源头、风沙源重点治 理区为保护首都及其他城市的水源和防止风沙危害,中央 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 限制,不断提高水源保护标准,因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该地 区的经济发展2、恶劣的自然条件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极易遭受人为破 坏并且难以得到恢复的地区区内广泛分布移动和半移动沙 丘、沙滩、坡蚀和沟蚀严重的黄土区,超强垦殖形成的退化 草场和林地,难以开发利用的石质山地和岗坡,遍布全区的 风口和风道,干枯断流的河床和山泉,适应人类合理开发利 用的土地不足总土地面积的3 0%3、 严重超采和退化的资源条件长期的超强开发和垦殖,导致区内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 响的自然资源全部动用,并呈持续退化状态区内的水资源 主要是永定河、潮白河、滦河、拒马河等四条河流的地表水, 开发利用程度高达95%以上,即使是丰水年也无河水入 海。

      平原河段全部干枯断流,桑干河册田水库以下已经干枯 断流十余年由于地表水资源超强度开发,区内已经到了无 水可采,上下游严重争水的局面,并且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 呈现出有水皆污的状态长期以来,环京津贫困带区域的土地资源不但已经全部 开发利用,而且呈现出严重超强垦殖状态现有耕地中,绝 大部分是旱涝难保收的中低产田,水浇地和基本旱作农田只 占耕地面积的2 5 %;现有草场中,绝大部分是严重退化草 场,人工草场和得到人工保护利用的草场只占草场总面积的 8 %4、 历史上多次人为破坏和决策失误环京津贫困带的持续贫困和生态破坏,源于历史上多次 大规模移民开荒和林草资源破坏,导致人口的超常增加和生 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其中,明朝时期的大规模毁林建城、清 朝时期的大规模移民、民国时期的大规模屯兵和解放后的 “以粮为纲”,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 破坏影响最为严重三、体制和机制陈旧:难以消除的症结为解决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和生态问题,各级政府做出 了很大努力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各级政府和社会 各界向张家口、承德贫困地区投入数十亿扶贫资金,上述2 4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从8 0 8. 5元提高到150 4 . 2 5元。

      为了改变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央和河北省政 府先后在该地区实施了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 1世纪 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防护 林工程等一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初步建成了环京津 生态屏障但是,由于没有从体制和机制上釆取消除贫困和保护生 态双赢的措施,环京津区域贫困和生态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根 本遏制当地自然条件依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农户缺乏 必要的家庭积累,近年区内因灾、因病、因学返贫致贫的现 象十分普遍特别是由于区内灾害频繁,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弱,基本上形成了 “大灾大返贫,小灾小返贫”的规律,改 善生态环境和脱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1、自成体系的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管理方 式,导致众多的扶贫开发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达不到应有效 果经济落后和生态恶化是环京津贫困带的两个突出问题, 而且两者互为因果多年来,区域的扶贫开发工作由各级扶 贫办负责,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或者由各级政府所属的项目办 负责,或者由各级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负责这 种封闭的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区域的扶贫开发工作和 生态建设工作不能统筹考虑,一些扶贫开发措施客观上对生 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一些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又在一定 程度上抑制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众多政策措施作用互相抵 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形成了国家要生态、地方要财政、 农民要致富的尖锐矛盾。

      如近年来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 工程”,要求区域内大范围的封山育林,客观造成了区域畜 牧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影响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使 得当地农民原来赖以增收的畜牧业严重滑坡2、层次众多的分散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流域性生态环 境建设和整治的需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一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整治 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应该统筹考虑但是由于目前环京 津贫困带隶属于河北省两个地级行政区(承德市、张家口市) 和2 4个县(区)级行政区,众多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从省 级、市级到县级分散管理,再加上区域与京津密切的资源环 境关系,中央和京津两市也在区域内实施多项生态环境建设 工程如此层次众多的生态环境建设方式,却对整个流域的 生态建设不能做到统筹考虑;生态工程的安排、建设和维护 关系难以协调,不能满足流域性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和整治的 需要3、行政调控的资源分配和生态环境保护方式,不利于 统筹协调解决区域贫困和生态恶化的问题作为京津的水源地,为了给京津提供充足和清洁的水资 源,环京津贫困带大规模压缩工农业用水,不断提高企业排 污标准,关停众多效益可观而耗水严重和排污标准低的企 业作为京津的风沙源治理区,为了保护京津的大气环境而 实施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得环京津贫困带的 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而目前处理京津与环京津 贫困带资源环境关系的办法,仍是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行政 调控和行政命令资源是无偿提供的,而为保护资源环境做 出的贡献和蒙受的损失基本上得不到补偿少有的一些补偿 多属临时性的动议,补偿标准没有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 行科学计算,也没有形成制度固定下来,而且根本不能弥补 地方所蒙受的损失这种行政调控式的资源分配和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不仅使得贫困带的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 决,也根本无法调动起区域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使区域贫困 和生态恶化的趋势无法得到根本缓解四、创新发展思路:建立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为了统筹解决环京津贫困带的发展与生态问题,我们建 议在京津冀北地区建立一个跨区域的,旨在实现经济、社会、 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建立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的基本思路是,遵循生态经济 和区域经济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