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金属前驱体产业工作总结.docx
18页贵金属前驱体产业工作总结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实际市场运作过程中受到很多地方、企业利益上的干预,使得我国石油装备在自身技术发展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十四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对炼油化工装备需求持续增长按照国家《石化产业布局方案》,我国炼油能力2025年将突破9亿吨/年,乙烯能力将突破400万吨/年;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有序推进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2025年规划建成煤制油规模超过6000万吨/年国家提出炼油化工装备今后攻关的重点是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乙烯装置配套压缩机组(含驱动汽轮机);裂解气压缩机组;乙烯压缩机组聚烯烃装置: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装置(PTA):大型多轴工艺空气压缩机组;PTA/CTA加压过滤成套设备;超大型PTA结晶器炼油化工装备向大型化发展,而且更新改造步伐加快,产业升级提速、行业兼并重组、企业出城进园、大规模搬迁转移项目、新兴化工产业崛起以及装置大型化趋势,均对炼油化工装备需求大幅增长我国炼油行业正开展减油增化的结构调整,实现炼化一体化,同时,积极发展高端炼化产品,例如高端聚烯烃和特种橡胶等一、 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装备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企业精益管理和服务型制造工作持续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精益化水平显著提高,并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质量管理新模式。
一)宝石机械五心质量管理模式宝石机械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开拓进取,突出精益提效,五心服务转型,持续推动服务型制造工作有效开展五心是:技术研发走心,围绕市场搞研发,跳出钻机看钻井,以解决用户问题为目标,研发人员同用户联动起来,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现场服务省心,以用户现场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信息化手段为支撑,通过整合现场维保修、配件集中仓储、产品代储代销等项目以及实施保姆式服务等,积极探索贴近现场、服务用户的最优路径;远程服务放心,逐步开展涵盖钻机、压裂车、测井车、钢丝绳等产品的远程监测服务,实现运行状态监测、维护提醒、诊断分析等功能,建成综合性远程服务中心;租赁服务贴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设计租赁方案,提供个性化租赁产品,将设备租赁与昆仑租赁等金融服务相融合,形成一体化服务模式,降低用户资产成本;检测服务安心,制定石油钻机检测技术规范,明确检测流程、检测内容、判定依据、检验标准等二)宝鸡钢管八步法精益管理针对钢管制造系连续性生产作业,精益空间小、波动影响大、系统改进难、易反弹等问题,宝鸡钢管以优化流程、改善环境、削减浪费、提高效率为目标,梳理了672项精益改善任务,提炼出精益生产八步法,不断改善生产运行,消除各种浪费。
十三五期间,通过精益生产组织、精益生产工艺、精益生产作业、精益生产质量、精益生产消耗、精益设备管理、精益现场5S及目视化管理和精益班组管理八步法的实施,宝鸡钢管突破瓶颈,创新创效今年以来,生产钢管120万吨;与上年同产量相比,生产作业时间同比降低9.7%、主材消耗降低1.77%、辅材消耗降低8%、能源消耗降低35%,累计增效1200余万元三)海洋石油装备制造全过程质量管理影响海洋石油设备制造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必须对海洋石油装备制造的全过程进行严格规范的质量管理,建立并不断优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注意全面性+质量文化建设贯穿始,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二、 坚持创新驱动,培育高精尖拳头产品,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研发创新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以企业为单位的创新主体建设,加快以联盟为单位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快以行业(或重点领域)为单位的国家创新中心建设国家层面明确牵头部门或在相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归口管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攻关工作,统一制定政策,统筹协调相关力量,形成产学研用一条龙的攻关机制,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持续创新。
充分发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作用,建立统筹协调、共建共享、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高端制造,培育高、精、尖拳头产品,加快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实现一批重大装备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石油装备围绕深层、低渗透、海洋、非常规、特殊环境等重点领域,选择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符合发展趋势的高端装备进行研发,着力在特种钻机、高可靠性发动机、大功率压缩机、高端石油专用管、海洋和极地用输送管、自升式海洋平台及平台设备、无人岛开发设施-浮岛、极地能源开发区装备、海洋钻完井系列设备、海洋工程系列设备、海洋环保设备及标准化设备等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炼化装备着力发展千万吨炼油成套装备、特殊装备、大型乙烯裂解炉、大型板翅式冷箱、350MPa超高压反应器、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带搅拌浆的各类聚合反应器、重型螺旋卸料离心机、百万吨以上乙烯所需的关键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乙烯压缩机、大型透平压缩机组、大型低温球罐(-30℃,1.72MPa)等及有关的节能、环保装备煤化工装备重点是煤炭清洁转化装备继续推进重大炼化装备国产化,提升整机的国产化率。
积极健全完善首台(套)政策,探索建立高端装备发展与重大项目审批的联动机制要加快装备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有关炼油化工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大力发展节能高效产品,加快影响较大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量大面广的耗能石油和石化装备产品降耗技术的研发,推动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应用,积极开发绿色产品积极采用节能低耗发动机、轻量化材料、节能内燃机等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余热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行业绿色改造升级,针对传统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及领域进行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通过发展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来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以高端装备等产业为重点,推广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节材等先进加工工艺,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严格限制碳排放超标、投入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产品和服务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利用产业和再制造产业,降低制造企业对能源、物质和水源消耗水平,培育循环经济园区和清洁生产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 加强营销及售后服务,开拓市场统筹规划,协同设计、工程、采购、制造、生产、运维等各环节,共同推进十四五装备工作有序、开拓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
挖掘国内市场,加强国内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切实解决内部市场区域性、行业性保护问题,同时减少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构建服务型制造企业,推动制造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跨界融合、衍生升级,实现从以产品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需求为中心的模式转型结合不同产业特点,推进制造延伸服务链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远程故障诊断、远程运行维护等新型业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服务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四、 国内市场分析(一)保障能源安全,对石油和石化装备需求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50572万吨、天然气进口量9656万吨,原油进口量再度全球最高,对外依赖度上升为72%随着石油、天然气进口量的逐年攀升,国家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内能源安全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目标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发布了促进天然气行业协调稳定发展的指导方针,明确要求切实解决天然气发展不足的问题。
一是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二是要深化油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细则;三是抓紧出台油气管网体制改革方案到2020年底前国内石油产量维持在两亿吨附近,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低品位和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未来主战场如中石油新增石油探明储量低渗透占比达70%以上,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90%以上为低品位资源,开采难度大,对装备要求高,成本压力大新增探明储量预计采收率仅为3~10%,海上将成为今后主要增长点,高效动用非常规和海上资源均面临挑战十四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对炼油化工装备需求持续增长按照国家《石化产业布局方案》,我国炼油能力2025年将突破9亿吨/年,乙烯能力将突破400万吨/年;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有序推进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2025年规划建成煤制油规模超过6000万吨/年国家提出炼油化工装备今后攻关的重点是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乙烯装置配套压缩机组(含驱动汽轮机);裂解气压缩机组;乙烯压缩机组聚烯烃装置: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装置(PTA):大型多轴工艺空气压缩机组;PTA/CTA加压过滤成套设备;超大型PTA结晶器炼油化工装备向大型化发展,而且更新改造步伐加快,产业升级提速、行业兼并重组、企业出城进园、大规模搬迁转移项目、新兴化工产业崛起以及装置大型化趋势,均对炼油化工装备需求大幅增长。
我国炼油行业正开展减油增化的结构调整,实现炼化一体化,同时,积极发展高端炼化产品,例如高端聚烯烃和特种橡胶等二)科技创新、绿色制造是石油和石化装备转型升级必由之路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呈指数增长趋势,石油和石化装备工业面临着新的不断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转折点,全球将进入科技创新活跃期,迎来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技术的融合、突破与发展,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式进入智能化革命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思路及互联网+工业的发展目标,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1)数字化在政策支撑与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渗透到油气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如智慧油田、智能钻井、纳米机器人、纳米材料、深水智能开发等,正在深刻影响着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效率与效益有了大量数据的支撑,使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具备实现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的基础,同时为本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数字化转型2)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信息传输的支撑,随着5G(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时代的到来,基于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深度覆盖等技术特点,将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油气行业更为广泛的应用,如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巡检、油气设备的远程控制,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进一步提升油气行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绿色化全球进入绿色工业革命的发展期转型将开始发动,十四五时期也将是全球能源消费开始转型的关键时期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南北方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积极合作,推动能源和环境革命,全球碳排放有可能在2020-2030年的某个时间点达到峰值,而后逐步下降围绕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减排降耗的新产品节能高效单元设备市场巨大,将是全行业重要的产品发展方向技术进步、绿色制造是石油和石化装备转型升级必由之路五、 高端装备供给不足,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一)高端装备研制、生产能力不足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国石油装备取得了重大进步,基本实现了关键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初步满足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需求但在自动化钻机装备、深海油气开发技术装备、超高温井下工具等高端装备方面还存在技术瓶颈,影响了我国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海洋设备中还有部分高端设备如高温井下关断阀、水下采油树、海洋深海开发的水下机器人、深海海洋工程构筑物SPAR、TLP等高端设备还没有完全开发,或者技术水平还有差距在石化装备行业中,特殊阀门、高压干气密封、50万吨/年聚烯烃装置的挤压造粒机、控制系统DCS、ESD,CEM等处于生产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