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南亚和印度》复习课件.ppt
36页南亚和印度,南 亚,南亚概述,指亚洲南部地区,介于东南亚与西亚之间大部分位于北纬1030之间,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称为“南亚次大陆”,喜马拉雅山地,印度河-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南亚共有七个国家,其中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和克什米尔地区同中国相邻国 家,2、范围:,南亚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大陆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5个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洋中有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岛国,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二、自然区域特征,1、三大地形和两大河流地形与水文特征 (1)三大地形区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北部山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地势逐级下降,成为崎岖而狭长的一带山地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西起阿拉伯海岸,略成弧形,向东延伸至孟加拉湾平原面积广大,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南部高原:是平坦的德干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高原东西两侧有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2)两大河流,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叫狮泉河),喜马拉雅山北麓,向西南流经南亚西部的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它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发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南麓,流向东南,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2、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1)主要气候类分布 热带季风: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西北部印度河平原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西北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东北部的山地2)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成因,特点: 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成因 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成因相同旱季是因为冬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在低纬地区偏转而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的结果;雨季因为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北移动,该地受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影响的结果由于夏季陆地增温快,69月南亚地区持续高温,在印度北部产生低气压中心,它强烈地吸引着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力进一步加强旱季后期(35月)南亚地区气候炎热,则是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当地气温迅速升高,气候转热,而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南下,形成半岛上特有的热季。
3)热带荒漠特点及成因,西北部为热带荒漠特点: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塔尔沙漠 塔尔沙漠成因: 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4)南亚降水时空分布及成因,时间分布: 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很大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图左),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图右),为旱季特别是3至5月份,气候干热,气温可达40以上南亚各地的降水量相差很大空间分布: 东高止山、西高上山的濒海一侧和北部山地的南坡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乞拉朋齐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有11000多毫米南亚的西南季风对农业有重要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世界绝对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个村庄乞拉朋齐,1861年出现了年降雨量20447毫米的高纪录1890年8月到1891年7月,降雨量达24461毫米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现264612毫米的最高纪录,成为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是:,乞拉朋齐正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尤其是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挡住了西南季风由海洋吹来的湿热气流,使饱含水汽的气流被迫上升,凝结成大量的地形雨而乞拉朋齐正位于这个地区的卡西山脉南坡,海拔1313米的地方,它的东西两旁均为山地,仅南面向孟加拉湾开口,地形如同漏斗状谷地,夏季南面的季风涌入,到山坡便形成倾盆大雨 世界多雨地方除了乞拉朋齐以外,还有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西印度群岛和太平洋中的某些岛屿等地赤道几内亚的利卡年降雨量 10450毫米,喀麦隆的第彭沙年降雨量10091毫米,都是在迎风坡上测到的三、人文区域特征悠久的历史,1、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 在印度河流域,几千年前就形成了城市,是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四大地区之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从16世纪起,葡萄牙、英、法等国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南亚绝大部分地方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大量矿产品、棉花、黄麻等工业原料被掠往英国英语也成为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亚各国先后获得独立,发展工自己的民族经济2、南亚在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1)古代的天竺就在现在的南亚地区。
大家熟悉的西游记神话故事,历史上确有关于唐代高僧玄奘取经真人真事的记载他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畏艰险,过流沙,翻雪山,经西域往南,到达佛教发源地天竺古代的天竺就在现在的南亚地区2)宗教与人种 除了斯里兰卡居民仍多信奉佛教以外,南亚其他国家信奉佛教的人已不多印度、尼泊尔等国大多数居民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居民为白色人种印度,、,两大河流,印 度 河,恒 河,西藏自治区,阿 拉 伯 海,孟加拉湾,印度河: 源地喜马拉雅山 北坡 流经-巴基斯坦 注入-阿拉伯海,恒河: 源地-喜马拉雅山 南坡 流经-印度、 巴基斯坦 注入-孟加拉湾,喜马拉雅山,1、世界文明古国 (1)历史: 印度是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印度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发展了农业,建造了城市,创造了优美的诗歌、舞蹈,宏伟的建筑和佛教塑像雕刻艺术等灿烂的文化2)民族、宗教与语言:,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印度斯坦族(46%),印地语为国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印度的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人口压力大 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很快,2001年已达到1027亿,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人口越过10亿的国家。
据统计,2006年印度人口达11298亿,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的167印度目前正在实行小家庭计划,即鼓励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组成3人小家庭3、自然环境区域特征与农业生产,(1)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条件 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良好的水热条件为多种作物的种植奠定了基础. 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士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属世界上农业大国之一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德干高原西北部有一片由火山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黑土区,适宜棉花生长,为印度产棉花最多的地方西部沿岸的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水源充足,印度丰富的降水和恒河等河流为农业灌溉提供丰富的水源2)主要农作物及分布,印度的稻米、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等农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棉花、黄麻、茶叶等为重要的出口物资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区域差异,印度的农业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印度农业面临的主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印度农业主要面临问题是: 水旱灾害频繁: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水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水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为解决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在水源充足的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兴修水利灌溉系统;而在南部降水不足、水源缺乏的高原地区,则主要修建大量的贮水池等来缓解旱情粮食不足:印度的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为解决粮食不足,印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绿色革命”,即推广了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培育良种,并且增加兴修水利、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正在实行小家庭计划,即鼓励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组成3人小家庭首都:新德里; 班加罗尔: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加尔各答: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 海得拉巴:印度的数字中心; 孟买市: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一,也是印度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印 度,4、迅速发展的民族工业,(1)主要矿产及分布: 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图),储量都很丰富印度的工业,1.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2.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2)主要部门与工业工区,传统工业:印度独立前,工业以采矿业和纺织为主独立后,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形成了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的工业体系,以东北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工业区,都是传统的工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