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79145417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4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 《(易经)》伦理道德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奴隶社会阶级冲突激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社会的道德准那么与道德评价、道德修养及其方法和途径的思想,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易经》成书于殷末周初,在战国末年即被尊为经典,为诸子百家所引用《易经》广泛涉及了殷周时期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真实状况,包括祭祀、生产、生活、商旅、政治、婚姻、外交等,并通过的政治看法、思想倾向和伦理道德观念,较为全面、真实地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面貌假设说《易经》中关于辩证法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等思想尚处于一种萌芽状态的话,那么,可以毫不夸诞地说,其伦理道德思想已经相当丰富与全面,并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进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专心探究《易经》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状况,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是熟悉和把握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历史流变,都是特别必要的 一、道德准那么与道德评价 所谓道德评价,是指人们依据确定的道德准那么对自身和他人的社会行为举行善恶评判的过程。

      它以确定的道德准那么为根基,是特定社会道德原那么和行为模范体系的真实映现对此,《易经》卜辞有大量记载 1.提出了君王执政行为的道德评价问题夏、商是中国阶级社会确立的早期,强权政治的权威性得到加强不过,《易经》中《临》、《观》等卦关于君王执政行为也须加以道德约束与评价的记述,为我们熟悉这一时期的社会价值体系供给了更加全面的材料和视角 《临》卦辞:i晦.元亨利贞临”即临政、治民之意作为一个君主,只有勤于政事方为有德之君,才是大吉大利,国家才能安康兴旺假设不理朝政,放弃“临”的为君之责,就会展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的不堪局面,这样不仅于庶民不利,对于统治者也是无益的这种对君王执政行为的道德约束和评价在《临》卦各交交辞中并不乏见譬如关于亲政问题,《易经》提出,假设能够做到以温柔感化(咸)政策治民,以敦厚忠诚之心(敦)待民,忧民之所忧(忧),就能够做到为政至明,诸事无咎反之,假设用钳制压迫的政策(甘)来治理国家,那么不会带来好结果 《井·九三》艾辞:“‘井谍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在这里,通过邑主在打井净水一事中的行为表现,对体恤民众疾苦的开明君主赋予了较高的道德断定。

      《观》卦卜辞:“观我生进退观其生,君子无咎观我生,君子无咎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为政者不仅要做到“咸临”、“至临”、“敦临”,还务必查看、体察各个方面的因素和相关利益集团的要求其中,首先是要体察亲族的要求,不要搞独断专行;其次是要体察他族等多方面的观法,博采众长,以利于行;结果还要查看哪些国家的政治对比开明,进而与之结盟 2.做人的美德备受推崇《易经》主要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安定的根本立场上,对做人的原那么及美丑、善恶提出了道德标准 《易经》卜辞:“素履,往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意指只要为人豁达,胸怀坦荡,即使人狱坐牢也是贞吉的,可以平安无事《谦》卦卜辞:“谦君子有终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逊是人的重要美德,谦而又谦更是贵族所必备的做人品德,这样才可以成为有才德之人同时,《谦》卦在充分断定谦逊是一种美德之后,又概括指明谦逊是以明智、勤劳为前提的:“呜谦,贞吉劳谦,君子有终,吉无不利,伪谦相反,假设纵欲极乐,不思勤奋上进,那么特别危害,这是道德要求所摒弃的行为:“呜豫,凶召于豫,悔,迟有悔冥豫成,有渝无咎豫”,消遣之意,借为消遣、嬉戏、放纵吁”借为肝,同“旭”,言日初出之状,喻人处于上升之时境。

      冥”,日暮晦暗之时,喻人处于穷途末路或不惑之年《豫》卦在这里特意陈述了放纵享乐行为的道德评价问题,认为人著名气后假设只是贪图享乐嬉戏而不思发愤,那么必然荒淫废德,以至身败名裂,故为“凶”当一个人正处于风华正茂之年,事业有所作为之时,若肆于游乐,那么不幸之事便会接踵而至;而一个处于日暮西山、江河日下之人,如若弃德放纵,那么已有的成就也将败毁,导致前功尽弃,不得善终 3.尚礼好节的道德传统初步形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知书达礼、俭朴持家历来为世人所颂誉,《节》卦对此作了明确的记述,并赋予了充分的道德断定 《节》卦卜辞:“节,亨苦节,不成贞苦节,贞,凶节”为礼节或俭朴之意,引申为各种社会制度和行为模范,涉及社会生活作风的方方面面拘于礼那么益于行,能够按照礼节的要求去做,那么可平安无事,是为“亨”反之,假设把遵守各种礼节更加是俭朴、勤俭视为一件痛楚的事,只知贪图享乐,行为放纵不拘,就必然会有祸事惠临,是为“凶”、“悔亡” 《节》卦卜辞又说:“安节,亨甘节,吉不节若,那么磋若这是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如能做到安于节制,以俭朴为乐,质朴为荣,就能够得到他人的崇尚和社会的接济,故而是好的品格,是吉。

      相反,假设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遵礼仪,不循节制,不知俭朴,那么其生活必然不好过,其活动必然受到阻制与责罚 4.关于婚姻家庭道德标准的记述较为概括假设说一般性道德模范在(易经》中只是较为零乱、尚不特别明确地记述和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婚姻家庭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片面,在书中那么有着较为细致概括的记述和表达《易经》卜辞:“咸,亨,利贞帝乙归妹,以社元吉归妹以娣《春秋毁梁传》:“妇人谓嫁曰归可见,归妹意即嫁女男娶女嫁完全符合父系社会的婚姻习俗和道德要求,所以是大吉大利之事 《易经》卜辞:“纳妇吉,子克家得妾以其子,无咎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在这里指明,娶妻纳妾的目的主要不是得志男性的情欲之需,而应当是出于财产继承的考虑,有子可继承家业,这一点对于维护财产私有制的社会安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是吉,是无咎与此同时,女性虽然以其自然生理功能参与到了父系社会的财产继承过程中,却是毫无地位的,而为了保证财产继承的严谨性,针对女性而建立起来的贞淫观那么是极为严格的《易经》卜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对女性的道德要求简而言之就是惜守贞操,严守妇道,忠于丈夫。

      假设妇女能够对男子从一而终,做到“恒其德”,就符合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要求,就会受到赞扬,是为吉反之,假设一个女子不顾廉耻,失去贞操,不忠于丈夫,例如夫征在外未归而妻子在家却怀了孕,这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应当而且务必受到社会的谴责与处治 二、道德修养及其方法 提防人的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实现由外在的社会约束向内在主体需求的转化,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对此,《易经》的记述也较为充分 《乾·九三》交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假设作为统治者的贵族能够昼那么勤勉努力,清廉为政,夜那么机警思悟,反省自身,那么,虽然身处危难也可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无妄》卦卜辞:“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告,不利有枚往无妄行有告,无枚利妄”者,曲歪谬乱之谓无妄”,意指没有不正值的思想和行为青”通灾这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说领略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只要思想行为端正,符合道德模范的要求,就可大吉大利;假设思想行为不当,心怀曲谬,纵行祸乱,那么有所往而不利,大灾大难定会惠临 那么,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属于“妄”,是不符合社会道德模范要求的?对此,《易经》通过举例加以说明,在此略举一二。

      其例一:“不耕获,不蓄舍,那么利有枚往《尔雅·释地第九》解蓄舍为:“田一岁曰蓄,二岁曰新田,三岁曰舍也就是开垦地为熟地之意很明显,此交是针对普遍劳动民众而言的,不辛勤耕耘就想获得好收成,不开开垦地就想坐享其成地耕种熟地,都属于妄想邪念,为社会道德所谴责其例二:“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与第一例不同的是,此例主要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而言的邑主将牛栓于某处,不留心看护,致使路人顺手牵走,这无疑是一件分外倒霉的事情此交以邑主失牛为例,或是对当时某一真实事情的记录,或是鉴于耕牛在古代社会生产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而言的,但《易经》视失牛为妄行所致,那么是无疑的 通过例举人的妄行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易经》提出了消释妄行、端正行思的道德修养方法:“无妄之疾,勿药有喜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品性出了邪俊,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是不用吃药治疗的,只要不再胡思妄行,留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可以心畅神宁,疾病即可康复 三、《易经》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易经》的伦理思想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现实存在和阶级关系的理论反映,虽然其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奴隶主阶级同奴隶阶级的道德对立与差异,但从根本上讲,其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相一致的,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现实统治秩序服务的。

      1.奴隶主阶级的财产私有制度抉择了其道德体系的根本原那么奴隶制社会经济根基的核心和实质是奴隶主对社会生产资料及劳动者的完全占有因此,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对奴隶主的十足屈从和人身依附就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最高原那么,从而也成为最根本的道德原那么和道德评价标准 在以个体家庭经济为根基,社会生产主要在家庭范围内举行和完成的自然经济社会中,家庭经济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是互补统一、本质相承的,所以,努力维护家庭财产关系的稳定,对于维护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秩序,稳定社会的政治制度,都是极为重要的《易经》卜辞:“纳妇吉,子克家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得妾以其子,无咎娶妻、纳妾皆为得子以确保私有财产拥有合法继承人,便成了值得庆贺的大好事,甚至可以视为高尚的美德 2.社会成员有着尊卑贵贱之分,严格的等级制度不成逾越《易经》中有大量“君子”、“大君”、“王侯”、“大人”、“邑人”、“小人”、“童仆”之类的文字,直接表达了等级制社会的阶级对立 《易经》卜辞:“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几小人勿用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君子与小人、奴隶主与奴隶的社会差异表达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开国承家、生活享受、熟悉事物直到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都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对于君王而言为否、灾之事,对于小人来讲那么是泰、吉之事。

      3.对君王、大人的道德要求与限制,既是维护奴隶主阶级整体利益的客观需要,也是对立阶级之间冲突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奴隶主贵族虽然享有种种特权,但从维护国家统治的根本利益启程,社会的道德体系也必然对其作出确定的道德约束这一点在《易经》中得到了间接的表达:“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咎有些事情小人、庶民为之那么可,而统治者就不成为;有些事情小人、庶民为之尚可原谅,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假设是大人更加是君王做了,就会对整个阶级统治产生不利影响,因而是不道德、不成原谅的同时,《易经》认为,作为臣子,当君王在决策、行为上展现了失德等妄为之举时,务必做到力谏,这样才符合道德模范的要求,才是有德之士所应具备的品德《小过·六二》艾辞:“过其祖,遇其姚不及其君,遇其臣即使是祖父有错也可以指责、批评,祖母做得对也可表扬、赞誉;君主做得不对时也可以指出来,而臣子假设做得对也可以受到赞誉 在处理敌对阶级之间的冲突关系,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问题上,《易经》提出了一种政策手段:“小人用壮,君子用周,贞厉意思是说,假设庶民以劫盗、骚动等方式举行抵挡,而统治者采用法网加以镇压,那么这种政策就很危害了,将会引起更大的骚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