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老山界》[27].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33290646
  • 上传时间:2024-02-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6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老山界》【教学目标】 1.整体阅读课文,捕捉构思艺术 2.精读文章佳段,捕捉细节妙处 3.仿写文章妙点,捕捉红军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选材详略的方法爬越一座30里高的老山界,可写的事情很多,可是作者着重抓住了“与瑶民攀谈”、“山腰露宿”、“攀越山顶”、“下山情形”四个片断来写红军过老山界,困难也很多,可作者却花很多笔墨写“山腰露宿”,这是否偏题?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原文,明确:“与瑶民攀谈”,正是要牢固群众基础,解决吃饭困难的问题山腰露宿”,明为休息,实则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一幕白日行军艰苦之大已不言而喻,而晚上还要露宿山腰,此时逼人的寒气、陡峭的山势即是最大的困难,作者巧妙地从另一个侧面写出红军直面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可谓神来之笔 2.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这是学习本文的一大重点文中对人物语言、山腰夜景等作了详尽的细节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应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体验,用“过电影”的方法来完成对细节描写的品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诵读毛泽东《七律 长征》,回顾主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猜想,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由学生自由猜想,并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老山界》,从而达成真正的有效阅读。

      二、分析构思理读课文 1.以“难”为切点,朗读课文 (1)边读边在边页批注红军遇到的具体困难 如:吃饭难(2、29、32)、走路难(13-20)、睡觉难(21-23)、处境难(30) (2)按照找到的困难,把文章自然地分成四个板块,并概括层意 如:攀谈瑶民,露宿山腰,翻越山顶,下山情景 2.以“图”为抓手捕捉构思特点 (1)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提示,画出红军攀爬老山界的示意图: 山顶翻越 山腰露宿 “之”路攀爬                    轻松下山 竹楼攀谈 (2)观察自画的示意图,小组小结本文构思的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移步换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所见情景也发生变化 教师点拨: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与事件逐一发生发展变化的方式,犹如爬越一座大山,由山脚到山腰到山顶,越高越险我们把这种构思方式称为“爬坡式” (3)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爬坡式”的文章,你能举一例说明吗? 学生可能回答: A.《“诺曼底”号遇遇难记》  B.《往事依依》  C.《伟人细胞》 (4)小结:“爬坡式”比较适合记叙文、叙事散文的构思它利于情况发生变化,情感发生波澜这是一种极妙的构思艺术,同学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可作尝试。

      在本文中,作者正是带领大家去做“爬坡”的体验,使我们不断在见识到老山界沿途风光的同时,又领悟到红军翻山越岭的艰难与铜铁般的意志 三、品读精段领会精神 这种意志与精神遍布于全文中,请同学们找到其中的一段,作精段赏析 以走“之”字路一段为例—— 1.同桌合作,模拟朗读文中对话; 2.观看文章插图,想象走“之”字路的情景,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员,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当时的情景 3.学生自悟:由此可以看出红军战士具有视险路为坦途的乐观豪放的精神,有直面困难,不断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与气魄 四、再读《七律》收束讲课 让我们再次诵读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用这首充满豪情的七律,送给一样充满着豪情壮志的红军战士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