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一年级下)资料.doc

46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98789769
  • 上传时间:2019-09-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9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年级(第二学期)第1单元 纸的世界1-1 各种各样的纸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的纸制品的寻找意识到身边很多东西都是用纸做的2.通过借助感官和简单工具的观察、比较知道纸是各种各样的,找到纸的不同特点,体会发现的乐趣3.通过交流各自发现的活动,体会沟通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从而养成乐于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4.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新型的纸,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二.教学设计: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纸制品活动目的:通过对生活中的纸制品的寻找意识到身边很多东西都是用纸做的活动器材:学生和教师收集的纸制品、P1页图片活动二:观察、比较不同纸的特点活动目的:1.借助感官和简单工具探究不同纸的特点并做记录2.通过交流活动,了解他人的发现,从中意识到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活动器材:毛边纸、皱纸、硬板纸、半透明纸、书写纸和蜡光纸若干张、放大镜、水活动三:了解新型的纸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新型的纸,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活动器材:图片或一次性纸杯、清洁纸等实物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纸制品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察交流:房间里的纸制品 引导学生有次序的观察寻找 交流:自己带来的纸制品。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物品名称及纸制部分;对勇于介绍的学生加以表扬,以激发其它学生积极参与课前准备活动活动二:观察、比较不同纸的特点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察比较:寻找6种纸的不同之处并记录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发现更多的不同点 交流:交流观察比较中的发现 要求学生讲清依据;引导学生关注纸的吸水本领及牢度 讨论:预想6种纸的吸水本领及牢度并设计验证方案 鼓励学生多想办法,并根据学生情况,提些辅助问题,帮助学生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想并做好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再想其它办法,体会发现的乐趣 交流:交流实验结果,并归纳自己的发现 要求学生讲清实验结果,关注与自己不同的方法活动三:了解新型的纸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察:观察图片和实物,认识新型的纸 重点介绍新型纸的产生给生活带来的好处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纸 纸是各种各样的1-2 纸的用途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纸的用途的讨论知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2.通过撕贴画的制作培养利用纸的特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制作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二.教学设计:活动一:认识纸的不同用途活动目的:通过纸的用途的讨论知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

      活动器材:图片、透明纸、蜡光纸、皱纸、毛边纸、硬板纸(卡纸)、书写纸活动二:制作撕贴画活动目的:1.通过撕贴画的制作培养利用纸的特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制作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活动器材:各种各样的纸、贴画用的画纸(作业纸P2)、胶水三.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纸的不同用途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交流:交流纸的用途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经验 观察讨论:选择不同的纸完成不同的任务并说出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活动二:制作撕贴画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察讨论:观察活动作业纸P2和各种纸,讨论完成撕贴画的方案 * 要求学生根据纸的特点来选择纸张完成贴画,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有依据的方案 游戏:制作撕贴画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交流:撕贴画展示 给每人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他人不同的做法,并与自己的作品比较板书设计:纸的用途 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1-3 纸从哪里来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纸的由来、造纸术的发明,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影响2.通过再生纸的制作体验,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环保意识和创造精神二.教学设计:活动一:了解古人的造纸过程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古人的造纸过程。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造纸的原材料,初步培养资料搜集的能力3.通过对造纸术的发明的了解,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影响以及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此激发不断创新的激情活动器材:古人的造纸过程的图片活动二:动手造一张再生纸活动目的:1.通过对再生纸制作的讨论,锻炼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再创新的能力,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事物的影响2.通过再生纸的制作体验,培养动手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活动器材:果汁机、装水容器、纸浆、报纸、木板、纱网、电吹风、吸水布三.教学过程:活动一:了解古人的造纸过程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察讨论:古人的造纸过程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互相交流补充并做好记录(活动作业纸P3),激发学生课后搜集造纸原材料资料的兴趣 看录像、听故事: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史 强调造纸术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强调造纸术的发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活动二:动手造一张再生纸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讨论:再生纸的原材料 鼓励学生到身边事物中去找,渗透环保思想 交流:再生纸的制作 引导学生吸取古人造纸的经验,利用现代工具造再生纸;鼓励学生在纸的颜色、花纹、软硬的方面动番脑筋,造出有个性的再生纸。

      小组活动:制作再生纸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互相协作完成任务并注意安全 交流:交流再生纸作品 给每人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他人作品,对创造性强的作品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做法板书设计:纸从哪里来1-4 废纸利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废纸利用的讨论,激发环保意识2.通过利用废纸的制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二.教学设计:活动一:讨论废纸的利用活动目的:通过对废纸利用的讨论,激发环保意识活动器材:图片或用废纸做成的物品活动二:动手做一个纸盘活动目的:通过利用废纸的制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活动器材:各种纸张(月历纸、杂志、信纸、英文报纸)、白胶、刷子、盘子、电吹风三.教学过程:活动一:讨论废纸的利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交流:废纸的利用 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讨论:生活中的环保行为 结合废纸有很多用途,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活动二:动手做一个纸盘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讨论:纸盘的制作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互相交流补充;引导学生在纸盘的形状、颜色、装饰方面动脑筋、搞创意,做出有个性的纸盘 活动:制作纸盘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交流:交流纸盘作品 给每人展示的机会,对创造性强的作品多加肯定板书设计:废纸利用第2单元 石头、沙子、泥土2-1 各种各样的石头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到处都有石头;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石头,知道石头在颜色、形状、大小、花纹、粗滑、硬度方面的不同的特点,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做记录;3.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初步了解石头的用途,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二.教学设计: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石头活动目的:1.找寻身边各种各样的石头,激发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兴趣2.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知道大自然中有石头,我们的身边也有石头,石头有多种多样活动器材:图片或录象,学生教师收集的石块 活动二:探究不同石头的不同特点活动目的:1.观察教师提供的的五种石头,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颜色、形状、大小、花纹、硬度方面有不同特点的石头进行观察、比较,知道不同的石头具有不同的特点2.通过参与活动,尝试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活动器材:五种不同特点的石头:①石膏;②砂岩;③页岩;④大理石;⑤花岗岩;放大镜;大铁钉活动三:了解石头活动目的:1.通过交流石头的用途,让学生明白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2.思考石头的其它用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通过对一些形状各异石头的欣赏,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事物的兴趣爱好活动器材:石头制品的实物,图片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石头 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察交流:石头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哪里还能找到石头* 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石头,并说出理由 课前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寻观察材料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为石头的不同特点埋下伏笔活动二:探究不同石头的不同特点学生活动指导 要 点* 观察与交流:有什么办法知道石头是不一样的? * 分小组活动:用眼睛(借助放大镜)观察石头的颜色、形状、大小、纹理的不同,交流观察结果,填写活动记录 分小组活动:用大铁钉刻划不同的石头,比较石头的硬度(要求学生在铁钉刻划不同石块的时候注意用力均衡),交流结果,并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大多知道用感官可以知道石头不一样,应注意引导学生借用工具来认识石头 选用的石头应有明显特征,有利于学生对石头不同特点的观察、比较同时也应编号,便于学生讨论和记录 用放大镜时应初步教会如何使用 用大铁钉刻划石头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石块的硬度比较是相对的,指导学生根据事实来填写,不强求一致活动三:了解石头学 生 活 动指 导 要 点* 讨论交流:我们身边哪些物体是用石头做的。

      思考:石头的其他用途 欣赏:大自然中一些漂亮和形态各异的石头 交流时,应注意联系石头的特点 思考石头的其他用途时,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现 如有时间空余,可介绍一些石头的出处,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石头 颜色 形状各种各样的石头有 大小 不同 花纹 硬度2-2 沙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有沙2.通过用沙做沙糕、堆沙桥等游戏活动,探究干沙和湿沙颜色、粘性的不同特点3. 会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并能用简单图画记录自己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兴趣,乐于尝试探究活动的科学态度,与同伴交流合作的精神二. 教学设计:活动一:寻找身边的沙活动目的:1. 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哪些地方有沙2. 学会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沙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沙的特点活动器材:图片活动二:做“沙糕”游戏活动目的:1.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探究,通过探究发现干沙和湿沙的颜色、粘性强弱不同2.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精神活动器材:干沙,水,洒水壶,模具活动三:“堆沙桥”游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