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2《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案参考模板范本.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清****
  • 文档编号:328784721
  • 上传时间:2022-07-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案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学会对蜡烛燃烧、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实验探究的操作方法;2. 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步学会实验报告的填写方法学习重点】蜡烛燃烧、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实验探究的操作【学习过程】一.定向入境1.情境激趣:T(投影)——中、西方古代化学实验室2.揭题示标:T——学习目标二.自学建架——(一)知识模块——(一)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Ⅰ.个人自学1.P:蜡烛及其燃烧2.阅读:P12~P13相应内容3.建构: ⑴蜡烛燃烧的产物分别是 和 ,可用(填试剂) 检验 可用(填操作) 检验 ⑵蜡烛燃烧过程中,熔化属于 变化,因为 ;燃烧属于 变化,因为 。

      4.即学即练 蜡烛燃烧实验记录与分析步骤现象结论点燃前观察蜡烛,闻气味;刀切,放入水中 色 体 味(浮沉) 于水硬度 (大、小)密度比水 燃烧中观察火焰,将火柴梗平放于火焰上,将干冷的 罩在火焰上取下,注入石灰水,振荡火焰分 、 、 先变黑部位是 杯壁上有 澄清石灰水 蜡烛有 性 温度最高燃烧产物是 和 熄灭后熄灭蜡烛,立即用火柴点白烟蜡烛 (可否燃)白烟是 Ⅱ.个人(小组)疑问 三.精讲补架——(一)1.通过操作或现象推断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注意两者要对应2.蜡烛燃烧产物的多样性及常见产物检验方法,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四.知识模块——(二)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Ⅰ.师生共建1.预备知识⑴师: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较多,只检验其中三种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含量的多少⑵生:阅读:P14“活动与探究”⑴⑵⑶部分2.气体收集——收集2瓶呼出气体、2瓶空气⑴师:如何把人体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⑵生:生活中可能用的方法 ⑶师生:用排水法收集2瓶呼出气体操作要点:3.二氧化碳含量多少的检验⑴操作 ⑵现象:空气中 呼出气体中 ⑶结论 4.氧气含量多少的检验⑴操作 ⑵现象:空气中 呼出气体中 ⑶结论 5.水蒸气含量多少的检验⑴操作 ⑵现象:空气中 呼出气体中 ⑶结论 6.综合结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多少比较(填“>”,“<”或“=” ) 吸入空气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 氧 气 水蒸气 Ⅱ.即学即练(厦门中考)在“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有水蒸气生成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Ⅲ.个人(小组)疑问 五.精讲补架——(二)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而检验氧气含量的多少是用燃着的木条六.归纳完型(请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利于知识巩固)七.达标巩固1.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空气2.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3.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①燃烧时发光、发热 ②蜡烛燃烧时有水雾生成 ③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④蜡烛先熔化再燃烧 ⑤熄灭时蜡烛冒白雾A.①②③ B.③④⑤ C.只有④ D.①②③④4.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我们呼出的气体里含有水蒸气5.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A.只有水蒸气B.只有二氧化碳C.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只有氧气6.王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7.为测定教室内空气的成分,请你设计两条收集教室内空气的方法:⑴ ⑵ 4 / 44 / 4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