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综述毛细管电泳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242055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毛细管电泳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刘震南京大学化工学院毛细管电泳(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是上世纪80年代分析化学的重 大研究进展,也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最快的分离手段之一毛细管电泳是以高压电场为 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试样中各组分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 一类分离技术C分离模式1981年,Jorgenson和Lukacs使用内径75pm的毛细管和灵敏的荧光检测器,在+30 kV 下电泳分离丹酰化氨基酸,标志着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建立进入90年代,以毛细管区 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毛细管凝胶电泳 (CGE)、毛细管等电聚焦(CHEF)、毛细管电色谱(CEC)、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亲合 毛细管电泳(ACE)等为代表的HPCE分离模式的发展拓宽了毛细管电泳的分离能力运用 紫外吸收、激光诱导荧光、电化学、质谱等检测手段HPCE逐渐成为-•种不可替代的分离 分析方法,确立了其在分析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毛细管电泳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分离模式多、样品用量少、高灵敏度、 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化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特别 是在核酸,蛋白质和糖等生物大分子分析方而,高效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一、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1. 毛细管电泳在DNA测序中的应用毛细管电泳是DNA测序的一项有力工具人类基因组计划随着电泳仪器从平板凝胶电 泳,到凝胶毛细管电泳,到线性高分子溶液毛细管电泳,到阵列毛细管电泳,到全基因组鸟 枪测序技术的发展而于2001年提前完成[1]2005年,Shendure等首次使用了循环芯片测序 法[2],这也被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2. 毛细管电泳在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在基因治疗和基因疾病诊断中需要进行DNA基因突变测定,现在已经发展了多种毛细 管电泳基因突变分析技术目前基因突变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毛细管电泳■单链构像多态性 (CE-SSCP)分析目前已经利用一种高分辨率的CE-SSCP技术可以同时定量检测临床上12 种重要的病原体[3]二、 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1. 高灵敏度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LIF)对于分析低丰度蛋白质很重要o CE-LIF在蛋白质和 肽分析中应用广泛[4]利用一种LIF检测和免疫磁珠结合的免疫亲和毛细管电泳法,成功 测定了病人血清中总IgE,该方法速度快,易于自动化,样品消耗量少,只需要IpL血清, 灵敏度高达pmol级[5]o2. CE-MS联用作为一-种分离分析方法,由于其分离效率高,能提供结构信息,使其在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分析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CE-MS已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诊断, 并确定了一些尿液中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CE-MS同时也是肿瘤标志物 研究的重要工具[7]3. CE广泛应用于实际样品中蛋白质的分析,除了分析人体液,包括血、尿液、唾液中蛋白 质,还能用于分析广大农产品和食物中的蛋白、药物和重组蛋白、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 蛋白与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等等三、 在糖类分析中的应用糖类与核酸、蛋白质一起并称为三大生命物质由于糖的高极性,使毛细管电泳在糖的 分析中显示出了优越性利用脂多糖与蛋白质具有强烈的亲和作用的特性,开发了一种新的 检测内毒素的方法[8]利用N.多糖酶切后的寡糖进行APTS荧光标记、毛细管凝胶电泳进 行分离检测,可以建立了一套分析细胞培养的流感病毒A疫苗产品中糖蛋白的N-多糖类型 的方法[9]离线和的CE-MS方法也被广泛用于糖的研究[10]o总之,毛细管电泳用于分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重大 进展,利用CE各种分离模式的优势,可以发展生物大分子的多维分离方法,CE-MS也将在 蛋白质组学等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 金钦汉.试论我国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大学化学,2003, 18(1), 12-17.[2] Shendure, J; Porreca, GJ; Reppas, NB, et al. Accurate multiplex polony sequencing of an evolved bacterial genome[J]. Science 2005, 309, 1728-1732.[3] Shin GW, HwangHS, Oh MH, et al.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12 pathogens using high-resolution CE-SSCP[J]. Electrophoresis 2010, 31, 405-2410.[4] Lacroix, M; Poinsot, V; Fournier, C, et aL.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chemes fbr the analysis of proteins and peptides us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 Electrophoresis 2005, 26, 2608-2621.[5] Chen, HX; Busnel, JM; Peltre, G, et aL Magnetic Beads Based Immuno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f Total Serum IgE with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J]. Anal. Chem. 2008, 80, 9583-9588.[6] Mischak, H; Coon, JJ; Novak, J, et a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as a Powerful Tool in Biomarker Discovery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 Update of Recent Developments [J]. Mass Spectrometry Reviews, 2009, 28, 703- 724.[7] Simionato, AVC; Carrilho, E; Tavares, MFM. CE-MS and related techniques as a valuable tool in tumor biomarkers research [J]. Electrophoresis^ 2010, 31(7): 1214-1226.[8] Kilar, A; Kocsis, B; Kustos, I, et al. CE to monitor endotoxins by protein Complexation [J]. Electrophoresis 2006, 27, 4188-4195.[9J Schwarzer, J; Rapp, E; Reichl, U. N-glycan analysis by CGE-LIF: Profiling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N-glycosylation during vaccine production [J]. Electrophoresis 2008, 29, 4203-4214[10] Volpi, N; Maccari, F; Linhardt, RJ.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f complex natural polysaccharides [J]. Electrophoresis 2008, 29, 3095 - 310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