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留可夫的自由主义思想浅谈.doc
9页米留可夫的自由主义思想浅谈(作者:栾艳丽张建华 发表时间:2014年“月)论文关键词:米留可夫立宪民主党自由主义论文摘要"905年,俄国历史上最大的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 主党成立,其政党领袖米留可夫试图引导俄国走上他所倾心的君主立宪制道在与沙皇政府和列宁等人的论战中,米留可夫成为俄国自由主义的代表,即将经典的传统自由主义应用到俄国的理想实践中,结合俄国文化土壤中所特有的东西,通过不流血的和非暴力的改良道路实现国家的进步一、米氏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巴威尔•尼古拉耶维奇•米留可夫于1859年1月15日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1877年他考人莫斯科大学历史哲学系1886年,米留可夫通过了莫斯科大学编外副教授的考试,身份的 转换使他有机会参加众多莫斯科团体,并成为一些协会的会员,其中 文学家尼•伊•斯多罗佗科教授介绍他加人了自由派教授小组1892 年,米留可夫在莫斯科大学为其研究长达六年之久的硕士论文《18 世纪第一个25年俄国国民经济和彼得大帝改革》进行答辩他对40-70年代思想界非常流行的关于斯拉夫派是建立在俄罗斯独特理念之上,而西欧派是吸收西方文化的旧式定位给予否定,他提出了自 己的观点,即「俄国的欧化不是外来品,而是内部进化不可避免的结 果,俄国和欧洲的欧化是同样的,只是外部环境因素对欧化的进程所起的作用不同。
WWss他认为俄国步人欧洲大国行列是以巨大的破 坏为代价的这一论断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1893年米留可夫做了 题为《斯拉夫主义的解体》的讲演,在讲演中他得出了一个彻底西方 派的结论,即真正的斯拉夫主义已经终止了自己的存在,它已经死掉 了,并且再也不会复活从这时起,米留可夫和维诺格拉多夫成了俄 国教授中反对官方美化古罗斯制度的亲西方派的领袖1895年2月18日,米留可夫以“思想上不可靠”为由被解除大学教授职位,警察局以具有极端政治思想危险性为由下令米留可夫停止任 何教育活动米留可夫不得不举家迁至梁赞1895-1905年是米留可夫思想成熟的最关键时期他游历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保加利亚、希腊及其他一些巴 尔干地区,并两次去美国他在这些国家的一些大学中讲授俄国史和 斯拉夫史,将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他强调俄国 同西欧历史的发展具有相同性但他声明「我们不是西方国家的盲目 崇拜者,我们不该以俄国成为目前的欧洲国家为目标,而是建议俄国 要经历欧洲国家所经历的所有阶段”,因为结果总是“或多或少的具有 自己的独特性”fzlzn同时,米留可夫深人研究西方国家的政治、经 济、文化及法律制度,尤其是英国的政治体制。
这对他的“俄国应成 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思想的形成及为将要成立的立宪民主党纲领的制 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正如他本人所承认的那样:“这些考察在非常大 程度上帮我培养起我的个人世界观二、米氏自由主义思想的实践19世纪90年代初,一些地方性的自由主义小组已在进行活动,其 中比较著名的是特维尔小组和莫斯科小组1901年上半年,莫斯科 的自由主义小组决定到国外去创办一份自由主义刊物,1902年7月 1日,《解放》杂志在德国的斯图加特问世在《解放》杂志的第1 期刊登了由米留可夫起草的以俄国立宪民主主义者的名义发表的纲 领性文件,他提出:“根据法律进行的政治改革意味着俄国将变成君主 立宪制的国家,废除等级特权,个人拥有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作者:栾艳丽张建华 发表时间:2014年“月)1906-1915年俄国召开四届国家杜马这一时期是米留可夫一生的重要时期,也是俄国自由主义者的辉煌时期但在这种合法的议会斗争中,米留可夫坚持将俄国引人君主立宪型 体制的原则,他主张在保留沙皇的同时,通过不流血的非暴力方式实 现国家的必要改革191沙皇政权也很清楚,自由主义者不是革命者, 外交大臣萨宗诺夫曾说过:米留可夫是最伟大的资产者,他最害怕社Za 叩 o就基本立场而言,立宪民主党最初倾向于同社会革命力量结成联 盟。
米留可夫宣传:'我们右面的敌人〜•…维护俄国大地主和工业家的 狭隘阶级利益我们的党永远不会保卫这种利益……在我们同我们左 面的(我无意说是敌人)同盟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界限,然而这条界 限与我们在右面所划的界限的性质完全不同我们和他们一样,也是 站在俄国政治运动左翼的可是我们不同意他们关于民主共和国和生 产资料社会化的要求……我们也是社会主义者,只不过是理性的社会 主义者……而那些左翼的则是非理性的这就是整个的差别所 在154这种心态使米留可夫谋求与革命者达成某种共识早在1903 年,列宁与米留可夫举行秘密会晤,虽然二者有争取政治自由的共同 目标,但在实现的方式上两人发生严重分歧如同后来历史所见证的 那样,以列宁为首的社会民主工党决定用暴力推翻沙皇统治米留可夫坚持认为「无论如何,资产阶级革命应发生在社会主义革 命之前,而且是一个很长的时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不可调和性 和彻底性,是米留可夫始料未及的二者在改变俄国现状所使用的手 段和俄国未来发展方向上的主张不同,注定了他们的分道扬镰列宁对以米留可夫为代表的、以争取实现宪制为基本目标的俄国自 由主义运动作过深人的论述,肯定它是与革命民主主义并列的近代俄 国解放运动的两大流派之一。
他曾指出:19世纪中期以来,俄国政治 解放运动的全部历史就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斗争的历史俄国历史证明了米留可夫不可能实现其美好愿望米留可夫在侨居 国外后曾反思「任何革命的规律就在于:它一经开始,就'不可能采取中 间立场';fs76s三、米氏自由主义思想的终结一战爆发后,俄国参加了战争,在战争中的溃不成军更加加重了沙 皇政府的危机1917年2月,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罗曼诺夫王朝 顷刻垮台,政权交给了国家杜马,并建立了临时政府,米留可夫担任 临时政府的外交部长这个结果宣告了米留可夫所坚持的将俄国转变 为议会式的君主立宪制道路的失败但他仍试图挽救危在旦夕的君主 制,提出保留君主制,因为他认为立宪君主制是保证新政权稳定和合 法的惟一手段但这一主张与此时群众的反沙皇情绪已格格不人米留可夫之所以竭力维护沙皇的存在有其深层的原因,他对沙皇被 推翻后的俄国未来深感忧虑,他说「对新秩序的巩固需要一个强有力 的政权,它依赖于人们已经习惯的一种权力标志,失去了这个标志的 支撑,临时政府甚至存在不到立宪会议的召开不久,俄国历史果然 被深具洞察力的米留可夫言中试图恢复君主制的失败使他不得不接 受已发生的二月革命,因为形势的发展已无法控制,国家体制的变更 已成为现实。
同时,感受到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对临时政府的巨大威胁, 沙霍夫斯科伊指出:最近的任务之一就是同一切马克思主义或布尔 什维主义作斗争”2160强调临时政府是惟一合法的政权长时期积累起来的矛盾,通过临时政府逐渐改良的方式解决已难已奏效,在战争的破坏下这些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后来米留可夫 回想那个过程时写道「杜马似乎成了社会不满情绪的储蓄器和强大的 传播器,人们通过它来发泄自己的消沉和愤慈情绪,要求恢复一定的 政治意识和明确的统治形式fs]sz米留可夫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选 择了坚持战争,试图选择一种孤注一掷的方式来解决国内各种复杂的 矛盾,特别是希望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的视线,通过在战争中的取胜来 得到人们的信任,稳固临时政府的政权,避免更激进的来自社会民主 党左翼的威胁因此,临时政府在1917年4月18日给同盟国的照 会中,米留可夫再次重申将格守职责,把战争进行到底经受过沙皇 专制的黑暗统治的俄国人民,对新上台的临时政府是寄予厚望的,他 们首先想撤出给自己带来沉重灾难的战争,迫切渴望获得土地但继 续战争的立场和在土地问题上没有采取实际措施的做法使临时政府 的政策违背了人民的意愿20日,彼得格勒爆发布尔什维克领导的 工人示威游行,人们高呼“打倒米留可夫”的口号,第二天,几千名工 人、士兵、水兵高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战争”等口号,这就是 临时政府的第一次危机。
米留可夫在这片呼声中被迫辞去外交部长的 职务,这基本宣告了米留可夫在国内政治生涯的终结「将战争进行到 胜秋的口号“实际上变成了他们的墓志铭” ma(作者:栾艳丽 张建华 发表时间:2014年“月)以米留可夫为代表的俄国自由主义有着迥异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命 运仅仅在八个月之后,临时政府就在十月革命中退出了政治舞台 但在1917年6月,列宁还曾就俄国未来的发展说过这样一段话:“我 们还不知道俄国革命的明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是回复到君主制, 是加强资产阶级,还是使政权转人一个更先进的阶级手中这是谁都 不知道的U1自由主义是产生于西欧的社会政治学说,它曾指导资产阶级战胜封 建势力,成为资本主义新时代的信条18世纪之后,它逐渐倾向于 以改革取代革命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变革作为正统的资产阶级文 化,自由主义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世俗形式发展的顶点而俄国的自 由主义是一种舶来品,它来源于西欧它经过彼得一世改革、叶卡捷 琳娜开明专制及十二月党人起义等一系列事件在俄国得以缓慢地发El展它走的基本是一条上层路线,虽然历时较长,但在相对隔离的城 乡中,没有得到普及,而是徘徊于社会的上层,特别是文化意识形态 的先锋一知识分子群体。
这就使俄国缺乏那种为争取政治自由而斗争 的传统,但它仍对俄国本土文化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立宪民主党的活动就是它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俄国自 由主义发展的顶峰米留可夫的思想产生并运用于沙皇专制时期,因而含有强烈的反传 统意识,他渴望俄国也能实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体制,希望赋予议会 立法权,并由它颁布国家的根本法,把俄国建成法制国家,实行代议 制机关对行政的社会监督,以及让社会舆论来影响国家作出重要决策 等因而,米留可夫与不愿让出权力的沙皇政府的斗争十分激烈,甚 至导致了前两届杜马的解散列宁曾说这个时期是“世界上(20世纪初) 最革命的同时又是最无力的议会”fsl}sz和几乎最反动的专制政府间 的对峙但米留可夫只是希望通过合法的反对派活动来促使沙皇政府 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保留人们已习惯的沙皇制,会更有利于改革 的进行同时,将社会民主工党作为向政府施加压力的一个菇码,以 避免革命的出现米留可夫认为,革命会使俄国的缓慢发展出现断裂, 这将是相当可怕的,因此,他竭尽全力将俄国的变革维持在政府停滞 不前和列宁的武装暴动之间当二月革命使沙皇的莫诺马赫王冠滚落 尘埃时,俄国的发展形式超越了米留可夫的预料,他开始寄托于战争 的胜利,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来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当然历史 已经验证了米留可夫所代表的俄国自由主义的失败。
今天我们仍能体 会米留可夫想在俄国建立君主立宪体制的愿望及在实践中的妥协和 无奈米留可夫在其著作《俄国和危机》一书中写到,当自由主义作 为一个政治流派第一次在欧洲出现时,它的矛头指向了封建制度,捍 卫个人自由完成了消灭中世纪等级差别的这一首要历史任务后,自 由主义要想前进,就应当改变态度,改变某些传统的原则通过议会 改革的方式实现社会的变革,相应地这些改变就要触动参加者的身 份、党的组织活动和实践活动,这是米留可夫对他在俄国所实践的自 由主义新理念的诊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