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机械运动和声现象练习测试题.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84373821
  • 上传时间:2024-0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心整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7.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可以减小误2.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 1s的是()差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C.人正常步行 10mD.人打一个哈欠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3.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 1 圈,则它的秒针转C.海水奔腾 D.流星似剑()9.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A.5 圈 B.60 圈C.100 圈 D.3600 圈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4.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地面B.上升的电梯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 4km B.物理课本宽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度约为 16.9dm10.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D.中学生的身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高约为 1.6mm5.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行了 4 次测量,结果如下: 12.34cm、 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A.12.45cm B.12.34cmC.12.35cm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1.一艘船在河里航行,坐在船上的乘客看岸D. 12.36cm边树向西运动,岸边公路上的一辆汽车在向东6.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A. B.移动,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则( )A.船和地面都向西运动, 且地面比船运动得快B.船和地面向西运动,且船比地面运动得快C.地面向酉运动,船向东运动D.地面和船都向东运动12.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 2m/s 的速度精心整理匀速走了 40m,然后又以 5m/s的速度匀速走了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A.3m/s B.7m/s C.3.5m/s D.2.5m/s定13.短跑运动员 5s内跑了 50m,羚羊 2min 内18.小丁的家距学校 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奔跑 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三者1m/s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改为 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走A.羚羊、汽车、运动员B.汽车、羚羊、路的平均速度是()运动员A.1.2m/sB.1.25m/s C.2m/s D.2.5m/s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19.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汽车下.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14.由图可知,速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 “或王命急宣,A.v 甲 < v 乙 <v 丙B. v 甲< v 丙< v 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C.v 甲 > v 乙 >v 丙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1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度约为()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A.5km/hB.50km/h C .100km/h300m.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D. 150km/h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运动C.变速直20.如图是 “侧平均速度实验 ”,若 s1=60cm,线运动 D.不能确定2 1,秒表每格为 1s,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s =s16.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 A、B,不正确的是()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 O 的距离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 0 点开始运动,但物体 A比 B 迟 3s才开始运动;②t=0 时刻, A 在 0 点, B 在距离 0 点 5m 处;A.在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斜面应保持很③从第 3s 开始, vA >vB,5s末 A、B 相遇;小的坡度④5s 内, 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B.试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0.12m/s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C.试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17.甲、乙两人进行 100m 赛跑,结果甲比乙超D.试验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前 10m 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如图所示,在探究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2110m 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精心整理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 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声音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 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引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起听觉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7.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能说明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的事例是A.大象之间的 “交谈 ”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唧唧 ”声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见的声音D.敲鼓时,人听到鼓声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2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因为 “悄悄话 ”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事事事关心 ”,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D.因为大象和狗的 “发声频率 ”没有重叠区, 所中传播时()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A.风声最快B.雨声最快C.读书声最快28.《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D.一样快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24.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 “某某某,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说的 “辨识度 ”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A.音调B.响度25.下列哪一个因素会影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C.音色D.以上说法均正确播速度()29.声能够传递 “信息 ”和“能量 ”.下面事例中,A.声源种类B.响度大小C.音调高低主要利用声传递 “能量 ”的是()D.空气温度高低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26.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震的方位和强度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 可以通过骨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传导来感知声音 30.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精心整理进行防治的是(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二.填空题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其中 “云不动 ”、“云与我俱东 ”分别是以 、 (选填 “榆堤 ”或“船”)为参照物.2.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 9.45km 的测速区间用时 270s,其平均速度为 km/h.根据该路段限速 100km/h 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3.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 的.(填 “静止 ”或“运动”)4.在 “测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 .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为 1.6s.则 AB 段的路程sAB = 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 .5.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 “音调 ”、“响度 ”或“音色 ”)6.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 (填 “音调 ”、“响度 ”或“音色 ”)不同的声音.7.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 .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8.据 5 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