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
26页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草案)第一章 总 则第三章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第十六条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第十七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第十八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第二十条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第二十一条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限报一件,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作品总数的1/2,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l件参赛作品须经过本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和本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初步评定,方可上报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各省(区、市)选送全国竞赛的作品数额由主办单位统一确定每所发起学校可直接报送3件作品(含在6件作品之中)参加全国竞赛推荐精选第四章 展览、交流、转让第五章 奖励第二十六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预审,评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终审决赛各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获奖数与其进入终审决赛作品数成正比例科技发明制作类中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第二十七条 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颁发相应的奖金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第二十八条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的“挑战杯”一座 第二十九条 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20分,上报至全国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第三十条 竞赛设10个左右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终审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份和高校。
省级优秀组织奖由主办单位评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提名,主办单位推荐精选评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第三十一条 在符合竞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前提下,可联合社会有关方面设立、评选专项奖专项奖不计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竞赛承办单位有权以全国组织委员会名义寻求赞助最高荣誉“挑战杯”不得用于寻求赞助 第三十六条 为“挑战杯”竞赛专用网站,由主办单位和承办高校共同建设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草案) 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一、关于资格审查 二、关于形式审查 1.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学生须在作品申报书封面相应作品类别中划“√” 2.作品申报书相应栏目须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签章确认 3.作品申报书中B1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据实填写;B3表(科技发明制作)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发明点和创新点所在类别据实填写。
此栏如填写有误,将影响作品的最终成绩 推荐精选4.作品申报中的B3表(科技发明制作)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5.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三、本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归竞赛主办单位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南大学初赛评审实施细则 一、本细则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河南大学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实施计划》制定二、学校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三、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评审程序 ③ 评审专家将《预审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到校团委邮箱:tw@五、比赛进程及各阶段的要求一、开题参加“挑战杯”竞赛,你得从选择一个题目入手从现在开始,利用你已掌握的知识和你敏锐的头脑,挖掘你感兴趣的学科中有科研价值的课题一)“挑战杯”竞赛的参赛作品类别: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推荐精选 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专业。
作品应尽可能地结合社会实际题目示例:名牌战略案例分析中国私企二次创业管理体制问题的调查研究建立抑郁症学生的朋辈支持系统——关于大学生对抑郁症态度的调查与思考3.科技发明制作(二)“挑战杯”对参赛者以及参赛作品的资格的要求:1.对参赛者的身份要求: 凡2011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并尚在校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2.对作品内容的规范: 参赛作品必须是距申报日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距竞赛申报日以前两年内完成”是指作品完成最后工作的时间距竞赛申报日不到两年,而非在两年内完成全部工作以下四类作品不在申报范围内:A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B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C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D获国家级奖励成果3.对作品形式的规范: 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 人文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二、展开研究推荐精选 充分利用参赛前的阶段,积极展开研究指导教师、学院要提供一切支持和帮助。
三、提交作品及《作品申报书》参赛学生需要在校团委网站上下载《作品申报书》,于规定的时间向各学院科技部提交你的作品及申报书您要注意如下规定;若以个人作品申报,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工作,且须出具证明,合作者不能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均须申报集体作品若以集体作品申报,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作品须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四、学校筛选 五、报送全省、全国“挑战杯”竞赛六、备赛“挑战杯”的几个问题及评审原则一、 怎样选题二、如何挑选参赛项目 三、 填写作品申报书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挑战杯》竞赛章程、评审规则和《作品申报书》说明 2.个人作品: (1)申报者需承担申报项目60%以上的研究工作 (2)合作者不超过二人,且均为学生 (3)合作者学历不高于申报者 (4)鉴定书、专利证书、发表作品署名均需第一作者 3.集体作品 (1)合作者超过二人 (2)合作者虽不超过二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 4.正确填报作品类别及学科领域 推荐精选(1)科技发明制作A、B类区别 (2)涉及几个学科领域时,按学术方向或发明点、关键创新点来填写 5.手工填写时,文字要清楚、端正 四、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的撰写 五、 科技发明制作研究报告的撰写 六、 准备作品展示和问辩的要点 1.作品展示,特别是问辩是终评的重要依据。
2.问辩重点在考察作者对参赛项目的理解程度和参与情况,以及工作实际达到的水平 3.展版版面设计应简洁鲜明、吸引观众、文字宜少内容宜精 4.展示表演的作品要考虑电源等动力供应、注意安全、演示项目需反复演练,力争演示一次成功,若偶然出现故障,也应沉着对应 5.口头陈述的开篇应开门见山,尽快切入主题并突出创新点以吸引评委 6.参加集体项目的展示者应掌握未参加展示者的工作内容7.准备问辩要围绕作品主题,对项目的基本思路、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等几个环节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有问必答、有理有据 8.对评委提的问题要听清楚,回答必须扣题,切忌答非所问 七、评审原则9.参赛论文总的基本要求: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内容切题:行文流畅、思路清晰;逻辑推理、科学准确10.掌握并应用多种表达技巧:图表、附录、加注…、以达到突出重点、展示主线的目的推荐精选七、撰写参赛论文与准备作品展示及问辩的几点提示八、“挑战杯”竞赛课题选择指导九、学术论文撰写指导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格式要求一、基本情况(一)作品标题(二)摘要、关键词【例】论村民自治摘 要:关键词:二、文字格式(一)字体:宋体(二)字号 1、标题:二号,粗体2、作者:三号,粗体3、一级标题:三号,粗体二级标题:四号,粗体 三级标题:小四号,粗体 四级标题:五号,粗体4、正文:五号(三)行距:单倍行距【例】 一、村民自治的历史[一级标题](一)村民自治的概念[二级标题]1、村民自治[三级标题]推荐精选(1)村民自治[四级标题]村民自治的概念来源于……[正文]三、版面格式(一)加页眉,内容为:第三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字体为:小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