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治学方法对青年教师的启示.pdf
1页园丁沙龙 58 诸葛亮治学方法对青年教师的启示 ■张明忠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突 出的政治军事成就历来令世人仰慕,而他崇高完美 的人格魅力更是自古为世人所称颂他羽扇纶巾, 足智多谋;他神机妙算,无往而不胜;他呼风唤雨,通 晓奇门遁甲之术——诸葛亮可说是中华民族才能和 智慧的象征 然而穿过历史隧道,拨开重重浮云,透过厚重的 史书重新审视诸葛亮,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 人,久居相位而质本清廉,随智慧善战而亦有败笔, 他也是真真正正的人而非神那么生逢乱世,九岁 丧母,十二岁丧父,从小随叔父奔波四方的少年,如 何成长为“千古卧龙”“中华智圣”的呢?总结探讨诸 葛亮成长成才之路必将对当代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启 迪作用 笔者不揣浅陋,希望通过总结诸葛亮治学成才 的主观因素,来探讨对当代青年的指导借鉴作用 不当之处,恳请专家扶正 一、治学先修身,成学先立志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是与其完美的人 格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分不开的,而这些得益于早年 立志修身立德的自我追求,而修身立德也是做人的 根本、成才的基石如果人才像商品一样,那么德才 双全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就是废品、 危险品。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诸葛瞻“静以修 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 远”,诸葛亮其实是将对自我的要求重新提出给儿 子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确立远大的志向,不排除 外来干扰,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后来“淡泊”, “宁静”就成为“箴言”世代相传,诸葛亮在战乱频繁 的岁月,如果没有这种淡泊之心,宁静追求,很难想 象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潜心学问正是有了这 种超然境界,诸葛亮躬耕陇亩十年之久这种毅力 和心态,一般人就很难企及 因此说诸葛亮能取得后来的成就与其远大的志 向,淡泊宁静的心境密不可分对今天的青年而言, 同样需要甚至更为需要宁静的心境和淡泊高远的胸 怀眼界 二、博览取精华,读书重实用 在读书方法方面,诸葛亮也有独到之处《三国 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魏略》“亮在荆州,以建安初 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三人务于 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也就是说,诸葛亮在学习 实施时不拘泥于书本,不死守教条,不注重字眼而注 重书之大义取其精华这种读书方法既领会了书之 要旨,又保证了其有足够的时间博览群书,兼顾博与 深的关系,不像其他人苛刻于字句,而是能够活学活 用 在学习的效率及时间观念上诸葛亮也有其独到 见解。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这几句话与“少年 易学老难成”的道理异曲同工,讲得多么精辟透彻 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日读读,这些话 语仍然如警钟在耳,体现了诸葛亮惜时如金的习惯 和作风 总结诸葛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当今青年教师更应该处理好博与精的 关系只有博览才能开阔眼界,储备丰富,而进一步 择其善而精读提高水平以期有所造诣 在学习态度上,诸葛亮也为青年作出了榜样,勤 学、善思、惜时如金,像诸葛亮这样“少有逸群之才, 英霸之气”的人才尚且如此重视非智力因素,强调主 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我们青年教师就更应当注意之 了 三、胸怀连现实切磋共长进 诸葛亮躬耕陇亩十年之久,但却并非闭门造车, 隐而不出相反,他不仅注意与同龄人切磋共进,还 注重交游士林,他与地方名士结交,以求聆听教诲, 创造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诸葛亮与几位长者如 颍川司马徽,襄阳庞士元的交际则更是让他获益匪 浅,对他多有提携庞士元称他为“卧龙”,而司马徽 赞其为“识时务者”向刘备强力推荐,这为“三顾茅 庐”提供了可能 真理越是辩论越是明晰,学问愈是切磋愈是精 进。
这对今天的学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也是学校 存在的必要因素之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孔 夫子的话是教育真理,反之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 而寡闻”也是很有作用的话而今的教育同样需要 如此,对于接受教育的青年,像诸葛亮这样的年纪, 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不过问家事国事,一心只读高考 书一个班级里一味强调竞争,竞争时的竞争对手, 有好的方法保密,有好的资料自享自我封闭,各自 为战这是方法不当,应试所逼,更是胸怀与眼光无 法与先贤相比其实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并不只是 先天的超人优势,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勤奋付出与方 法得当,而交流学术,切磋长进就是治学的很好方 法 如果一味强调竞争,忽略合作,视同学为对手, 缺乏伙伴,不仅对学习,甚至对日后工作、发展都是 极大的负面影响 闭门读书自古就是行不通的,社会大发展的今 天更不需要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只有关 注现实,学会选择,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服务 社会的同时成就自己诸葛亮躬耕陇亩之时身隐而 心不隐,关注现实,才能提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一整 套高明理论因此,对今天的青年学子而言,更应该 时刻关注社会,按照社会需要努力学习,注意锻炼交 际和实践能力 诸葛亮是一个名垂千古的人物,是一个道德、智 慧卓著的人物,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奉为“圣人”的人 物,是一个最能够古为今用的人物。
而诸葛亮之所 以成才成名,彪炳史册,源于他崇高的道德思想和不 朽的政治军事成就虽然“出师未捷”长留遗憾,但 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那种卓绝智 慧、天下胸怀与他的英名长留人间!所以对于今天 的青年教师而言,我们同样应该而且可以学习成才, 学习先贤的智慧,冶学的方法,加强自身学习只要 努力付出,勤奋进取,相信今天的社会可以造就万千 诸葛出茅庐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