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病人心理干预研究进展1.docx
6页烧伤病人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摘 要】烧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是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的漫长恢复过程患者由于烧伤所致使身体的面部器官受到严重损坏的同时,还往往会导致患者并发严重的心理疾病问题因此对于烧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在身心共同恢复至健康状态由此本次研究针对近些年来烧伤患者,心理干预相关研究进展做出综述关键词:烧伤;患者;心理干预烧伤是当前临床中导致患者皮肤受损,尤为常见的病症之一,烧伤后往往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外观过于丑陋,并且会致使患者的烧伤部位发生痒痛不适的情况,更甚之会致使患者的身体器官功能及其心理均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患者的烧伤部位出现于头部、颈部、会阴区等部位的烧伤情况,更会导致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伤害[1]在现如今生物-心理-社会的全方面医学护理模式下,烧伤患者往往在行外科手术修复之后,对患者的烧伤组织缺损得以修补的同时,还会引发患者出现相应的心理状况当前临床诸多研究中都认为[2],烧伤康复是过程是患者的身心遭受严重影响的漫长过程由此笔者针对烧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相关研究作出如下综述:1. 烧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1.1烧伤患者的心理精神问题烧伤所对患者造成的心理问题,通常会对患者的身体康复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产生过度复杂的心理情绪,致使患者自杀。
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3],患者的内心创伤并不与烧伤的面积带下,以及烧伤的具体严重程度直接相关颜超, 许乐, 李琳等学者[4],经过研究发现,通常烧伤患者在产生与自身容貌损伤相关性痛苦及焦虑心理,往往会受到医疗、社会以及容貌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烧伤患者的不同恢复治疗阶段,患者往往会发生焦虑、应激性障碍、创伤性障碍等情况,包括患者产生抑郁、恐惧、睡眠障碍、自闭等心理问题[5]1.2烧伤患者心理康复影响因素在烧伤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一就是患者受到生理及功能的改变受限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烧伤创伤面在恢复的过程中,往往会丧失正常皮肤的保护及调节功能,致使患者产生毛发汗腺的缺损障碍,让患者过于敏感的感受到烧伤部位,从而导致患者发生色素沉积[6]虽然瘙痒并非严重烧伤恢复的并发症,但是瘙痒往往会导致患者,破溃、经久不愈以及化脓感染,出现抑郁、焦虑、睡眠以及创伤性障碍,最终导致患者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二则会受到所受伤年龄的影响,烧伤往往会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有相关研究表明烧伤患者的年龄越小,那么所受到的心理社会影响时间越长[7]池迎春, 翟冰冰, 胡永亮等人[8]研究对比成年烧伤患者,儿童患者往往更容易获得家庭方面的支持,从而减少心理因素的影响。
但是烧伤所带来的长期痛苦,更会对儿童烧伤患者的人格形成、认知社交以及情感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其三就是医护工作人员所造成的有关影响,往往在烧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Guo B, Liu C, Zhu Y等人[9]经研究发现,医护工作人员的支持,会对烧伤患者起到积极的反馈性作用,促进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更好的塑造自行但是往往我国当前临床中诸多护理工作人员,并未受到专业的心理学教育,也并未存在专业的心理学执照,因此往往对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造成影响2.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研究2.1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烧伤患者通常在康复过程中,往往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较为缺乏,尤其需要对此问题加以重视患者在入院中往往了解过于局限,诸多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因此医护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烧伤患者,提升对烧伤的整体认知,以此增强自信多媒体宣教往往包括了DVD以及动画、图片、交互式多媒体操作,从而满足患者对烧伤的整体认知王大方, 吴任钢, 范金财等人[10]经过研究发现,通过对烧伤患者行多媒体学习教育计划,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烧伤认知,减轻了患者的心理焦虑性2.2加强医疗支持 通过构建专业化的康复评估体系,在治疗恢复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行躯体功能、关节受限、睡眠质量以及疼痛等多方面展开评估。
当前临床中尤为经常使用的评估量表包括了MBI、BREF、VAS、PSQI、BSHS[11],但是不同的评估量表,覆盖了不同的恢复评估面,因此应当重视不同的量表之间能够配合使用罗秀娟, 廖巧聪, 林晓芳等人[12]通过行专业评估量表展开研究,客观性的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客观评估,计划性的对患者行康复指导训练,构建科学的治疗体系2.3加强社会支持 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行健康教育,可以让烧伤患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家属的支持积极作用,让患者内心可以赋予更多的关爱及理解苏蓉, 、李佼珊等人[13]-[14]通过构建医护工作人员在内,烧伤家属的针对性康复训练项目,对烧伤患者行心理康复教育,起到了有效的积极作用Shao H, Hua Y U等人[15]通过构建烧伤患者的组织性支持,构建烧伤患者之间的联系,促进患者之间的彼此沟通,共同呼吁社会群体,为患者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机会以及针对性的烧伤工作岗位同时更应当重视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2.4加强心理干预 对于烧伤患者存在较为异常的情绪,以及比如存在不正常行为的烧伤患者,均应当重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16]除了常规的镇静止痛、抑制焦虑等药物的使用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非药物心理干预,周琴, 官浩,董文琴等人[17]-[18]曾经通过在研究中,对烧伤患者行精神分析护理疗法,取得了显著的护理疗效。
方洁, FangJie等人[19]通过将1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心理恢复情况改善相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好王磊, 鲁正鲜等人[20]也在研究中通过行“行为认知干预护理模式”,研究中患者的心理明显改善,且克服了患者内心的残疾、行动不便、社会地位等诸多问题3. 结语综上所述,烧伤病症在当前是一种突发性的病症,恢复期间尤为痛苦且漫长,会很大程度对患者的外观形象及肢体功能造成影响,同时更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由此心理干预在现如今临床中受到更多重视,此种心理干预方法更是取得了诸多研究护理疗效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进一步思考,在临床中,烧伤患者会在心理障碍之后,才能引发医务工作人员的关注,但是并没有较多研究针对烧伤患者的心理提前预防干预研究再者就是烧伤患者在恢复期间,心理状态并不是始终不变的,会受到时间、身体恢复以及社会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应当构建随访机制,密切重视患者出院后的身心状态变化,从而更好的提升心理干预所带来的积极性作用参考文献[1]郭兵妹, 刘聪聪, 祝筠,等. 烧伤病人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6, 30(2):132-135.[2]全银姬, 金花, 孙虹. 心理干预对小儿烧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12):1683-1684.[3]王大方, 殷竹鸣, 范金财. 烧伤整形患儿父母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 25(3):144-146.[4]颜超, 许乐, 李琳. 小儿烧伤对家属的影响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5(4):500-502.[5]张菲, 许乐, 李琳. 手部烧伤病人综合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3, 27(20):2062-2064.[6]李红英, 张芬, 王红霞. 心理干预对严重烧伤病人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2, 26(28):2653-2654.[7]周琴, 苗丹民. 综合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C]// 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2011:849-852.[8]池迎春, 翟冰冰, 胡永亮,等. 烧伤患者心理应激障碍分析及干预措施的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2, 21(1):149-151.[9]Guo B, Liu C, Zhu Y. Research progress 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burn patients[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16.[10]王大方, 吴任钢, 范金财,等. 烧伤整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1, 22(3):181-184.[11]叶小兰, 叶雯, 杨芳. 阶段性心理干预在中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9):127-128.[12]罗秀娟, 廖巧聪, 林晓芳. 中重度烧伤患者心理应激及心理干预效果[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4(2):62-63.[13]苏蓉, 张建芳, 周红. 成批烧伤患者心理特点和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1(2):50-51.[14]李佼珊, 谢溟. 早期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学, 2017, 23(18):188-189.[15]Shao H, Hua Y U, Hospital T H. Research progress 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epilepsy pati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 Rural Enterprise Hygiene, 2016.[16]支平, 蔡靓羽, 尹卫娟. 心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4(10):325-326.[17]周琴, 官浩, 何飞,等. 综合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2, 21(5):849-852.[18]董文琴, 林芳, 严晓清. 早期心理干预在成批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9):208-208.[19]方洁, FangJie. 心理干预对严重烧伤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3(6):522-525.[20]王磊, 鲁正鲜. 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干预的积极作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 31(3):315-316.-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