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灾吉祥神咒.doc
15页曩摩三滿多(nǎngmósānmǎnduō)﹐母馱喃(mǔtuónán)﹐阿怛囉底(ādáluōdǐ)﹐賀多舍(hèduōshě)﹐娑曩喃(suōnǎngnán)﹐怛姪托(dázhítuō)﹐唵(ǎn)﹐佉佉(qūqū)﹐佉呬(qūchì)﹐佉呬(qūchì)﹐吽吽(ōuōu)﹐入哇囉(rùwāluō)﹐入哇囉(rùwāluō)﹐伯囉入哇囉(bóluōrùwāluō)﹐伯囉入哇囉(bóluōrùwāluō)﹐底瑟吒(dǐsèzhā)﹐底瑟吒(dǐsèzhā)﹐瑟致哩(sèzhìlǐ)﹐瑟致哩(sèzhìlǐ)﹐娑癹吒(suōbázhā)﹐娑癹吒扇底迦(suōbázhāshàndǐjiā)﹐室哩曳(shìlǐyè)﹐娑婆訶(suōpóhē)nā mó sān mǎn duōmǔ tuó nánā bō là dǐhè duō shě suō láng nán.dá zhí tuō.ōng.qié qié.qié xì.qié xì.hōng hōng rù wā làrù wā làbō là rù wā làbō là rù wā là dǐ sè chàdǐ sè chàsè zhì lǐ。
sè zhì lǐ suō pō zhàsuō pō zhàshàn dǐ jiāshì lǐ yìsuō pó hē 发音注解: 曩谟:是“南无”的不同音译词曩:本音读(nǎng攮),在此也可以读本音,一般人都读(nā那)南无”的不同音译词有很多,例如:南谟、南牟、那谟、那模、娜谟、纳慕、娜母、南忙、纳莫、曩莫、曩谟……,这些音译词,都是音同或音近的词今人多读成南(ná拿)无(mó摩) 娑曩喃:“曩”读(láng郞)也有读作(lǎng攮)的 怛(dá答)侄(zhí直)他(tuō拖) 唵:读(ōng嗡)或读(ǎn俺)藏语系佛教读前者,汉语系佛教多读后者本站推荐前者,比较接近古梵语(om)的发音 佉:读(qié茄)为古音,另发音为(qiè切) 呬:读音(xì细) 癹:读(pō坡)或(bá拔)现代字、词典中无此字有的方音读(pān攀) 姹:读(chà岔),也有读成(zhà吒)的 吒:读作(zhà乍),另读(zhā扎) 曳:读音(yì义),也有读其本音(yè页)的,另读(xiè泻) 嚩:读音(wā蛙)或(wá娃)入嚩啰”“钵啰入嚩啰”中的“嚩”发此音 娑嚩诃:“嚩”读(pó婆)。
在《佛学大辞典》中:“嚩,又作婆”婆、嚩、缚、皤,四字互相通用娑婆诃,也译作“莎缚诃”、“娑嚩诃”、“馺皤诃” 消灾吉祥神咒功德简介: 按佛学大辞典:消灾吉祥咒为禅林所用四陀罗尼之一,亦为密教通用之息灾法又称消灾咒、消灾真言、消灾陀罗尼乃消除诸种灾害,成就吉祥事之神咒出于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唐代不空译)及大威德金轮佛炽盛光如来消灭一切灾难陀罗尼经(译于唐代,译者佚名)敕修百丈清规卷一所述祈晴祈雨,皆用 此咒 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此咒出于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一卷,唐代失译二经同本异译此中说之经曰:“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依法修饰坛场至心受持读诵一切灾难皆悉消灭不能为害……此陀罗尼一切如来同共宣说若有苾刍苾刍尼族姓男族姓女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能成就八万种吉祥事能除灭八万种不吉祥事一、什么是佛? 答: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虚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二、什么是佛法? 答:能说明宇宙人生真理,能转化一切烦恼,能断除种种迷惑的方法,称为佛法。
三、什么是菩萨? 答:菩萨具体称“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有两种含义:一、是求大觉的众生,称为“觉有情”;二是用佛法觉悟一切苦恼众生,称为“觉有情”四、佛法包括哪些部分? 答:佛法汪洋浩瀚,博大精深,它的内容可分为教法、理法、行法及果法四方面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说的义理;行是依理所起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 觉果教和理是属于理论的范围,行和果是属于实践的范围佛法的理论,完全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而能指导实践的没有实践,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又是盲 目的实践因此,佛法的教、理、行、果,是相互联系,分而不分的五、什么叫心法、色法? 答:“心法”,指一切心理现象;“色法”,指一切物质现象,除色、心二法外,还有“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称为五法大乘说“五位百法”,小乘说“五位七十五法”详阅《佛学大辞典》)六、什么叫五乘佛法? 答:乘各种法,使达到一定的果位叫“乘”乘“五戒”法,生于人间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于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谛”法而证“阿罗汉”果的, 叫“声闻乘”;乘“十二因缘”法而证“辟支佛”果的,叫“缘觉乘”;乘“六度、四摄”法而达到成佛之果的,叫“菩萨乘”。
七、“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如何理解? 答:佛法实际上只说一乘法--成佛之法说“二乘、三乘”都是方便引导,使中途不至于畏难而退《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八、佛教与人生的关系如何? 答:人生是整个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短暂片段,充满着矛盾和苦恼佛法阐明宇宙实相和人生真谛,依之实践,能从根本上解脱一切烦恼与痛苦《法华经》说:“治 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所以学佛的人,不作诸恶,力行众善;工作、学习一切照做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觉照,净化心地,不妄想、执著,不迷妄、 颠倒,便可做到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禅宗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可见,在世能“觉”,便是出世佛法与人生的关系是非 常密切的九、佛法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答:佛法最主要的内容,在于教导人们息下生灭妄心,体悟本来不生不灭、无实无虚的真心,--常住真心换句话说,是要人们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一一明心见性十、什么叫“三法印”?“三法印”对行者的关系如何? 答:一切事物运动变化,不是恒常不变,这叫“诸行无常印”一切事物周遍分析,无我可得,这叫“诸法无我印”。
自性不生不灭,灭一切生死流转之苦,无为 寂静,这叫“涅槃寂静印”一切小乘经典,用这“三法印”印证,便可证明是佛陀所说,大乘经典却以“一实相印”,印证其所说的真理,明白这些世出世间真 理,是学佛的重要基础十一、有人提出:“时代不同了,为适应现代人的情况,应对佛法进行改革对吗? 答:学佛的目的和要领,在证到“万古常新”的真理,真理是无可改革的众生有无量痛苦,佛有无量法门,能治好众生痛苦的,都是良方但由于时代不同,在某些方式、方法上,可因时制宜,作一些改变,以利于饶益众生,弘扬佛法十二、什么叫实相?一实相印? 答:实相就是离一切虚妄之相的真实相状,也叫作真如、圆觉,自性……等等当我们依法实践,妄心逐步息下后,真实之相便得现,“一实相印”是“三法印”的综合和深化十三、什么叫“诸法实相”? 答:世出世间一切事理、因果、性相……等等,统称“诸法”;一切诸法都不离自性而有,全相即性,全性即相,真空妙有,融通无碍,故叫“诸法实相”;也叫真如、法性、法身、中道……等等十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答:相就是现象,一切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是种种条件和合而生(缘生),体性本空(性空),虚妄不实。
十五、为什么说实相无相,亦无不相?怎样理解? 答:通过依法修持,逐步证知自性本净,远离一切虚妄、生灭现象,故说“无相”虽自性无黏、无著,但一切事物无不随缘显现,了了分明,故说:“无不相”无相就是“真空”,无不相就是“妙有”十六、“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怎样理解? 答:虽见诸相,知其虚妄而不执著,境寂心空,当下便见清净寂灭的自性如来了但这全在勤苦修持、悟证,才能相应十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怎样理解? 答:“一切有为法”,即“凡所有相”,“如梦幻泡影”,即“皆是虚妄”,含义相同总的说明,一切有为事物,都像梦、幻、泡、影般的不实十八、“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怎样理解? 答:含义也如上述比喻一切事物,正像梦、幻、响,似有实无,缘生性空十九、“一切法皆是佛法”,怎样理解? 答:一切事物虽因缘所生,虚妄不实,但自性能显万法,一切事物又不离自性而有,只要不执,则当相即道,全性即相,一切事物都是佛法了正像天台宗所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二十、大乘经典均以实相为体,哪些经典不以实相为体? 答:大乘经典说法了义、透彻,都以实相为正体小乘经典谈苦、空、无常、无我等理,方便接引,故以“三法印”印之。
二十一、“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是怎么一回事? 答:诸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二十二、“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是什么意思? 答:凡夫作业,因果不失,六道流转,酬偿分明若能修证佛法,改恶为善,转迷为觉,便知罪福性空,终得解脱自在二十三、什么叫无明?无明怎样来的? 答:自心暗钝、污染,失去光明智慧,不能照了一切事物,故叫“无明”,也叫“痴”无明是无始以来,一念昏迷不觉所引起,叫根本无明由此引起种种贪、嗔、痴等见思烦恼,叫枝末无明二十四、什么叫“不二法门”?一和二有何同、有何不同? 答:实相本体,平等不二,没有一切人我、是非等对待分别,叫做不二学佛的人,悟入这平等不二的性体,叫“入不二法门”,这时,若说一,是平等性,是“体”;若说二,是差别性,是“用”一与二,平等与差别,正是体与用的关系,是二而不二的 二十五、“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怎样的? 答:“色不异空”,是说一切事物,因缘所生,其性本空空不异色”,是说其性虽空,而不碍因缘和合生起万法。
不异”就是不离,说明并非离色别有空, 离空别有色又进一步说明“色”与“空”不是二法,譬如水与波不二,同是湿性又如镜与影的关系,所现的影,即是能现的镜,所以说“即是”二十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说的是什么? 答:说明自性的本觉理体,是本来无生,故亦无灭;本来不垢,故亦不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这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这心体离一切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等等虚妄对待诸法;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湛寂灵明,假名本觉二十七、什么叫有为法?什么叫无为法?两者关系如何? 答:凡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都叫有为法本来就是这样,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叫无为法真如、实相、法性、圆觉都是无为法但无为对有为而说,如果执取“无为”,取相分别,又成“有为”了二十八、什么叫生灭法、不生灭法?两者关系如何? 答:凡精神的、物质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运动变化、生灭代谢的,都叫生灭法悟证本性的人,知本来不生,今亦无灭,空有圆融,寂照同时,故叫不生灭法生灭与不生灭,体同用异,它们的关系是不一不异的二十九、怎样理解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什么是万法归一、一为万法? 答:一法,指真如自性;一切法,指真如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