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doc
15页概要—图文贯彻ABCCDCA一、南北气温的差别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 ,夏季除 等地区外,全国普遍 2.重要温度带字母温度带典型地区B大兴安岭北段中温带 高原、 平原、 平原、 盆地、东北平原D 平原、 半岛、辽东半岛、 高原、河西走廊、 盆地亚热带 盆地、 高原、 平原、 丘陵热带西双版纳、 岛、 半岛、台湾岛南部A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北部二、东西干湿的差别1.降水的时空分布⑴ 空间分布:由 沿海向 内陆递减; 多 少 ← 受海陆位置影响, 多 少 ← 受雨季长短影响800mm通过秦岭一淮河一线,400mm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降水最多地:台湾火烧寮(雨极);降水至少地:吐鲁番的托克逊⑵ 时间分布:降水集中在 季节,季节变化和 变化大← 受夏季风影响。
2.干湿区的划分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干湿区干湿状况分布(图中所示范畴)植被农牧业湿润地区年降水量> mm降水量>蒸发量森林水田耕作业为主年降水 - mm降水量>蒸发量B森林草原旱作农业为主半干旱地区年降水 - mm降水量<蒸发量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年降水量< mm降水量<蒸发量D多荒漠畜牧业为主、绿洲农业、灌溉农业三、国内的气候特性1.季风气候明显⑴ 成因:海陆位置----亚洲 部、 西岸,海陆热力差别产生的冬、夏季风影响国内大部分地区 ⑵ 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影响 冬季风夏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印度洋风向偏北风强大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温润厚度米左右3000米左右时间每年9、10----次年3、4月每年4、5----9、10月影响降温、寒潮、霜冻降水、梅雨、旱涝 2.气候复杂多样⑴ 成因:国内跨 大而有多种温度带,距海远近差别大而有多种 地区;地势高下悬殊,地形及山脉走向多样;各地气温、降水组合不同,形成多样的气候类型多寒潮、干旱、台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⑵ 国内重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主区气候特性A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冬季 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 一线以南冬季温和少雨,夏季 C 南部、海南岛、 半岛、 南部全年高温、夏季多雨D西北地区冬寒夏热,干旱少雨E高山高原气候青藏地区辐射强,气温低,温差大,雪日多答案:一、1.相差很大 青藏高原、天山、大兴安岭 高温 2. 寒温带 C 内蒙古 河套 宁夏 准噶尔 暖温带 华北 山东 黄土 塔里木 E 四川 云贵 长江中下游 东南 F 海南 雷州 高原气候区 二、1. ⑴东南 西北 东 西 南 北 ⑵夏秋 年际 2.800 A 半湿润 400 C 干旱 200 三、1.⑴东 太平 2.⑴纬度 干湿 ⑵温带季风气候 寒冷 亚热带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 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台湾 雷州 云南 温带大陆性气候 原理—问题探究活动探究:1.读国内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温分布特点;结合纬度、太阳高度、昼长、地形、季风环流等地理因素和原理,探究其形成的因素?⑴冬季(1月)气温分布特点:①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漠河是国内冬季最冷的地方0℃等温线大体通过青藏高原东部边沿,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②东部等温线与纬线接近平行,西部等温线比较弯曲,并且某些地方等温线浮现闭合⑵ 冬季(1月)气温分布的成因:有关分布特点①的成因:a.纬度位置: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获得太阳光热少b.冬季风:北方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幅度大,而南方远离冬季风源地c.地形影响: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大为削弱,使南北温差增大有关分布特点②的成因:东部地势较低,地表起伏小,地形对气温影响小,纬度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等温线分布大体与纬线平行西部受地形地势影响作用大,温度分布与等高线分布比较一致,等温线比较弯曲,甚至闭合(盆地或或山地)⑶ 夏季(7月)气温分布特点:①除青藏高原和天山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吐鲁番盆地是国内夏季最热的地方②东部等温线与海岸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则等温线比较弯曲,并且某些地方等温线浮现闭合⑷ 夏季(7月)气温分布的成因:有关分布特点①的成因:a.纬度: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与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差距缩小,且北方白昼比南方长南北方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b.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限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减少。
青藏高原等山地地势高,气温低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的因素: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b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c沙漠广布,吸热快;d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有关分布特点②的成因:南北获得太阳辐射量差别小,纬度作用削弱,海陆位置作用增强,特别是夏季东部季风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控制,加强了海陆因素的作用而成为主导因素,因此东部等温线与海岸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因地表起伏大,地形仍是主导因素,山地因海拔高而成为冷中心,盆地因海拔相对较低和盆地热效应而成为热中心因此等温线比较弯曲,并且某些地方等温线浮现闭合2.读国内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辨别布图,结合季风环流、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地理原理,探究东部地区降水时空差别的成因?夏半年,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汇形成锋面雨带,随副高的增强与削弱,雨带则北进和南退中国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见下图正常年份:5月,华南地区进入雨季(华北春旱);6月中旬到7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7月中旬到8月,华北、东北进入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浮现伏早);9月,冬季风增强,雨带南撤至长江以南;10月,冬季风屡屡南下,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结束雨带的移动规律,使得南方雨季长(4、5月到9、10月),向北方(在7、8月)缩短。
这是东部季风区南北年降水差别的重要因素,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国内降水的因素国内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夏季风的进退受太平洋西部副高控制,副高是不稳定的某年,副高势力强,夏季风强,雨带迅速北移,则北涝南旱;反之,夏季风弱则南涝北旱 拓展探究: 1.读下列资料,探究国内的重要气象灾害9月至3月中旬,一场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给西南地区导致极大影响11月至4月,受频繁冷空气影响,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来罕见持续低温灾害5月5日起,持续罕见特大暴雨侵袭浙、赣、鄂、湘、闽、粤等省,局地发生洪涝灾害北方迎来35℃以上高温天气真可谓南方“水深” 北方“火热” 【思路】运用高中地理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原理,结合中国地理气候和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影响国内的气象和气候灾害灾害多发地区多发季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时降水多;浮现“空梅”天气时则干旱降水多时排水;浮现“空梅”天气则引水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炎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台风雨缓和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狂风暴雨及时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春旱华北3-5月蒸发旺盛,夏季风没达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 引水灌溉,节水农业夏涝华北7-8月夏季风来得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洪涝灾害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长入海通道寒潮除青藏高原外地区冬半年,春秋最严重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大范畴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畴广加强警报,做好防寒准备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春季浮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地膜覆盖等沙尘暴东北、华北、西北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畴广,途径与寒潮相似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暴雨洪涝东部季风区河流中下游居多夏秋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降水强度大,时间短,洪涝冲毁、沉没农田、公共设施、村镇。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和绿化,健全居民应急撤离方案等共同措施建立预警系统:监测、预报、管理、法规、教育、合伙、抗灾、救灾、演习、保险,3S技术 注意用高中地理的原理来理解学习上表中的气象灾害海陆热力差形成季风环流,冬夏季风相遇在锋面地带形成雨带,冬夏季风力量的对比产生了雨带的进退雨带的北移过程,重要是暖锋的活动梅雨属准静止锋;7、8月华北、东北的暴雨,寒潮,沙尘暴等是冷锋活动的产物台风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也是低气压伏旱是热高压所致,冷锋、寒潮、沙尘暴的动力来自亚洲冷高原,它们都是反气旋的产物或衍生品2.探究国内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性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季风气候明显①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②与同纬度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③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①夏季雨热同期,对树木、牧草、农作物等生长有利;②夏季普遍高温,使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北扩①降水过度集中夏季,导致春旱、夏涝现象严重;②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③寒潮带来寒冷,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导致水灾、风灾气候复杂多样有多种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使国内农作物及多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3.国内气候与农牧业的关系4.温度带与农作物的分布:温度带≥10℃积温作物熟制寒温带<1600℃一年一熟。
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中温带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亚热带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热带>8000℃水稻一年三熟高原气候区一年一熟小麦、大麦学法—归类例析规律指引1.等温线的判读⑴等温线的基本特性同线等温: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同图等差: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线的数值差相似均为闭合:等温线呈闭合状,不封闭的是延伸到图外不交少叠:等温线之间一般不相交,少重叠高下低高:即与同纬度.与两侧或与同一水平面的周边地区相比较,向高值凸的地方值低, 向低值凸的地方值高。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