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干预.docx
12页老年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 干预作者:日期:老年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关键词】老年抑郁症;相关因素;干预对策[Key words] depress io n in old ag e ; cor r elative factor; int erfere :摘要:老年抑郁症是指年龄在55或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以持久的抑郁 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是仅次于老年痴呆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1] 抑郁症是老年人重大的健康问题,抑郁作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严重损害了 老年人的生理、认知和社会功能,增加了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是老年人自杀常见的 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 15.5%,达到了 2.12 亿在6 0 岁以上的老人中,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 15%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全社会共同 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护理不仅仅限定在医疗机构应用医疗行为 改善症状降低自杀率,更重要的随时随地关注老年人的饮食、活动、睡眠、行为、 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能够准确及时的识别和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及时预防老年 抑郁症的发病。
本文从老年抑郁症相关因素,护理干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 引起社会、老年人、及家属对此病的关注和预防1.相关因素1.1应激、易感因素现实生活中,易感性因素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相互作用促使老年 抑郁症的发生一方面,在个体的老年阶段,应激性生活事件如典型的慢性疾病的发 作和衰老所及的躯体功能障碍、精神功能受损以及人际交往和社会接触的减少,都能 成为抑郁症的诱发因素1 .2遗传因素抑郁症与遗传基因、家族病史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直系亲属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 群父母其中一人患抑郁症,子女患病几率为2 5%1. 3社会心理因素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历的生活事件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对于个体产生打击和造成失落感的生活事件都有可能诱发抑郁症的发生,如丧偶的孤独、老年人离异、生活贫困、长期患病、用药难愈等负性生活事件此外,老年 人退休后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如职业生涯的结束、生活节奏的放慢、经济收入减少 的巨大落差,也会使其产生失落感,情绪低落;社会因素造成的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在 最近几年,"4 — 2 — 1”家庭结构形成和 广泛的"空巢家庭"调查显示在一些大城 市的老人家庭”空巢家庭”多达三分 之一,社会援助体系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 使孤独感成为困扰中国老年人最重 要的心理问题。
1.4生理、疾病因素由于增龄化衰老,脑功能荷尔蒙化学物质失调引起中枢神经递质改变;增龄化衰老引 起神经一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亢进导致昼夜周期波 动规律紊乱,从而影响情绪的调节另外,长期使用部分改变血压、关节炎或帕金森 病以及抗焦虑失眠的药,也能引发或加重个体的忧郁情绪1. 5药物因素常见容易引起抑郁症的药物如下:抗焦虑药,抗痉挛癫痫药,抗组织 胺药,肾上腺皮质药,女性激素药(雌、孕激素),琢-干扰素1.6瘾性药物与酒精在滥用酒精与其他成瘾性药物的人中,有 15%耀5 0 %患有 抑郁症,有的时候患者企图自己治疗抑郁症,从而酗酒1.7人格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人格是密切相关的抑郁的性格容易恐惧焦虑,易怒、敌意、尴尬或自我意识此外,那些经常无法控制冲动和敏感的性格也容 易受到抑郁症1.8情绪调节因素1.8.1沉思 2 0 1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 心及天津医科大学心理研究所通过对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横断面研究 得出结论:女性、高龄、经济状况差、健康水平低、无子女或子女在外地或国外、 越多使用沉思策略、越少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老年人,越多出现抑郁症状。
在抑郁的 研究领域中,沉思是指个体在遇到抑郁情绪时,聚焦于抑郁情绪,只关注自我产生情 绪的原因和各种可能的不良后果沉思作为一种非适应性情绪调节在老人抑郁症状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8.2表达抑制 国外研究者比较认同表达抑制是一种非适应性调节策略,它是 指对当前或即将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的抑制Moore等研究认为表达抑制只能从外在表现上降低负性情绪体验,但并不能真正 降低负性情绪表达抑制与更多的负性情绪忧郁、焦虑有关1.9其他干扰因素老年抑郁症临床易被忽视和误诊,因为患者不是突出表现为抑郁情绪更多表现为 身体不舒服常被误诊为正常老化的结果,导致得不到规范化治疗1. 1生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造成老年人抑郁可能性生物因素有中枢神经生化改变、生物节律的变化、大脑组织老化、遗传因素等⑵基础因素是机体 的老化特别是脑细胞的老年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枢神经系统会发生各种生物化学及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的变化,具体反映在外貌 特征、各项生理指标、体力、脑力等方面另外各项生理功能出现紊乱,如无名疼痛、容易疲劳、精力减退、严重失眠、近事容易忘记等对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 2心理因素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年人随着机体的老化,精神状态也会向老化发展,进而对躯体疾病及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趋减退,心理防卫及心理适应能力下降。
在此期间一旦遭遇如丧偶、丧子、离异、疾病等重大精神刺激事件,缺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心理活动很难维持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然而其心理变化复杂性加上疾病本身的隐匿性特点,抑郁症常出现漏诊与误诊老年抑郁症患者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态度,使其失去生活的兴趣、自信不足、自惭形秽、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沮丧感,进而出现强烈的自杀企图甚至开始实施轻生计划Sainsbury报告在老年期有55%的病例在抑郁状态下自杀,且成功率高的特点1. 3社会因素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信息化这两大进程齐头并进,在未富先老、医疗保体系不完善、老年教育资源缺乏情况下,很多的老人成了新一代的文盲或者技术发展的边缘群体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养老观念变化,城市及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数量逐年增加,预计2030年空巢老人的数量将达到90%据有关统计,空巢老人的幸福指数显著的低于非空巢老人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低头族的出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减少,大多数都在利用碎片时间通过数 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这也是老年人的弱项导致信息获得量减少,在一定的程度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感1. 4疾病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随之下降,许多躯体疾病和状况,如中风、心脏病发作、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激素紊乱和晚期疾病,这些疾病持续性伤害,往往可以导致抑郁症。
尤其是无法解决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神情淡漠、少言寡语、认知能力下降症状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应该提高警惕2. 干预2. 1家庭支持护理在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体系中,充分体现孝文化和尊老敬老文化家庭成员尊卑有序、互敬互爱、其乐融融这是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在家中树立老人长者的地位,让晚辈都尊敬老人家中的大小事情和老人商量尽量让其参与其中,让其感受到他们在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分散其注意力,帮助老年人顺利进行角色转变尤其是家中出现重大负性事件,老年患者很难恢复心理平衡,需要家人时时倾听老人倾诉,鼓励老年说出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设身处地的关心同情老人帮助其解除疑惑,给予老人正确的建议,多举身边一些正性事件,应用积极的语言,引导老年患者重获生活的热情和乐趣部分抑郁老年患者对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很好表达,躯体焦虑完全掩盖了抑郁身体上的痛苦往往可以独自的承受,而精神上的孤单是一个人无法排解的这就需要家庭成员更加细致的观察老人,花更多的时间去陪同老人,老人需要人懂、需要跟别人、自我深层次的联结这种联结要求亲人多带他们走出家门参加正常的社交,如聚餐、社交、娱乐,访友、旅游等活动打消其消极观念和孤独感,恢复其正常的生理 功能。
2. 2精神支持护理 在满足老年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同时还要满足老年人精神领域的需求老年抑郁症患者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孤独感和无用感很多老人对快 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思想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畏惧,从而将自己封闭在一 个狭小的思想空间为了让老人能够尽快的适应这种新变化,需要子女 或照顾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帮助老人从不同的渠道去获取新知识,接受新 事物鼓励老人去接受老年教育,了解多元化的教育观,在学习的过程 中接受知识,应用自己的力量排解心中的疑惑和不满通过老年教育既 能寻求到很多的乐趣,也能积极发挥余热造福社会积极参加一些能所 能及的工作,例如交通协管员、企业顾问,小区监察员或者帮助子女照顾子孙等充实的生活解除寂寞,也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2. 3心理疏导护理心理因素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老年抑郁症患者因为缺乏与人的交流沟通,才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的情绪⑶一方面 家庭成员要主动配合医院共同完成治疗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和精神护理鼓励老人说出内心的想法和顾虑,并且给予支持和关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同伴支持作用,他们之间共同分享相似的患病经历,一 起听取和讨论问题并相互给予帮助,这也是老年患者自我护理的有效方 法。
在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老人的情绪变 化吗,洞察老人心理,及时法相老人是否有抑郁症的前兆一旦发现典型 的症状及时制定周密的计划,及早看展心理疏导工作2. 4社会支持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给老年人一个祥和的晚年生活将对于我国现阶段"未富先老"的老年化状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效利用社会各项资源 共同关注老人的健康,维护老年人的健康1)充分发挥社区上可以联系 政府下可以与社团,各企事业单位、知名人士的联系合作,满足他们不同 的需要大多数老年抑郁症患者都存在经济压力,为老人提供老弱津贴、 大病保险、社区护理床位、家政服务、廉价房屋等满足急切需要老年人 活动团体、社会志愿者团体、慈善机构不定期的给老年抑郁症患者提供各 种服务,满足其情感需要和交往需要2)加大对老年人生活领域的建设 如智能化的老年社区,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居住环境,增加其舒适度,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3)加大和完善养老机构的建设,空巢或独居的老 年抑郁症患者走出家门,进入设施完善,护理贴心周到的养老院在同龄 群体中生活,相互交流更加舒畅,相互交流中积累经验,从而解除心中的 疑惑4)社会应加大对照顾着、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给予支持帮助, 以满足照顾需求,提高工资待遇解除后顾之忧,以便更好的为抑郁症老人 提供更周到更全面的照顾[4]。
5)做好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公德教 育,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2. 5接受治疗老年抑郁症如不进行治疗,会越来越严重但是目前能及时就医及 正确认识疾病的患者很少抑郁症属于精神病的范畴,老年患者怕被别 人谈论笑话,迟迟不肯就医这样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延误病情当 前国内外对抑郁症的治疗已有很成熟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电休克治疗等家属还应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处理负性事件,解除老人心 理压力和负担,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及问题,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养老 环境,预防复发3. 预防3. 1完善健康管理工作丰富社会各区域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各地要树立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将健康教育融于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5]一方面使老年人正确看待衰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迎接身体上各项生理功能减退的变化面对现实合理的安排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件事情当出现思想波动、情绪低落时学会自我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