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鱼城中学校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3页重庆鱼城中学校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配制0.9%氯化钠溶液时,将称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B.配制0.100molL-1碳酸钠溶液时,需用玻璃棒搅拌、引流和转移等操作C.测定未知烧碱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注入标准酸液D.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取试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加热参考答案:C略2. 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原子序数:b>a>c>d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D.四种元素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参考答案:B略3.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害B.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强氧化性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是SiO2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或燃油参考答案:DA.Ba2+是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但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经人体排出体外,不会引起Ba2+中毒,错误;B.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都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乙醇破坏了蛋白质中原有的氢键而使蛋白质变性,错误;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是单质硅,错误;D.“地沟油”中主要含油脂,还含有有害物质,不能食用,但可用来制肥皂(碱性条件下水解)或燃油(油脂能燃烧),正确。
答案选D4. 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①(NH4)2SO4、②NH4HCO3、③NH4HSO4、④NH4NO3、溶液,它们的c (NH4+)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②④③① 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③参考答案:A略5. 常温下,在100ml12molL—1的浓HNO3中加入足量的铁粉,最终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 )A.几乎无气体产生 B. 等于6.72LC.等于13.44L D. 介于6.72L至13.44L之间参考答案:A略6.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HClO的结构式:H-Cl-O B.NH3分子的电子式: C.CO2的比例模型: D.1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参考答案:D略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K+、NO3-、Na+、I- B.含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S042-、SCN-、S2- C.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Al3+、Cl-、Fe2+、NO3- D.无色溶液中Na+、Mg2+、NO3-、Cl-参考答案:D略8.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为NO2B.②中溶液存在:c(Cu2+) + c(H+) = c(NO3-) + c(OH-)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D.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Cu(NO3)2+4H2SO4 === 4CuSO4 +2NO↑+4H2O参考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的性质,由实验可知,①中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②中观察到Cu剩余,则硝酸完全反应,③中加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以此来解答。
9.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M2.5是指微粒直径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 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造成“短路”D. 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能够消毒杀菌参考答案:B【详解】A. PM2.5一般指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故A错误;B. 热的纯碱溶液呈碱性,炊具上残留的油污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而被除去,故B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故C错误;D.明矾可作净水剂,但不能消毒杀菌,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试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面较广,需注意平时积累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善于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10. 下列对于溶液中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向冰醋酸中加水至配成醋酸稀溶液的过程中H+的浓度逐渐减小B.对于水的电离而言,加入强酸、强碱会促进水电离,而加入弱酸、弱碱则会抑制水电离C.5mL 0.02mol/L HCl溶液与5mL 0.02mol/L Ba(OH)2溶液混合,经充分反应后,如果溶液体积为10mL,则溶液的pH=12D.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混合,可能出现pH>7,且c(OH—)>c(Na+)>c(H+)>c(CH3COO—)的情况 参考答案:C略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农业生产等对环境的污染B.将工业废水“再生”处理,用于城市道路保洁、喷泉和浇花用水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参考答案:D略12. 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强酸性溶液中:K+、NH4+、SO42﹣、ClO﹣B.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Na+、I﹣、Cl﹣、NO3﹣C.在pH=1的溶液中:NH4+、Mg2+、SO32﹣、NO3﹣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H4+、Na+、Cl﹣、HCO3﹣参考答案:BA、在强酸性溶液中,ClO﹣离子与H+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HClO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中,这四种离子不发生任何一种类型的反应,故B正确;C、pH=1的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SO32﹣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Al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1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Ca(OH)2溶液混合:2 HCO3-+Ca2++2OH-=CaCO3↓+ CO32-+2H2O参考答案:C14.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饱和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 CO2B. 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C. 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说明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参考答案:CA、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故A正确;B、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所以等质量时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B正确;C、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说明苯分子的碳原子不饱和,而不能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则C错误;D、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是氯原子取代了甲烷中一个氢原子,苯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是硝基取代了苯环中氢原子,二者都是取代反应,故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选项A中n(Al)=1mol,Cl2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当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5mol时,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A,当Cl2的物质的量等于或大于1.5mo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5mol;己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所以其物质的量不能用n=来确定;选项C中含有NA个分子的CO2和O2,其物质的量为1mol,而不管是CO2还是O2 1mol中均含有2mol的O,NA个CO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O数为1mol;选项D中CO32-为弱酸根离子,水解后使得CO3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CO32-的个数小于N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无机化工原料,一种以氧化铜矿(CuO,含有Fe2O3、Al2O3、SiO2杂质)为原料制备Cu2O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氨浸过程中仅发生的反应为:CuO+4NH3H2O= [Cu(NH3)4]2++2OH-+3H2O回答下列问题:(1)氨浸之前需将矿物粉碎、过筛,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浸时的温度一般不超过30℃,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按此工艺,能否用NaOH溶液代替氨水?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否”)3)蒸馏过程中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则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4)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5)Cu(OH)2也可与NH3H2O反应,已知常温下:Cu(OH)2(s)+4NH3H2O(aq)[Cu(NH3)4]2+(aq)+2OH-(aq)+4H2O(l) K1=4.410-7Cu2+(aq)+4NH3H2O(aq)[Cu(NH3)4]2+(aq)+4H2O(l) K2=2.01013则常温下Ksp[Cu(OH)2]=________________6)为了尽量减少流程中所用原料的种类,还原过程可用气体A代替气体B,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选取细小颗粒,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氨浸”反应速率 (2)温度过高。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