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科普文章.docx
9页一、科普文的概念科普文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传播、推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原理的说明性文章它重在研究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介绍科技上的新动向、新方法、新成果的一种文体科普文主要包括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两类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科学小品文则多用文艺笔调将科学内容、对象等人格化,通过各种拟人化手法赋予无生命意义的物以人性、人情,从而将原本刻板、深奥的科学知识、现象、原理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在生动、有趣地讲科学道理的同时,使读者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得到艺术上的享受二、科普文的特征1.科学性 科普文担负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启蒙科学思想的重任,所以应保证其科学性无论是阐明科学原理,还是介绍或推广某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旨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使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科普论文提供的材料都应是准确无误的事实材料,而且这些事实应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2.思想性 科普文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以提高读者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3.通俗性 这是指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和表现科学内容,使之生动具体。
整个科普文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专业知识通俗化的过程,也就是采用形象思维、运用文艺形式来表达科学,使之以情动人的过程4.逻辑性 科普文以逻辑思维为基础,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在不断地说明、叙述、论证中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从而得出新的概念和结论因此,逻辑思维是科普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三、科普文的写作技巧科普文借用文艺性散文的风格,有时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物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有时采用故事式,用第三人称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这些就是我们阅读时应该关注的内容■一、动物也“好学”两份不同的动物觅食研究显示,虎鲸和黑猩猩都会把自家的“传统”传授给家族的其他成员这一结果作为新的证据表明动物界中普遍存在学习行为科学家们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海产养殖场对虎鲸进行了一项研究一条很有独创精神的雄虎鲸发明了一种捕食海鸥的新方法,并把这种方法传授给了同在养殖场的伙伴们这条4岁的虎鲸把胃里没有消化的鱼吐到水面上引诱海鸥它伏在水下静静地等待,当有海鸥飞下来想吃鱼时就一口把海鸥咬住纽约布法罗卡尼修斯学院的动物行为学家迈克尔·努南说:“它们其实是设了一个陷阱,用这种方法有时一天能捕获3-4只海鸥。
尽管努南已经为不同的实验做了3年的观察,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行为而且这条聪明的雄虎鲸开始这样做之后,努南观察到它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学会了这一招很快,它们的妈妈们也享用到这种有羽毛的美味,还有一条6个月大的小鲸和一条壮年雄鲸也先后学会了澳大利亚西海岸的野生海豚是第一种被人们观察到有学习传统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会从海床剥下天然海绵盖到鼻尖上作为保护垫,以免觅食时被躲在海床边的带刺鱼类弄伤不过虎鲸的研究证据更确凿,因为人们观察到了它们从开始学到学成的整个过程怀特尼和他的同事也带来了他们的一项研究报告:当黑猩猩从同伴身上学会某一种技能之后,它们会一直沿用那种方法,即使那不是最有效的怀特尼先找来两只黑猩猩,它们要用一根小棍子移动一个障碍物之后才能吃到东西其中一只黑猩猩学会举起障碍物,另外一只被教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拨开障碍物各自的伙伴可以观察到自己群体的“专家”的工作这些黑猩猩只学属于自己群体的那只猩猩会的方法即使一些用提举法的猩猩学会拨开法之后,大多数仍然选择自己群体最初的提举法选自《参考消息》2022年9月)■本文的标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非常生动形象,“好学”用在动物身上,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开篇用“虎鲸”和“黑猩猩”的事例,既点了题“表明动物界中普遍存在学习行为”,又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本文通过这些具体、准确、真实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动物界中普遍存在学习行为二、汉语“新词”漫议(节选)□雷 颐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同样,“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普通话”,也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气先得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
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此次万众瞩目的“胡连会”新闻公报就说,“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是国共两党的共同“体认”,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多次出现的“体认”“愿景”不是立即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们的“普通话”吗?事实说明,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拒绝来自台湾的词汇其实,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普通话”尤其是“简化字”在台亦影响渐强这恰恰说明,两岸语言在互动中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把彼此的语言视为有害的洪水猛兽而渐行渐远这实在是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幸事。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选自《新华文摘》2022年第5期)■本文运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不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语言现象:“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你的抗菌吗?说到对健康的危害,人们往往会想到辐射问题,但实际上,更大的危害是隐藏大量细菌英国研究人员表示,上爬满了致病细菌每平方厘米“驻扎”的细菌部队竟有数万之众,超过一个门把手、一只鞋,甚至一个卫生间马桶等细菌“基地”如果使用过程中不注意卫生,用户很可能会被隐藏在中的病菌“击倒”细菌中的诸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都可能隐藏在的缝隙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种致病细菌,容易引发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则会引发腹泻等肠道疾病。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病菌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呢?除了注意培养健康良好的使用的习惯,使用“抗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加上抗菌功能的目的就是防止的二次污染,保证随时都处在一种清洁的状态下就现行抗菌产业来说,抗菌产品应用于领域单从技术上讲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把抗菌材料涂在表面还是添加到材料里都已经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添加抗菌剂对的影响主要在表面性能上,可能会影响到表面的光泽度或手感,但对其最基本的实用性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不会影响的通讯性能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抗菌按其抗菌原理分主要有三种:纳米银抗菌 银溶解到水中可以溶解出少量的银离子,从而拥有很好的抗菌性基于此原理,在面板、键盘、机盖等处全面覆盖含有微小银粒子(纳米银)的透明薄膜,从而达到消灭病菌的效果纳米光触媒抗菌 光触媒是一种特殊的介质,透过光的照射被激活,具杀菌与抗污的功能纳米光触媒是将光触媒微小化到纳米量级,使其能够均匀附着于物体的表面,并且在光照下就可以被激活纳米光触媒抗菌是通过在外壳上涂上一层纳米光触媒而起到抗菌效果的UV环保抗菌涂料 UV环保抗菌涂料可以对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菌起到杀灭和抑制生长的作用,能够保持表面的洁净卫生现在,三星、LG、摩托罗拉等知名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抗菌。
大家在选购时,不妨考虑一下有抗菌功能的——毕竟,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需要指出的是采用了抗菌技术的也不是绝对卫生的,日常生活中仍然要注意的清洁,比如,经常使用抗菌水擦洗,给“戴”一个完全覆盖键盘的套等等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使用的习惯,尽量减少与嘴、耳朵的接触,减少细菌的危害选自《百科知识》2022年第12期)■本文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运用设疑的方式引出“对健康的危害”这一话题接着举例说明了“更大的危害是隐藏大量细菌”,从而引出问题:“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病菌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呢?”文章用详细解释“纳米银抗菌”“纳米光触媒抗菌”和“UV环保抗菌涂料”三种抗菌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进而说明使用“抗菌”,培养健康良好的使用的习惯,才能避免或减少病菌对健康的危害■科普文是介绍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及科学理论的说明性文体它往往有着宏观叙事的风格,即以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为基础,告知读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它主要通过对有关事物的介绍或事理的阐释,让读者获得有关的科学知识要读懂科普文,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辨清文体类别,弄清文本特点阅读科普文,首先要分清文体类别,注意各自的特点介绍性的科普文在于让人开阔眼界,增广见闻;记叙性的科普文在于科学地、精确地记录研究对象的变化;文艺性的科普文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阐释性的科普文旨在阐述事理、事因、物因,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科技性的科普文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见解等。
二、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中心首先,可以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科普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三、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科普文的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即引出说明对象、详细解说对象(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其结构顺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横式结构,二是纵式结构,三是纵横结合式科普文主体部分的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形式一般又有: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总分式等所以阅读文本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加深对全文的理解四、识别说明方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或概括,或具体;或精练,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其次,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描述句、议论句、抒情句等,从语言的形象、情感、趣味等方面分析最后,赏析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