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注与反思:让教育走进生命的现实历程.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40536212
  • 上传时间:2023-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9.2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注与反思:让教育走进生命的现实历程前言:近年来,生命与安全教育成为我国积极推行的教育计划各级教育部门、研究所和学校目前也展开了充分的研习和讨论,大家对于生命与安全教育很是认同生命教育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日本学者的《生命的实相》一书首先呼吁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关注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而后,以云南省推广的“三生教育”最具代表性,关注人生命发展的思想也将源远流长为了让各位生命教育研究者对生命安全教育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帮助各位深入研究,笔者从诸多论著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做一综述,望与大家共鉴主题:本文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与网络为主要资料来源,数据库中共有生命教育类论文3600篇,安全教育类论文7802篇,以生命和安全教育两大方面为抓手,对近期具有代表性的生命与安全教育论著进行综述一、生命教育的理念1. 生命教育是体现教育价值的教育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可以体现教育的价值存在,可以体现学科价值,也可以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念李颖(2010)在《以生命教育体现教育价值一一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论建构,文中指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础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去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而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教育的作为在于:教育在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去培育和唤醒人的精神生命;引导人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给予人体现生命价值的能力生命教育”并不是狭义上的以生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而是在尊重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唤醒生命的主体意识铁东教研网(2011)上录入的《关注生命教育体现思品价值》一文中提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更好地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的价值王月梅(2011)在《通过生命教育体现生物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文中提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突出表现,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培养学生生命意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方面体现生物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生物教学目标2.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关键在生命二字,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教育之船才会驶进正确的航道王野川(2010)在《生命教育的急切呼唤平安、尊重、博爱、幸福》一文中提出了平安、尊重、博爱、幸福是现代生命教育的精髓与真谛,明确了生命教育理念下的生命观,即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既是人之自然生命如何保护的教育,又是涉关人之人文生命的性质、价值与意义的教育。

      平安一一让生命健康存在,说明了安全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尊重――让生命高于一切,在学生在尊重和珍爱生命的活动中感悟生命意义;博爱――生命品格的价值升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最高信仰;幸福――生命的美好与满足,生命的美好由幸福感来体现这些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给予孩子们的生命教育3. 生命教育是基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本身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生命教育亦是如此它是培育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李存生(2011)在《生命教育:一种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解读》一文中提出了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是与教育共存作者对生命教育理念做了深入的解读:尊重生命、完善生命、体验生命、忧患生命,为的是让青少年学生深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学会珍惜生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最优化自我、独特的性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个性化生存方式郑晓江(2011)在《关于“生命教育”与“三生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提出,生命教育是培育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条新途径当代中国的教育在学生的“知识增长”方面抓得很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这是生命教育或“三生教育”在中国提出并推广的深刻的历史背景。

      文章从国内外生命教育兴起的背景入手,提出了中国生命教育发展的五阶段之说,并阐述了我国生命教育和“三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将来发展的六大关键性问题4. 生命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的教育近年来,种种关于青少年漠视生命的事件充斥报端,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深刻思考杨玉红(2011)在《浅谈青少年生命教育》一文中提到,这种现象与整个社会极端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及其生活环境相关要推动生命教育的全面展开,首先全社会应统一认识:教育的起点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在此基础上,家庭、学校、社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生命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今天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并使其遍布全国各级学校及社会、家庭中,构建起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对我国生命教育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思路二、生命教育的实践1. 以文化为核心,开展生命教育现在的中小学生也面临着复杂的生活问题,所以应该在中小学普遍地推动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而生命教育的基础就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小学应以优良的文化传统为核心,适时开展生命教育郑晓江(2009)在《以文化传统为内核开展生命教育》一文中提出了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内核去进行生命教育,以解决大学生们诸多复杂的生命问题。

      其实,以文化传统为内核开展生命教育这一理念也同样适用于中小学教育,中小学阶段,学生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如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的期望值过高等,研究者们可以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们认识生命的真谛,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进而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罗方禄(2010)在《以生命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一文中提到,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和实施生命教育的熏陶作用至关重要徐昊明(2010)在《打造绿色生命教育的学校文化》一文中提出,绿色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也不能将其作为一项活动,而应把绿色生命教育视为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纲”,全面带动教育工作2. 教育浸润生命,推动内涵发展笔者认为,教育和生命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将教育很好地融入生命,通过生命观切实地反思现如今的中小学教育,才能向更深层次发展徐向东(2011)在《教育浸润生命: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一书中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的生命教育办学特色以科研为先导,开展了系列生命教育活动,凸显了生命教育在其学校中的重要领导作用他说,生命教育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并深深地扎根于教师、学子和家长的心田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以不断提升。

      文汇报2009. 2009)《绿色生命教育:教育核心内涵的“活力喷发”》一文中提到:绿色生命,是生命赖于生存的特征;生命绿色,是绿色衍于生活的本质绿色生命教育是教育核心内涵的“活力喷发”3.生命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徐万山(2012)在《作文实践:为了生命的润泽和发展》一文中提出,作文实践是为了生命的润泽和发展生活化作文实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第一是它的发展性,第二是它的生命性,第三是它的行动性,第四是它的创新性,第五是它的有效性支撑这一作文教学理念的是学校、家长对生命的关注、尊重和欣赏如果每个学校和教师都能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也一样会赢得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一样会收获这样的精彩和感动盛红华(2012)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文中提出,对于数学教师来说,生命教育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数学,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使对方有所感悟,提高彼此生命的质量李琼梅(2011)在《浅谈生命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一文中提出,将生命教育渗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任务型语言活动,既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结构,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到自己和他人作为生命个体的所经历的种种变化。

      三、安全教育的实施2010. 关注中小学校园安全关于中小学安全教育,笔者认为应关注与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校园惨案的发生王野川(2010)在《中小学校园安全保护与珍爱幼小生命的沉重话题》一文中提出,生命是承载一切存在的基础校园惨案引发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短短几天,对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保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省市相继出台了突发事件的强力措施,从而上升到“生命高于一切”由安全问题引发的生命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地位开始提升由此可见,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应加以重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要关注校园安全,珍爱幼小生命2)进行灾害安全教育张英,顾林生(2011)在《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一文中提到,进一步加强学校防灾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面临突发安全事件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确保学生生命安全,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了解灾害教育,自我保护能力,是一篇高借鉴价值的安全教育类论文3)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王新建(2011)在《学校安全校本培训教材》一书中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各地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

      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校本研究、要重视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督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评价标准,并将其列入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的重点应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学校要把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4)建立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笔者(2012)在《让生命之花开满校园》一文中提出,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尤其是学校教育目前,吉林省还没有成熟地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走进校园,这是我们这些研究者应该重中之重把握住的一点作为校方、作为教师,是有责任和义务将生命安全教育传播至课堂及学校生活中的2011. 提升学生日常生活安全观念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学生除了在校园内的安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也很重要王大伟(2010)在《教会孩子爱护生命:王大伟安全教育10讲》一书中介绍了交通安全,如骑自行车、行人过马路、家庭用车、乘坐飞机、乘坐地铁应注意的问题,还讲到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

      不是危险太无孔不入了,是作为教师、家长、社会,没告诉孩子安全是什么,交通安全,火、水和地震灾害等教师可以通过此书了解到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教给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家庭、学校应建立安全预案,让学生树立生命意志,提高安全防范在言传的同时,最好能辅以适当的训练,来提高实际的安全应用能力所以,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父母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放手与看护之间的度,让孩子们能在健康安全成长的同时,也能够慢慢地培养出自己的独立生存能力王攀攀(2011)在《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问题探究一一以汶川震区为例》一文中提到,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是在灾难频发、生命安全成本日渐增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学生阶段是学习灾害及其损害性等有关知识的最好时期,应该形成多方联动的生命安全社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重塑生命价值取向结论:以上为近期我国生命安全教育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对我省乃至全国的生命安全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