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第四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10093755
  • 上传时间:2021-11-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7.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早期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转而注意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甚至有人把它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断言:“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FHHarbison)则说:“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 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数量上说,大量的人力资源处于不得其用(underutilization)的状况,从质量上说,大量的劳动者素贡很差 第一节 人力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一、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又称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如果发挥出来了,它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如果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这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

      人的生产能力不是先天生就的(innate),就是后天获得的(acquired)传统上认为,虽然人与人之间因基因构成不同而先天能力各异,但根据大数法则,这些天生能力的分布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大致上是相等的古典经济学家和第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人力资源的他们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假定成同质的、无差别的、而且是无限丰富的然后,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的积累上,得出了物质资本决定经济发展的结论 强调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发展经济学家不同意上述观点舒尔茨说:“这种劳动概念在古典阶段是错误的,而现在,其错误就更加明显对能够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数进行计算,并把这种计算作为一种经济要素数量的尺度,就如同对决定其经济重要性的各种类型的机器数目,或作为资本存量或作为生产服务流量进行计算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既然人的先天生产能力平均起来大致相等,那么,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质量和劳动生产技能的差别就是后天造成的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这些渠道包括:(1)医疗保健和营养,它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和精力;(2)教育和训练,包括正规、非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训练,它提高一个人的生产技能。

      通过上述渠道获得生产能力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因接受教育和训练而放弃的收入因这些成本与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有关,所以被叫做人力投资人力投资越多,人力资源存量就越大二、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一,从外资利用角度看 第二,从余值增长率角度看 第三,从教育水平与收入的关系看第二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现状与前景 公元初年到1750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还不到0.05,1750到1850年,人口增长率为0.5%,甚至在19001950年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平均也只有0.8而从1950年以来的几十年间,人口年均增长率猛增到接近2其结果,世界人口增长异常迅速公元初年,世界人口约为2.5亿,到1750年增长到7.28亿,直到本世纪初的1900年,世界人口也只有16亿1950年上升为25亿,到1980年,人口迅速增长到44亿,而1987年又突破50亿大关目前已经达65亿,每年增加7500万,到2025年将达80亿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性增长的结果 迅速的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即使发展中国家政府普遍采取严厉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的势头也会持续几十年之久这是因为,第一,社会、经济和道德的力量长期地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在短期这种观念是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第二,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当大即使人们的生育观有所转变,未来的父母亲只生两个孩子,以维持人口的简单再生产规模,人口增长也要持续到两代人之后才能减慢下来二、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 按照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可以把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因而人口增长非常缓慢这个阶段基本上反映了19世纪以前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 第二阶段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和医疗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人民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得到大大的改善,这就引起了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地下降,与此同时,人的预期寿命也延长了三分之一但是,这一时期的出生率并没有伴随着死亡率而下降结果,高出生率与下降的死亡率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 第三阶段大致上反映了上世纪初50年代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这一时期死亡率仍然在下降,但下降的速率放慢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妇女的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活动参加率的提高,避孕技术的进步,出生率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幅度要大于死亡率下降幅度因此,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率逐渐减低。

      第四阶段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后,出生率下降步伐明显趋缓,死亡率这时因趋于极限而难以下降这样,低出生率伴随着低死亡率,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且增长率趋向与零出生率死亡率时期出生率和死亡率BABA190019501965-1970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出生率死亡率时间出生率和死亡率三、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 贝克尔、莱宾斯坦(Leibenstein,H,)从需求方面研究家庭生育决策,把生育决策整合进微观经济学效用分析的框架中,从而清晰地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途径 孩子对父母的效益概括起来主要有6个方面:(1)劳动经济效益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可为家庭提供劳务或从事一定的职业劳动,为家庭提供经济收人2)养老保险效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事业不发达,父母养老主要依靠子女3 )消费享乐效益孩子作为“消费品”,能够满足父母感情和精神上的需要,给父母带来“天伦之乐”4)维系家庭地位的效益继承家产,将家庭地位一代一代维持下去5)承担家业兴衰的风险效益子女的素质和技能可为家业兴衰的风险提供保障6)扩展家庭效益一般发展中国家希望“多子多福”,子女多意味着家庭的昌盛 孩子的成本可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成本,即从母亲怀孕到将孩子抚养自立所花费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婚姻等的费用。

      另一部分为间接成本,即父母主要是母亲因哺育照料孩子耗去时间而损失的效用,包括因减少工作时间而损失的收人,因丧失受教育、升迁机会而损失的潜在收人,因减少闲暇时间、减少对其他商品的消费而损失的效用,等等 一般而言,收人增加会导致对所有商品需求的增加,其中也包括对子女的需求这就是“收入效应”但收入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提高了这相当于孩子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孩子变得昂贵了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理性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减少对孩子的需求,增加对其他商品的消费,即用其他商品来替代孩子这就是“替代效应”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相抵消的结果,对孩子的需求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取决于孩子与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I1I2I3CGefgababcdC1C2C3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Cd 表示对存活儿童的需求,Y表示既定的家庭收入水平, Pc 表示孩子的净价格, Px 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tx相对于孩子来讲,对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 在正常情况下,有:I4 发达国家出生率低是由于这些国家养育子女的成本很大首先,发达国家的高度竞争的环境迫使父母亲为了子女找到一个好工作而不惜对他们进行智力投资。

      其次,在发达国家中,妇女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很高,这就增加了在家里抚养子女的机会成本第三,发达国家的父母亲年老后一般不需要子女赡养,同时子女一般在上学年龄是没有为家庭挣钱的机会的这就增加了养育子女的净成本除了成本大之外,发达国家的生育观也随经济进步而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技术发达,儿童死亡率很低,这就免去了为保证得到一定数目的子女而多生一些孩子的忧虑结果,家庭对孩子数量的偏好和需求就减少了此外,在发达图家中,“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已不存在,“及时行乐”的观念越来越强,父母亲不愿为哺养孩子而劳神费时,从而减少了对孩子的偏好 与此相反,在发展中国家,出生率很高的原因是养育子女的成本低廉由于教育落后,对子女的智力投资很少,妇女受教育和参加工作的机会很少,子女从小就可以帮助家庭创造收入,父母年老后因无养老金不得不依靠成年子女赡养此外,由于死亡率下降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还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贫苦的人民的心里 上述分析同样适用于具有鲜明二元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乡村在现代化的城市地区,生育率较低,是因为城市居民养育子女成本较大,对子女的偏好较小;在落后的乡村地区,生育率较高,是因为农民养育子女的成本较低,对子女的偏好较大。

      这一点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焦点何以在农村四、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技术与社会进步使一国避开人口陷阱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人口增长率线人口增长率线收入增长线收入增长线Y1Y2Y3人均收入人均收入第二节 就业与经济发展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一)劳动力供给增长迅速(二)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大(三)知识失业的问题比较严重(四)自营职业所占比重较大二、失业的范围 (一)劳动力的闲置劳动力的闲置即失业,有自愿闲置和非自愿闲置两种1劳动力的自愿闲置有以下三种类型:(1)提前退休(prematurely retired)指劳动者还未到退休年龄,便自动提前退休,赋闲在家这种情形,从表面上看可以增加就业,实际上却是使一部分经验丰富、有工作能力的人提前退休,是一大浪费2)沮丧的劳动者(discouraged worker)有些劳动者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因而十分沮丧,最后放弃了寻找工作的念头,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也是一种被闲置的劳动力3)隐性失业(hidden unemp1oyment)许多就学于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函授学校的人和家庭妇女均属于此类他们从事家务劳动或上补习班仅仅是第二选择,而非第一选择,就业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但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2劳动力的非自愿闲置(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指有些人因为工种变换,赋闲在家等待新的任命,而有些劳动力则因为工作地区的调动引起暂时闲置 (2)周期性失业(periodic unemp1oyment)这种失业是由商业循环引起的每逢经济衰退,许多工人失业,而当经济复苏又会重新被雇用3)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指由于社会生产与消费结构的改变引起的失业例如三轮车被汽车淘汰造成三轮车工人失业二)劳动力利用的不充分 有些人虽然也有一份工作,可是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发展中国家官方发表的失业统计没有反映这种情况这种劳动力的利用不充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打零工(parttime worker)这部分人并非每天都有工作,如在补习学校任课的教师只拿钟点费,没有全薪,也没有福利2)季节性工人(Seasonal worker)有些工作是季节性的,全年只有某些季节才有工作,如建筑工、锅炉工、糖厂工人等3)可见的低度就业(visible underemployment)如往往有的人每日只做半天工作4)不可见的低度就业(invisible underemployrnent)。

      名义上有一份全日工作,但实际上所承担的任务半天就可完成,不过是由几个人分担一个人就足以胜任的工作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公营部门最为普遍,这成为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三)劳动力的低效利用 (1)多余劳动力(redundant 1abor) 这是由于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