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投行贷款无附加条件研究.docx
7页亚投行贷款无附加条件研究 亚投行主要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即一带一路)的信贷资金需求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是对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完善和补充而不会是背离的和对立的亚投行就是为了给亚洲贫困地区修建公路、移动数字塔和各种形式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资金的一家政府间性质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 亚投行/贷款/经济 一、亚投行的成立 亚投行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已经有的以“帮助亚太地区发展中成员消除贫困”为宗旨的亚洲开发银行相比,亚投行则侧重于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定位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亚太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的融资缺口主席和总理在2013年10月先后出访东南亚时都有提出倡议筹建亚投行2014年10月24日,首批21个成员国签订合作备忘录,它们共同决定要推动这家银行的建立在北京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期间,21个成员国正式推出了亚投行,并计划于2015年底前投入运作11月25日印度尼西亚财政部长代表印尼政府,在雅加达签署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印尼成为亚投行第22个意向创始成员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为最大股东。
各意向创始成员同意将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明年试运营的一期实缴资本金为初始认缴目标的10%,即5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资25亿美元据悉,中国的先期25亿美元暂定由财政部发行特种国债购买外汇储备筹集但中国在亚投行并不刻意寻求“一股独大”,也不一定非要占到50%,随着亚投行成员的不断增多,中国的占股比例也会相应下降 其他创始成员国共同筹集一期资本金的其余25亿美元这些国家的资金来源渠道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本国财政部直接出资,有的则是通过中国提供的贷款出资 与其他已经存在的国际性金融机构不同的是,亚投行承诺其贷款无附加条件 二、其他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 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国际性的金融机构从项目的确定到贷款的发放与归还都有一套严格的条件和程序 (一)世界银行的贷款政策和条件:(1)仅限于对有偿还能力的会员国,无偿还能力国家,世界银行不考虑对其贷款而对非会员国贷款对象只是政府,并且贷款需要有会员国及中央银行或世界银行认可的机构进行担保,确保本金的偿还以及利息和其它费用的偿付2)贷款必须用于特定工程项目,也就是说,世界银行贷款是与工程项目相关联的,而这些项目需要经过严格挑选,借款国需向世行提供与贷款项目有关的详细资料,包括有关的政治、经济和财政状况。
并且申请国或项目是确实无法以合理条件从其他渠道取得贷款时,世界银行才对其申请作出考虑,或者提供贷款保证3)监管程度严密:尽管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然而世行对项目监管的严密程度更是举世公认的世界银行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科学的项目管理程序和与此相对应的项目周期,贷款只能用于批准的项目,不能挪作别种用途世界银行也有权建议工程项目作出修改4)非军事性和非政治性:世界银行不会对军事项目和以政治为目的的项目提供贷款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窗体顶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针对其成员国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进行融资然而,这种融资和一般商业贷款是用更苛刻的条件和独特的政策有所不同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调整方案,或者说贷款的条件,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危机在该国的外部平衡,但总是从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出发,鼓励各国经济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在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干预的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达这些国家往往包括以下附加条件的援助协议:(1)以整顿金融秩序,订购了一些金融机构的破产,以及金融机构的重组,但在这过程中必须保护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利益 (2)金融自由化,取消对在该国的金融机构外资参与的限制。
(3)减少财政支出,经济紧缩 (4)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和私有化改革 总的来说,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扶贫,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处理紧急事件和维持全球金融稳定,而亚洲地区已有的亚洲开发银行则主要针对私营部门在基础设施领域,目前还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对之进行融资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增长快,人口红利明显,需要亚投行这样的新型金融机构 三、亚投行贷款无附加条件的原因 (一)亚投行成员国是其直接受益者,既是资本金提供者,又是贷款扶持对象这些成员国的经济水平普遍偏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亚投行贷款没有设定附加条件也是为了更多地给成员国提供贷款,使它们都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来,给所有成员国企业提供赚钱的机会,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可以说这是成立亚投行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二)更有利于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不断“晋级”的经典路线图1966年,日本经济总量超越英国,其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也于当年成立如今,中国的GDP和外汇储备都位居亚洲各个国家之首,中国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亚投行也即将成立和各方股东势均力敌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相比,亚投行的“中国色彩”将更加明显。
考虑到中国当今的世界地位和国家战略,可以说,亚投行正式启动了中国资本输出的大幕经过近4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不仅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和行业,也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以及外汇储备资金赚取的回报率走低,中国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工具,并为其产业和服务在国外创造需求此前中国已经承诺,亚投行贷款无附加条件无疑这一优势会大幅促进中国海外投资,不仅会重新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还会解决外汇储备回报率低的困境中国已经走上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通道,制造业优势已大不如从前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是基础设施世界第一,但最大的软肋是劳动力的老龄化,这种局面刚好和东南亚相反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在2012年出现了首次下降,而反观东南亚,其人口红利似乎刚刚起步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缅甸、泰国这东盟七国的劳动人口要到2042年才达到顶峰而亚投行的建立会帮助中国搬迁其制造业,在毗邻的国家建造基础设施也会适当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亚投行的成立和发展,不仅能实现国内剩余产能的消化,带动中国产业升级,也将推动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发展和国际化接轨 (三)对比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限制更有吸引力 像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这些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它们的贷款都会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换言之,要获得这些援助资金便要接受其开出的“药方”,例如推进国内民主化进程、完善相关金融法律与制度、进行国内经济改革等等与此同时,亚行贷款的方向与领域也越来越狭窄,偏好于低碳、环保类的方向事实上,不少亚洲国家还没有达到这个“高级阶段”,它们目前最大的资金缺口仍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在亚洲开疆拓土的日系资本并非亚行一家实际上,日系金融资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一直采取了“公私共进”的模式,除了国家主导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之外,包括三菱等私营金融机构也加入了扩张的大潮目前,它们都已成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重要金融力量在印尼,日系银行一直稳居外资银行资产规模首位相比而言,中国银行业在东南亚扩张的广度和深度都和日系银行有明显差距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投行承诺其贷款无附加条件,这无疑会成为其在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筹码” (四)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亚投行初期肯定会使用美元结算,但是在其运作成熟之后,很有可能会鼓励各成员国使用人民币亚投行贷款无附加条件能够更大程度地促进以投资的方式把人民币带出去,推动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带动人民币在整个亚太地区的使用和流通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已经在越南、缅甸、老挝这些国家中大量使用,并能够同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在一定程度上说,人民币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区域性货币。
人民币在海外拓展的势头很快,资本输出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寻求新的突破,从而打造一个金融服务的网络,把人民币国际化推向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如果亚洲投资银行提供开发亚洲人民币基建贷款的国家,这些贷款的一部分,可用于购买机械设备在中国,中国的建筑劳务输出付款等,有助于人民币贸易结算,降低交易成本原本以外币结算用人民币还购买人民币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一部分,由当地投资者举行其结果是,亚洲投资银行可以继续向外国投资,增加支付的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亚投行坚持承诺贷款无附加条件,是旨在将其打造成一个平等、包容、高效的融资平台,秉承“先域内,后域外”的原则和“开放的区域主义”使得亚洲国家较易获得贷款,体现的正是这一新兴起的多边金融机构在金融管理上的创新 设立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亚投行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对于发展中国家在该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已经明确,作为赞助商,亚投行按国际惯例,充分利用现有的多边金融机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透明度和包容性的长期积累这参成熟的方法,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的设计。
并强调多边,而不是单方面的;是共享的,而不是由于占主导地位的成员亚投行是一个“真正的银行”过度关注一些国家扩展他们的外交和政治意义完全是多余的;亚投行是一个多边金融机构,而不是拥有和经营的赞助商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