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普塔: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三大挑战.pdf
2页古普塔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三大挑战 文/本T]Ji~者谢海峰 销售与管理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公司才称得上 全球化公司呢? 古普塔:有些人或许认为,全球性公司是在所有重 要的经济体,尤其是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追求客户资 源的公司另一些人或许认为,只有植根于所有主要市 场,进行本地化生产和销售,你的公司才是一个真正意 义上的全球性公司然而,还有一些人认为,真正检验 一个公司是否为全球性公司,要看你的业务单位的总部 是否分布在世界各地,你的高层管理团队是否由来自五 湖四海的人员所构成,等等 我们认为,“公司全球化”概念应该是一个四维模 式,其构筑前提是企业或多或少地具备以下四个全球化 的主要特征:市场份额的全球化、供应链的全球化、资 本金基础的全球化以及集体思维方式的全球化 第一维度即市场份额的全球化,是指公司瞄准其行 业全球主要市场的客户有多少即使在同一行业内,市场 份额全球化的程度也会不尽相同,从较低到很高程度都 有第二维度即供应链的全球化,是指公司可以利用多少 最佳地点来提高供应链上各种业务的绩效公司完全有 可能既获得相当本地化或区域化的布局,同时又拥有相 当全球化的价值链,反之亦然第三维度即资本金基础的 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利用了多少资本金 的最佳来源。
第四维度即集体思维方式的全球化,是指作 为一个集体,公司对文化和市场多样性的理解有多少,与 这种多样性相融合的能力又有多大 ((销售与管理 :从中国企业的例子来看.比如TCL, 联想全球化是有陷阱的中国企业全球化需要具备 什么样的能力或者需要注意些什么? 古普塔:我认为,中国的公司擅长两种类型的全球化, 一种是擅长出口,就是从中国出口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另 外一种就是比较擅长去收购国外的一些原材料,比如说石 对话 阿尼尔K古普塔(Anil K.Gupta),美籍印度裔,美国马里兰大学 帕克分校史密斯商学院教授对于战略、全球化以及创新创业领域 造诣颇深著有 称雄全球之路》等 油,铁矿石等等但是在第三种类型的全球化上,中国公司 收购别国的一些大公司,然后再去管理它,就面临着非常大 的挑战比如说TCL,03、O4、O5年它收购的欧洲企业,在 欧洲做得不是很好然后上海汽车收购韩国的双龙汽车也是 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甚至是联想在收购了毋M的Pc业务 之后,快速的整合过程当中,也面临了很多的挑战 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在走向国际的时候面临的最最大 的挑战,就是怎么样能够让自己具备管理和组织上的一 些能力,来管理一些国外业务或企业。
中国的公司在全球化的时候,首先它要了解我们管 理的不是工厂级别的工人,而是管理公司的高管,这些 2009.企业外脑ll5 Consultation企业外脑 对话 高管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和思维的方式 所以第一个挑战就是要学会怎么样来留住并且激劢这样 的一些公司高管 第二个面临的挑战就在管理全球性的一个组织的时 候,你不能使用命令和控制的方式来管理他们,而要学 会管理水平化的组织中国的企业基本上只有在中国的 一些管理的经验、从中国出口的经验,所以中国企业还 有大量东西需要学习 第三个面临的挑战就是中国公司现在是非常擅长高 效的运营,高效的生产,但是中国公司在品牌的建设、营 销的管理方面,仍然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而如果要变 成一个全球公司的话,就要非常擅长怎么做本土化的品 牌打造,还有市场营销的建设,这跟低成本制造所需要 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中国的公司要走向全球扩张的话, 还需要积累新的经验这个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而学习 是需要实践的 《销售与管理 :联想遭遇全球化的困境只是因为 组织管理能力上的不足吗7还有没有其他综合的原因? 古普塔:我仍然认为联想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公 司,我认为它在整合IBM的PC业务上还是做得相当不 错的。
对于TCL,我可以说它的那种国际化可以称作是 一场灾难,甚至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也做得不是很好, 但是联想对IBM的PC业务整合,你绝对不能把它称为 一场灾难,这个是称不上的 联想的问题就在于PC行业是一个变动非常快的一个 行业,它在收购了IBM的PC业务后,在整合的过程中拖 慢了自己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的速度本来这种跨 国界的收购、并购联想并没有经验,它在一个变化这么快 的行业环境当中做这样的一个并购,所以它需要时间,而 且放慢了它的反应速度收购了IBM的PC之后,导致 联想更多的只能是关注公司内部的一些管理,而忽略了对 于外部环境变化的一些关注如果它所处的是一个变动比 较慢的环境的话,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我认为联想还 是一个好公司,我仍然还是非常尊重它的 销售与管理》:刚才谈到全球化过程中任用高管的 问题中国公司缺乏管理水平化组织的经验那怎么样 来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呢? 古普塔:中国的企业走向全球的时候,比如说去美 国的话,要雇美国人,去欧洲要雇欧洲人,去印度要雇 印度人,中国的企业是能招到人,但是如何确定你能够 6企业外脑·200q 吸引到最有能力、最出色的人,而不是招来一些平庸的 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来弥补或者说来应对这个挑战的一种方式,就是中 国公司的一些高管、高层的经理,我认为要招一些海外 的华人来担任。
这些华人可能是在西方、美国、欧洲的 一些公司做过高管,因为他是华人,所以知道在中国的 公司里应该如何工作,另外他在西方公司里又做过高层 管理者的职位,他知道如何与西方人打交道,西方人是 如何思考的,而且他们的英语也非常的好,他们也懂得 如何管理水平的组织我觉得这是来解决这个劣势的一 个指导方针吧 问题就是这样非常有经验的一些海外的归国的一些 华人,他们在中国的国有企业当中能不能做到非常高的 高管的这个位置,如果能的话,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 销售与管理 :印度的一些全球化公司跟中国的相 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有竞争力? 古普塔:我认为在一些基础行业当中,比如说像能 源这样的行业,获取自然资源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资 本,那中国有两万亿的外汇储备,在资本这个方面肯定 是相对于印度大大的拥有优势了但是另外一方面,像 钢铁还有一些高科技的企业当中,我认为印度相对于中 国是拥有优势的因为要管理一个全球的公司,财务方 面的实力只是一个方面,还要具备组织上的能力,就像 我刚才讲的,要学会水平管理,管理多样性,要学会沟 通我认为印度是全世界多样性最强的一个国家,因为 印度有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种性,有不同的语言,虽 然官方的正式语言是印度语,但是印度的各个省都讲当 地的土语,而且政府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要学印度 语。
所以印度的孩子从一开始他就会管理这种多样性, 所以在这一点上,从一开始印度就比中国有优势 印度大概是从1960年就开始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 而且印度人英语都比较好,印度公司的管理者学习西方 的一些管理理念已经有5O年的历史了但是中国这种现 象大概是从1990年的时候才开始,所以印度的经理去理 解欧美的一些管理者的思维会更加容易一些,而且更容 易去跟他们沟通所以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来说, 中国企业具备财力上的优势,印度的企业具备组织能力 上的优势当然,如果两者能综合是最好的@ (本文据录音整理) 责绾/谢海峰E-mail/china-~@1 63 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