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doc
4页论“ 00 后”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内容提要: “00 后”是指 2000年至 2009年出生的最新一代中国公民,“ 00 后”、“千后”,也称之为‘双 0后'或‘千禧宝宝'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基本都是 70 后,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已有显著成效后他们都是可爱的孩 子,生活在了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现在亟须前辈们正确地去呵护和引导 关键词:“00 后”特征教育对策首先我们从一则典型的社会新闻来侧面了解下“ 00后”大连某高档幼儿园的老师让 5 岁的小女孩吃饭时,这个孩子竟然掌掴老师, 并且“姿势很专业”被打的老师很委屈,孩子竟不屑一顾,不但不道歉,还扬 言让她的父亲赔钱就可以了事当老师把这事转述给家长时,家长虽然向老师道 歉,但对女儿并无过多的责怪:“虽然教育了几句,但其语气和脸色告诉我们, 家长不是引以为耻,而是引以为荣,好像自己的女儿能’顶天立地’似的 当人们还在争论“ 80 后”、“ 90 后”是否是“垮掉的一代”的时候,一位 “20”“ 00 后”的小女孩,对着关心她的老师扇出了很“专业”的耳光,还非 常老到地表示:多大个事儿呀,大不了让我老爸赔你几个钱嘛!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家长在事后的态度:不是引以为耻,而是引以为荣,自 以为自己的女儿“顶天立地”!类似的例子可能不少人都能举出一个、 两个来。
一个或是几个孩子的表现说 明不了什么,也上升不到“ 00 后”如何如何的高度而我们要引起重视的,还 是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不是家长 的教育存在问题,孩子不可能小小年纪就暴戾、如此自私、如此是非不分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00 后”小学生心理特征:(一)生理上1. 很难不近视(世界第二);2.体质下降二)认知上1.聪明;2.有一技之长; 3.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4.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对学 习兴趣不浓甚至厌学三)情感上1. 自我中心(“非常 6+1”的独生子女);2.嫉妒心强;3.物质富足,快乐匮乏四)意志上1. 忍耐力差,吃不了苦(与出生方式相关,剖腹产出生的孩子不是瓜熟蒂落, 皆为强行“抱出来”,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缺乏未来规划,脾气较为暴躁, 注意力较难集中等问题) ;2. “我就这样了,你看着办吧!”(五)行为上1. 喝可乐,吃洋快餐;2.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 会选择其他 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 比如上课调皮捣蛋, 衣着模仿日韩明星, 耳上打洞, 头 发染黄等);3. 崇拜明星(以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网络明星等为主) ;4. 对网络十分依赖;5. 喜欢使用火星文 +各种符号(火星文就是由符号、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 正规化文字符组合而成) ;6. 爱看动漫不爱读书;7. 行为过激甚至出格。
根据其心理特征,我们需要与之相对的教育对策:“吓一吓、 哄一哄、诈一诈”的老三字经已经不管用了, 而啰嗦不停的老师则会 被学生评价为“唐僧”,所以面对“新新人类”我们要重新思考教育对策一)变革师生教学关系现在的学生学习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从以前的“高高在上的授课为主” 变革为跟在学生后面“促进他、帮助他、鼓励他”二)做麻辣(魅力)教师——重塑教师形象 教师需幽默、和蔼、知识丰富、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妆扮时尚、热爱生 活、懂得网语、用QC感动学生三)“拍学生的马屁”——利用好感效应 古语曰“亲其师,信其道”,今言有“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博得他们的 好感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尽力博得学生好感是必需的 如果教师让学生讨厌, 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信其道”,教师要及时反思并寻求改变四)“与学生打成一片”——利用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 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 更容易接受 教师可采用心灵沟通策略“知 心、关心、热心、信心、耐心、交心”去积极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让自己成 为学生的“自己人” 如:为矫正中学生早恋倾向, 有位教师在一次讲座的开场 白是这样的: “记得自己年轻时, 班上有一位异性, 不知怎么搞的, 我老是会想 到她, 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
”然后, 这位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 的正常反应, 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 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 中学生们会觉 得亲切可信,从而对这位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五)“投其所好”——利用名片效应名片效应: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 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 更愿同你接近, 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这里,有意识、 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 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六)“得寸进尺”——利用登门坎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 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 相反, 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 较易完成的要求, 在实现 了较小的要求后, 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 影响简单地来说,就是目标分解,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七)润物细无声——利用南风效应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 ?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 寒冷刺骨, 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 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 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 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 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实行温情教育, 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 培养孩子自觉向上, 才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南风和北风的故事广大教师都很熟悉, 南风效应对青 春期孩子更管用八)点到为止——避免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教育中时常发生 如:当学生不用心而没考好 时,教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 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被“逼急”了, 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 的反抗心理和行为这群“ 00 后”宝贝,不管是骄横自我,还是机灵活泼,他们同样是有着任 何时代儿童天真烂漫的共性等再过 10 年、 20年,这群小皇帝、小公主也会成 为社的顶梁柱将来的他们,将创造一个怎样的时代,则让我们拭目以待!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谭顶良教授的《“ 00 后”学 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