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知识分享.doc

186页
  • 卖家[上传人]:go****e
  • 文档编号:137688241
  • 上传时间:2020-07-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8.50KB
  • / 1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品文档 1 目 录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观察物体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探索图形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5.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观察物体与统计 2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3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先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余下的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根据从一个面看到的图形还原出的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2) 5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1) 6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 254= 243= 1504= 2086= 学生口算 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

      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二、新课讲授 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7 2.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第2课时 因数和倍数(2) 8 【教学内容】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大洲和大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地图的阅读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海陆变迁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经纬网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气候(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2025-2026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地理】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土地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水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交通运输+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多样的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农业第一课时导学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