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教学-12普地冰川-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课件.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605310809
  • 上传时间:2025-05-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3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以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以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普通地质学,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Chapter 12,Glacier and the work of glacier,低于零度的固态水称,冰,ice,,其结构与石英很 相似(六面体)它和冰川冰有很大的区别封冻的河流称,冰河,;但它并不是冰川冰川冰,:由积雪压实而成的冰体分布于 雪源区,是高纬度区主要的外动力作用因素它在重力作用下可由雪源区向外长期缓慢运动古冰川是研究地球演化、地壳运动的一把钥匙,也是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理论建立的支柱证据研究我国冰川最有成果的是中科院,兰州冻土研究 所我国冰川研究的泰斗人物是南京地理所的,施 雅风,资深院士乌鲁木齐市南80km的,冰达坂,为世 界闻名的现代山岳冰川,研究程度很高达坂:col,中国冰川分布图,(集中在我国西部,3000,m,高度的地区),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运动,Section 1 Formation and movement of glacier,一,冰川的形成,1.雪源区,:终年积雪区;一年之内积雪不会全 部融化或升华的地区。

      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限为雪线,雪线的分布与下列因素有关:,a,气温,:,纬度高者,气候冷,雪线低;反之,如赤道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就高b,降雪量:,雪量大易成冰川,雪线低c,湿度,:干燥寒冷的地区雪线较高d,地形,:,平缓处和背阳处积雪易保存,雪线低2,积雪成冰,(不是水成冰!),需经四个阶段,:,雪花(Snow flakes),在静压力,下局部熔融,排掉部分空气,重结晶,变为粒雪 (Grainy snow,白色的压实冰晶0.5-5mm),再,压实,重结晶长大,进一步排去空气,变为粒状冰 (Grainy ice,乳白色),重结晶,增粗,变致密,变为冰川冰(,Glacier ice,兰色,比重0.9)通常,积雪厚度达,50米,时,底部积雪就可转变 为冰川冰;冰川冰由高向低运动,就成为,冰川,以雪线为界划分为:,冰川积累区,(温带高山形成 粒雪盆)和,冰川消融区,(温带高山形成冰舌)1),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冰量增加,扩展延长2),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冰量减少,冰川退缩3),积累=消融蒸发:冰川规模不变冰雪携带有大量古气候、古环境的信息!,研究冰雪可了解:,气候的变化历史(最老冰盖有100万年)。

      不同时期大气的气体成分、压实程度、干扰大气层的因素、大气层的化学成分(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同位素、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无机+有机物)与大气化学过程人类历史以来的火山活动及其特征,(一次大火山爆发,一般要1-3年、有时4-5年才能降落到南极冰雪上),生物化学循环与生物进化过程美苏核大国60年代进行的频繁核试验均被南极,冰雪,所记录在南极研究冰川,一般在冰川流动很小的古山顶平台上钻孔取冰芯,辅以井槽探测3,冰川的运动特征,冰川与河冰及其它自然冰的区别,:是否运动冰床坡度大、冰的厚度大,冰川的运动速 度就快流速不匀,:冰川底部和二侧的流速,小于中 间和上部的流速可形成裂隙、褶皱、断裂,:运动冰川的变 形可用应力应变来分析冰川所携带的岩石碎块称为,飘砾,;冰川消融时,飘砾变成,冰蘑菇,;飘砾跌落,形成,冰牙,;冰牙扩大则形成,冰塔,若见上述现象,则表明冰川已流到雪线以下山谷冰川的结构与沉积物模块图,第三节,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川地貌,一、,冰川的剥蚀(刨蚀):包括挖掘、磨蚀,1.,挖掘作用,:冰的巨大压力把基岩压碎并掘,起带走的作用裂隙发育更有利于挖掘;冰床基底突起易被挖掘。

      2.,磨蚀作用,:冻结在冰川底部的岩石碎块,,在运动中与冰川一道对基岩与谷底进行刮,削,其本身也被磨蚀二、冰蚀地貌,1.,冰斗,:积雪半圆形洼地通过挖掘而加深;高度在雪线附近冰川冰在底部流出,易产生雪崩,是登山危险地带,2.,鳍脊(刃脊)与角峰,:前者是冰川的分水岭;三个以上冰斗的溯源侵蚀便形成角峰(如珠峰)3,.,冰蚀谷,:,“U”形谷山谷冰川被挖掘、磨蚀 形成的谷地冰川消失后才可以看到谷底、谷坡可见冰川摩擦的痕迹4.,冰悬谷,:支流冰川侵蚀慢于主流冰川而形 成二者会合后,支流冰川谷底高悬于主 流冰川谷底之上5,.,羊背石,:基岩被冰川流动刨蚀后形成的椭 圆状小丘其长轴平行冰川流向,冰川从缓坡 向陡坡流动,如庐山的羊背石我国拥有23000亿立方米冰川冰储量冰悬谷与冰蚀谷示意图,冰悬谷,冰蚀谷,第四节,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一、,冰川搬运,作用1.,搬运形式,:推运、载运、冰山搬动2.,产物:底碛A、侧碛B、内碛C、表碛E、中碛D,表碛,是二侧山上崩塌落下的碎屑中碛,是两冰川汇合后几个侧碛的合并体,位于大冰川中间3.,冰川搬运与流水搬运的区别,(1)搬运物边角在搬运中难以被改造;(2)大岩块,(漂砾 drift boulder),能被带到深海 区沉积。

      二、,冰川沉积的原因与冰碛物特点1.,冰川沉积的原因:冰融,2.,冰川沉积的产物:冰碛物 moraine,终碛堤与冰水扇,冰川地貌,冰川砾石与擦痕,北京西山古冰川磨光面与擦痕,3,.,终碛堤,:冰川碎屑物在冰川前缘堆积而成 的堤状体为冰川补给与消融的平衡部位(交接带);,大陆冰川者高30-50米,长数百公里;,山谷冰川者高几十到几百米,长数百米4,.,鼓丘,:大陆冰川终碛堤内形成的,椭圆形高 地,,由冰碛物组成可具基岩核心迎冰面坡度陡,背冰面缓4,.,蛇形丘,:在冰水作用下,冰川底部融化隧道中的冰碛物被冲刷、搬运、堆积而成的砾石粗砂高地发育在大陆冰川区其特点是二坡对称、坡陡,呈狭长而曲 折状延伸北美蛇形丘长达400公里第六,节,冰川作用及其原因,一.地球上大规模的三大冰期,1.震旦纪大冰川:距今6-7亿年2.石炭、二叠纪大冰川:距今25-3亿年主要分布在冈瓦纳地区3.第四纪大冰川:距今175万年-现在二、第四纪的四次亚冰期,1.,鄱阳亚冰期,(175万年前开始),大姑亚冰期,庐山亚冰期,大理亚冰期,(1.1万年前开始退缩,目前仅格陵兰和南极持续着)2.,现在为小间冰期:生存大量的喜暖动植物,3.第四纪冰期以法国阿尔卑斯山研究最好。

      4.中国的第四纪冰川为山谷和山麓冰川,发育在庐山,台湾,新疆,黑龙江等地三、冰川作用的影响,1.,对地壳,:冰压下陷,冰融回升,引起地壳 的均衡调整;2.,对气候,:引起海平面变化;3.,对地表,:引起水系变化;4.,对生物,:喜冷者存,喜暖喜热者亡.,四、冰川作用的原因(自学),1,.,天文说,:强调外因太阳强幅射时地球 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反之,降温成冰2,.,大气成分变化说,:强调内因C0,2,含量增高时大气升温,冰川融化;反之,降温成冰3,洋流变化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