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楼建筑土方工程施工.docx
3页办公楼建筑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办公楼建筑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1、土方开挖 本工程在井点降水完,地下水位满足开挖要求后,进展基坑土方的开挖,在土方开挖之前,要放出开挖边线,在开挖过程中,架好水准仪随时测标高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2台反铲挖掘机开挖,对于开挖深度4.2m,按1:2放坡;预留150㎜左右由人工进展清土,基坑上边线6m内不允许放置重物,防止基坑边坡塌方;必要时采用土钉或复合土钉型式进展边坡支护 因基坑开挖后要进展预制混凝土管桩的静压施工,因此基坑底部边线的位置要给静压机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设备的安置,基坑的边线和外围管桩的中线间距为2m,确保静压机可以顺利的工作基槽〔坑〕开挖时间处于雨季,故开挖时,应在基坑底四周开挖排水沟,在基坑四周设多个集水坑和三级沉砂井及时将基坑内积水排入沉砂沟内 开挖后,要用钢管做好基坑维护工作和爬梯,护拦的高度约1.2m,爬梯的搭设斜度以15°为适宜 基坑开挖后,清理完外表浮土后,进展预制混凝土管桩的放线工作 2、回填土施工 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场地回填应先去除基坑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它吸水性材料等措施 回填土采用散体物料运输车从指定土源运输到现场卸料后,采用手推车程度运输到基坑边,最后采用在坑边搭设的溜槽运到回填地点 1〕采取分段填土 由于地下室基坑周长较长,因此采取在基坑底每隔30M左右,先用M10在砂砖和M5水泥砂浆砌400厚挡土墙〔墙体每次砌筑高度1.5M左右〕,然后分段回填土方 2〕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场,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夯实 3〕基坑周边回填采用人工和蛙式打夯机相结合的方法分层夯实粘性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5CM 4〕打夯之前,应将填土初步填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展,均匀夯打,不留间隙每层土压实3-4遍 1〕一般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小轻便触探仪器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实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 2〕基坑回填每20~50M取样一组,且每层均不少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3〕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3、井点降水 1〕井点系统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和平面形状,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为使总管接近地下水位,表层土挖去0.5m,那么基坑上口平面尺寸为20m×64m,布置环形井点总管距基坑边缘2m,总管长度 L=[(20+2)+(64+2)]×2=176(m) 水位降低值 S=7.5-1.5+0.5=6.5(m) 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总管平台面至井点管下口,不包括滤管〕 HA?H1+h+IL=7.0+1.5+×()=8.5(m) 采用9m长的井点管,直径40mm,滤管长1.0m井点管外露地面0.2m,埋入土中8.8m〔不包括滤管〕大于8.5m,符合埋深要求 井点管及滤管长9+1=10m,滤管底部距不透水层1.70m〔〔1+8〕-〔1.5+4.8+1)=1.7〕,基坑长宽比小于5,可按无压非完好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 2).基坑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非完好井环形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式1-23〕进展计算 Q= 先求出H0、K、R、x0值 H0:有效带深度,按表1-16求出 s'=6-0.2-1.0=4.8m根据查1-16表,求得H0: H0=1.85〔s?+1〕=1.85〔4.8+1.0〕=10.73〔m〕 由于H0>H(含水层厚度H=1+8-1.5=7.5m),取H0=H=7.5〔m〕 K:浸透系数,经实测K=8m/d R:抽水影响半径,〔m〕 x0:基坑假想半径,x0=〔m〕 将以上数值代入式1-28,得基坑涌水量Q: Q==1.366×8×〔m3/d〕 3〕计算井点管数量及间距 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q=65pdl=65×3.14×0.05×1.0×=20.41〔m3/d〕 井点管数量: n=1.1"31〔根〕 井距: D="2.1〔m〕 取井距为1.6m,实际总根数40根〔64÷1.6=40)。
4〕抽水设备选用 抽水设备所带动的总管长度为64m选用W5型干式真空泵所需的最低真空度为: hk=10×(6+1.0)=70(KPa) 所需水泵流量: Q1=1.1Q=1.1×570.6=628〔m3/d〕=26〔m3/h〕 所需水泵的吸水扬程: Hs?6+1.0=7(m) 根据Q1、Hs查1-16得知可选用2B31型离心泵 详细井点的布置见图如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