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特色化、引领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9148299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2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特色化、引领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豆玉儒Summary:通过校企合作快速培養了大批工程型、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突出了与产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成为软件大国作出了显著贡献,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先驱和典范在教育部提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新形势下,要求软件学院能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人才,需要探索将产业“跟踪式”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技术“引领式”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由大到强的跨越作出新的贡献结合国内一流高校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情况,围绕引领式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如何建立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发展生态和质量保障机制Key:产教融合引领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一、引言2020年6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1号),要求聚焦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软件工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高质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从首届中国软件工程研讨会起,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8到2000年,软件工程专业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国内部分高校试办软件工程专业,但并没有大规模设立软件工程专业,此时软件工程专业基本上从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范畴;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15年,软件工程专业出现跨越式发展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2001年成立了全国首批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出台系列针对软件学院发展的政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出现跨越式发展,2011年软件工程被列为一级学科第三阶段从2016至现在进入调整优化阶段,第四轮学科评估开始,多数高校主动优化学科布局,对学位点进行调整优化,2016年开始已经撤销了74个学位点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有14家先后与计算机学院或计算机学科所在学院合并,不再保留二级学院机构设置软件工程学科的优化调整,并不意味着软件工程学科的衰落,相反软件工程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从工信部公布2018、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来看,软件服务业收入增长较快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完成软件服务产值超过7万亿元,增长了15.4%,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行业薪酬持续上涨,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服务产值超过8万亿,增长了13.3%。

      与此同时,用软件推动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新兴软件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高速发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卡脖子”软件需求急迫,为软件工程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亟需以“新工科”建设引领变革,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二、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思路与基于OBE的培养模式设计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色化专业方向设置、高水平合作企业选择、特色化培养体系设计、产教融合生态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重构建设思路,体现“六特”,以适应新时期国家急需关键核心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1.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定位在培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关键核心软件开发的技术引领式人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以“转移国运”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加强学生职业教育,不仅仅以就业高薪为职业发展目标,把解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软件作为使命追求2.面向重点领域设置特色化专业方向以学院自身学科优势方向和合作企业研发优势方向相结合,聚焦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在新兴软件、工业软件、服务科学与工程等优势领域,建立特色化专业方向,聚焦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基础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基础平台等方向。

      3.选择科技优势突显的企业合作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合作企业不同于一般软件工程实践需求的合作企业,合作企业至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核心产品具备国家略需求导向,且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二是企业与高校有深度合作基础或前景,双方能提供高水平团队参与科研和人才培养4.设计产教深度融合的课程和培养体系要深化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树立以“转移国运”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与企业合作共建课程体系,企业专家和教师合作授课,将产业前沿技术带入课堂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特色化软件项目论文选题来源于校企联合攻关项目,在高水平研究过程中总结完成毕业论文撰写5.建立校企生态相长的合作机制产教融合特色体现为全方位深度融合,包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6期企业科研团队与高校导师团队的融合,校内导师参与企业高水平科研,企业研究团队参与学生实践指导;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融合,教学实践融入于前沿技术环境,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统一;前沿技术探索与成果产业化的融合,校企联合前沿技术研究,形成成果直接通过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产业化应用带来的前沿需求为科研提供源动力Reference[1]杨芙清.软件工程教育的思索与实践[C].2007年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2007:9-15[2]张锦,刘宏.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J].软件导刊,2019(1):11-1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