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碰撞估损 第4章.docx
18页汽车碰撞估损 第4章 第4章车辆事故及损伤形式 第3章我们介绍了车辆结构知识,包括车架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结构,本章我们将介绍常见的事故类型以及碰撞事故对各种车身结构可能造成的损坏情况车辆事故千奇百怪,事故车的损坏情况也千差万别车身结构不同的车辆在同类事故中受到的损坏也可能大不相同要想对事故车做出精确估损,估损人员必须了解不同车辆结构在各种事故中的损伤类型在那些比较严重的事故中,车身或车架通常会发生歪曲、褶皱、扭曲等变形,在估损时需要确定哪些零件需要更换,哪些需要维修,而大多数维修操作(如拉伸、钣金、喷漆等)的工时在估损手册或主机厂工时手册中一般都不提供,这大大增加了估损人员精确估损的难度但是,只要估损人员在事故勘察时注意查看事故现场和事故车辆,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记录事故发生时的详细情况,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出车辆损坏情况,提高估损的精度 通常,以下几种因素对事故车的损坏程度影响较大: ?事故车辆的结构、大小、形状和重量; ?被撞物体的大小、形状、刚度和速度; ?发生碰撞时的车辆速度; ?碰撞的位置和角度; ?事故车辆中的乘员或货物的重量和分布情况。
以下先介绍几种常见的车辆事故类型,然后分析碰撞力的大小和方向、车辆结构等因素对车辆损坏情况的影响,最后介绍车架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在碰撞事故中的损坏情况在事故勘察中要仔细检查,综合考虑,系统分析,这一点十分重要! 4.1 常见的碰撞类型 汽车碰撞事故是指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物体之间发生相互碰撞,从而造成车辆损坏、被撞物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等各种损失按照碰撞方向和事故所导致的后果,可将车辆事故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尾部碰撞和翻车等几种类型以下我们以轿车为例说明常见的几种事故及其损坏情况,如表4-1所示 表4-1 汽车碰撞类型图解 碰撞形态碰撞方 向 碰撞后果 车辆的主要变形和损坏部 位 两车正 面碰撞 A、B两车 前部受损 保险杠面罩及保险杠、格 栅、两侧前照灯、空调电 磁扇、空调冷凝器、发动 机水箱及其支架等,严重 时损坏部位会扩大至发动 机舱盖、翼子板、纵梁、 前悬架机构,甚至导致气 襄膨开 两车正 面一侧 碰撞 A、B两车 前部的一 侧受损 保险杠面罩及保险杠、格 栅、一侧前照灯、一侧翼 子板。
严重时损坏部位会 扩大到空调冷凝器、发动 机水箱及其支架、发动机 舱盖、一侧纵梁、一侧悬 架机构、一侧气襄膨开两车正 面一侧 刮碰 A、B两车 均为正面 一侧面受 损 一侧的后视镜、前后门、 前后翼子板刮伤,严重时 前挡风玻璃破碎和框架变 形、一侧包角、前门立柱、 前照灯等损坏 斜角侧 面碰撞 发动机 舱位置 A车为侧 面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一侧前翼子板、前悬 架机构、侧面转向灯等损 坏,严重时一侧前翼子板 报废,发动机舱盖翘曲变 形、前门立柱变形、发动 机移位等 B车前保险杠面罩及转角部、前翼子板、一侧前照灯等损坏,严重时一侧翼子板将严重损坏,并会导致一侧前悬架、轮胎、空调冷凝器、干燥器、高压管、发动机水箱及其支架等部件受损,气襄膨开、发动机舱盖变形 两车斜角侧面碰撞前门位置A车为侧 面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前门、前柱、中柱、 后门轻微变形、门窗玻璃 破损,严重时损坏程度会 扩大至仪表板、门槛板、 车顶板、一侧翼子板和一 侧前悬架机构 B车前保险杠面罩及转角 部、前翼子板、一侧前照 灯等损坏,严重时损坏范 围会扩大至空调冷凝器、 干燥器、发动机水箱及其 支架、高压管、发动机舱 盖等部件,气襄膨开 两车斜角侧面碰撞后门位置A车为侧 面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后门、中柱变形,、门 窗玻璃破损,严重时前后 门不能开启、后侧围变形、 前后门框、门槛板变形等 B车前保险杠面罩及转角 部、前翼子板、一侧前照 灯等损坏,严重时损坏范 围会扩大至一侧前悬架、一侧翼子板、空调冷凝器、干燥器、高压管、发动机水箱及其支架、发动机舱盖等部件,气襄膨开 两车斜角侧面碰撞行李箱位置A车为侧 面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后侧围变形,严重时 后侧围板严重损坏,后门 框、后窗框、后柱、后轮 及后悬架等部件受损,行 李箱盖变形等。
B车前保险杠面罩及转角 部、前翼子板、一侧前照 灯等损坏,严重时一侧前 悬架和一侧翼子板严重损 坏,空调冷凝器、干燥器、 高压管、发动机水箱及其 支架、发动机舱盖等部件 受损,气襄膨开 两车垂直角度碰撞A车是侧 面受损,B 车是正面 受损 A车中柱呈凹陷变形,前 后车门框及门槛板变形, 前后车门翘曲变形,严重 时损坏会扩大至车底板、 车顶板甚至车身整体变 形、轴距缩短、门窗玻璃 破碎等 B车保险杠面罩及保险 杠、格栅、两侧前照灯损 坏等严重时损坏范围会 扩大至发动机水箱及其支 架、空调冷凝器、高压管、发动机舱盖、翼子板、纵梁等,甚至发动机后移,气囊膨开 两车正面追尾碰撞A车为后 部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后保险杠面罩及保险 杠,后车身板、行李箱盖 等变形,两侧尾灯损坏, 严重时会导致两侧围板变 形、行李箱底板变形、后 悬架机构位置变形等。
B车保险杠面罩及保险 杠、格栅、两侧前照灯损 坏等严重时会导致发动 机水箱及其支架、空调冷 凝器和相关部件损坏,发 动机舱盖、翼子板变形, 发动机后移,纵梁损坏等 两车正面一侧追尾碰撞A车是尾 部一侧受 损,B车 是前部一 侧受损 A车尾部一侧保险杠面罩 及保险杠、一侧尾灯、侧 围板变形,严重时损坏范 围会扩大至行李箱盖、行 李箱底板等 B车保险杠面罩及保险 杠、格栅、一侧前照灯、 翼子板损坏严重时会导 致水箱及其支架、空调冷 凝器、发动机舱盖、一侧 翼子板和悬架机构损坏, 甚至一侧气襄膨开 门玻璃破碎等翻车,汽 车顶部 全面触 地 易造成车 身整体变 形,局部 严重损 坏 顶板横梁、纵梁变形、顶 板塌陷、车身前柱、中柱、 后柱均会变形,翻滚过程 中可能会造成车身侧面 损坏,如车门、翼子板、 后侧围板等。
严重时会使 整体车身变形 汽车正 面与面 积较大 的物体 碰撞 碰撞面积 较大,损 坏程度相 对小一些 保险杠面罩及保险杠、格 栅、两侧翼子板轻微变 形,严重时两侧翼子板会 严重变形,前照灯、空调 冷凝器、发动机水箱及其 支架、发动机舱盖甚至车 门、风挡玻璃、纵梁会损 坏,气襄会膨开 汽车正 面与面 积较小 的物体 碰撞 碰撞面积 较小,损 坏程度相 对大一些 保险杠面罩及保险杠、格 栅、空调冷凝器、发动机 水箱及其支架、发动机舱 盖损坏,严重时两侧翼子 板严重变形,前悬架机 构,甚至扩大到后悬架机 构受损 从表4-1我们知道,车辆在不同的事故中受到的损伤是不一样的因此,了解车辆事故类型对事故勘察和车辆估损具有重要意义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两起一模一样的车辆事故,碰撞事故可能还有许多其它的形式和组合,如车辆在一次事故中发生多次碰撞,或者多车连环相撞等。
估损师要想做出精确的估损,关键是要搞清楚事故的前因后果,尽量获取更多的事故现场信息和车辆信息,必要时甚至要借助科学的测量手段 4.2 碰撞力对车辆变形的影响 在事故中,车辆的直接损坏是由碰撞力引起的碰撞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对事故车造成的损坏也不同 碰撞力越大,对车辆的损坏就越大,这是不言而喻的车辆与被撞物体的相对速度越大、被撞物的刚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小,产生的碰撞力就越大,对事故车造成的损坏就越大 另外,碰撞力的方向对事故车的损坏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事故中,因为驾驶员在碰撞前的本能反应是躲让碰撞物和紧急制动,所以碰撞力的方向一般不会与车身的X轴(纵向)或Y轴(横向)和Z轴(竖向)平行,而是有一个偏角但是,为了分析碰撞力对车辆变形的影响,我们可以将碰撞力沿着X 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分解成三个分力,如图4-1所示X轴方向的分力使车辆纵向产生挤压变形,Y轴方向的分力使车辆横向产生挤压和弯曲变形,Z轴方向的分力使车辆产生向上或向下的拱曲或凹陷变形各个方向的损坏情况取决于分力大小,而分力大小与碰撞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有关 图4-1 碰撞力可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 碰撞力除了对车辆部件产生直接损坏之外,还对车辆产生扭转力矩作用,如图4-2所示。
这个力矩的大小与碰撞力的大小成正比,也与碰撞力作用线距离车辆质心的距离成正比如果碰撞力刚好穿过质心,那么力矩就为0,也就是不会使车辆产生旋转倾向,碰撞力完全由车辆吸收,这会对车辆零部件产生较大的损坏如果碰撞力不是刚好穿过质心,就会使车辆产生旋转,旋转角度的大小取决于力矩的大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际事故中经常能够看到被撞车辆明显产生偏转甚至掉头现象但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碰撞力用于推动车辆转动,减小了车辆本身的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