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5篇].docx
68页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5篇]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影响最大的教育它直接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道德、修养、爱好、才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学生的家庭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对该地区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将有助于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二、区域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头井沟口办事处,远离市区,服务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9000当地主要经营果园和农产品,经济产品相对简单,所以规划为防护林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75%的人口生活在老年人中,一些人租用土地种植粮食和果园代际教育和单亲家庭是这个地区家庭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受访者主要是初二至初九小学生的家长共发出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四、结果和分析 对从问卷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结合从访谈中获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来自父母的教育背景:父母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水平调查显示,我校家长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约占总数的155%;高中学历的家长约占总数的5其中8335%左右父母的学历在初中以下 (2)从家庭收入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并不乐观,约6865%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约2674%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约461%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三)从父母教育观念来看: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关心孩子的道德教育,其次是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变了,但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从“投资孩子参加课余训练”来看,小学家长更注重“唱歌、跳舞、美术”,初中生家长更注重“文化课”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满意度来看,小学生家长比较满意,初中生家长不太满意 (四)从家长教育内容来看:仍然重视书本知识,课后很少看书但从“你孩子经常做的家务”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扫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饭”方面都做得很好 (五)从家长教育方式来看,大部分家庭都有浓厚的民主氛围从“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采取的教育手段”来看,大部分家长都是“说话”,少了“责骂和惩罚”从“你教育孩子最大的麻烦”来看,“孩子个性强,不听话”,其次是“没时间”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2 古训有云:“穷养儿富养女”,即男孩要“穷养”不能给予太多,要多些节俭,多些锻炼;女孩要“富养”,物质上多些满足,生活上多些照顾 自古以来,“穷养儿富养女”是中国人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很多家长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培养孩子的可是,有些家长把“穷养”和“富养”单纯地用金钱来衡量,养出了很多胆小怕事的小男孩,还有一些蛮横无理的小公主那么,孩子到底该怎么养呢?你是否赞成这种教育观念呢?是单纯地用金钱来衡量就可以吗?养儿和养女又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调查大多数家长赞成穷养儿子富养女儿 还记得几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蜗居》吗?当剧中海藻的妈妈知道了女儿的遭遇后,说了这样一番话:“俗话说,‘男孩儿要穷养,女孩儿要富养’,不是没道理的现在想来,我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俩提供好点的生活条件但凡你们小时候经历过富裕,都不会为眼前这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感激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慨: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似乎《蜗居》中的悲剧又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的英明正确事实上,在生活中,大多数家长还是赞成这种教育观念的男孩女孩因为性别不同,区别对待抚养,应该说是育儿教育的一种进步,通过一些特殊教育把女孩培养成举止优雅的淑女、把男孩培养成坚毅勇敢的男子汉,这些都无可厚非。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男女有别的社会文化期许一般来说,常常会要求男的有出息、有主见和靠自己,而要求女的则是善良、富有同情心、温柔等,这种社会不同的期许直接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更直接地讲,孩子长大以后的种种表现都是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小学教师__介绍,她自己也有儿子,平时生活中对儿子的要求也比较严格,金钱观念上也注意培养儿子的自控能力 观点交锋 从性别差异来讲,穷养儿富养女并没有错但是,在生活中,结果却总是让人出乎意料富养的女孩可能养尊处优,不能免疫诱惑不说,说不定还形成嫌贫爱富的价值观;穷养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失关爱,一方面没有安全感、自闭自卑,另一方面过度自我保护、攻击性强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穷养儿”不行,“富养女”也不行,这不是变成了“小儿难养”了吗?现在基本上家家就这么一个小不点,到底该咋养呢?“穷养儿富养女”真的就不对吗?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支持方古训传承多年肯定有道理 有很多家长认同“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他们表示,“穷养”男孩的理由是因为男孩子以后要承担更多社会和家庭责任,所以要多经历一些“磕绊”和“摔打”,多吃苦就像古人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才能磨砺出坚强的品质,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而女孩“富养”是因为女孩应该有富足的物质、优越的环境、开阔的眼界,能让女孩在长大以后对花花世界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不会轻信花言巧语,不会因一些小利迷失自我 “从古至今,这么多年了,大家传承下来的育儿经验,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家有女儿的欣欣妈说,“我是穷养出来的,当然跟小时候家庭条件有关系我一直以来都很自卑,对钱方面非常计较,买个青菜都货比三家,穿着方面,再好的衣服也穿不出气质,而且也舍不得买,在择偶方面要求也非常低,其实我自身条件并不差,我完全可以找个更好的老公过富足的生活所以我的女儿我一定要富养 “富养女、穷养儿,这是老家听过的谚语大意是富人家的女儿因家境宽裕而仪容出众、气质高雅,从小在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而缺少花花心肠,且不易为金钱所打动,很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妻子与母亲而穷人的儿子从小饱经磨练,奋发图强,容易成为优秀的男人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大多属于富家女穷人儿的故事,也给我们在择偶时提供了一种借鉴同样身为教师的吴兰说,她所认识的朋友中,穷养儿富养女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大多数还是比较成功的 反对方已与时代不合拍理应摈弃 虽说这句话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可是很多家长认为,单纯地用穷富来界定养孩子的方法,这样有些极端,而且现在孩子的性格都非常敏感,容易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好的影响。
小健的爸爸告诉笔者,“穷养”男孩也有“穷养”的弊端如果孩子因为承受太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自卑,或产生抑郁倾向,或者由于家长给予的经济生活过分拮据而去偷窃,那就适得其反了而女孩的“富养”,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代社会是不需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和“公主”的,需要的是自强自立的现代女性 “古时候,女子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低、压力小,就娇惯点养育,以期这样能培养出品位不凡的女性,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找个家境富裕的丈夫,过着吃穿不愁,相夫教子的生活,如此便可安度一生所以提出穷养儿富养女,这是典型的重男轻女观点,如今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江苏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钟凌认为,这种目的性极强的心态与做法带给孩子们的压力与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女孩子过分爱慕虚荣,受不了一点委屈,心理脆弱自视过高的同时又极容易因为外界的否定感到自卑 而80后妈妈晶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否定了这种教育观女孩宠着养以后是经受不起挫折的,我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的婚姻生活过得一点都不幸福我经常对女儿讲,漂亮不重要,自己有本事才是最重要的她认为,小孩子要东西不要给得太快,要通过努力换取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孩子是不会珍惜的,对孩子无论男女都不能娇惯。
正确地理解和实施穷养和富养 其实,“穷养”也好“富养”也罢,关键是你到底想养出个什么样的孩子?家长们养育自己的孩子还必须有自己的主心骨,千万不能太迷信一种论调、依照旁人的方法“依样画葫芦” 从性别差异来看,女孩天性中具有稳定性,喜欢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给予女孩更好关注与宠爱是必要的;男孩天性中富有冒险和攻击性,给予男孩更多挑战和磨砺也是必须的但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个得不到满足的男孩,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关爱,可能会没有安全感,可能会自卑自闭,也可能过度自我保护,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一个无条件得到满足的女孩,可能会贪慕虚荣,养尊处优,只知道索取,不愿意付出 穷养与富养,关键是养的内容,而非物质上的含义关爱孩子,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健康快乐成长,无论男孩女孩都应一视同仁,这也是家长的义务与责任女孩将来会成为一位母亲,因此,对于女孩的教育,自尊自立同样重要,物质上面的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却不足取;对待男孩,未来的父亲,要培养他有担当和责任心而两性相处中,更要让男孩女孩学会相互尊重,互相服务的理念,平等的关系才能互相帮助与支持,共同成长 养育孩子是生活中挑战的事情,对于当前“独一代”的父母们,没有前人经验可寻,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就要求父母们不能简单刻板地以“穷养”或“富养”教养孩子,而是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富有弹性地呵护他们的成长,该紧则紧,该松则松,无论是物质层面,抑或精神层面,松紧适度,才能把握好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时机。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3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保证本次调查采取听报告、发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小学三、四、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71份(其中学生问卷195份,家长问卷176份)学生和家长逐项填写问卷 二、调查的目的...前农村很多家庭都变得相对富裕了,家长也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然而,他们只是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家教班和特殊班...并将他们的教育责任完全“委托”给教师他们不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甚至违背了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渴望成功,鼓励年轻人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接受全面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1.你觉得你父母最关心你什么? 2.你觉得爸爸妈妈和你自己平等吗? 3.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对吗?......家帮父母做家务吗?...... 通过回收问卷、谈话记录,综合分析,探究常见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父母职业:农民占57.5%;干部职工占38.8%;个体户占3.7%,大部分劳动者从事临时性建筑工作,属于工农业两用,都生活在农村。
2.父母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占6.3%;中学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父母文化多是小学初中,也有初中没有的 3.家庭经济收入:农业和农民找工作收入的83.8%偏低;只有2.5%收入较好;经济困难占12.5%;特别难的占1.2% 4.家庭构成:原婚姻占91.2%;再婚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中,17.5%平时看书看报;约23.75%的儿童接受了学习指导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桌椅灯具、必要的学习用品和图书资料,平时可以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约占25% 这些不全是家庭经济的限制,大部分是父母的意识和观念家庭教育调查报告4 开展农村家庭教育调查,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