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西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工程常规钻孔灌注桩方案.doc
24页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 本工程为 长春西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长螺旋 钻孔灌注桩工程,位于长春市绿园区西新镇 ,桩型规格为φ600 ×(10.38.05~~13.414) m,共计28623058 根,φ800×(15.95~~17)m,72根,共计3130,其中包括6 组试桩设计砼级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5 本工程试桩极限承载力为 800 KN/根1.2 现场由总包业主单位提供 315 KVA变压器4台用电量和一根直径为 供作为供应电源水管1.3 本工程自然地面标高为-6.1511.34~~-4.56.633 米±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18.174 米本工程桩所在标高为-18.652.800~~31.6450米1.4 与本工程项目有关单位: 建设单位:长春润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1.5 工程地质情况:(详见后附图“工程地质情况”)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上部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中更新统的(Q2al)粘性土,下部为白垩系下统姚家组(K1y)泥岩与砂岩互层,场地地层按层序自上至下岩性特征分别描述如下: ①层 杂填土(Qml):表层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粘性土组成,杂色、松散~稍密、潮湿;下部为耕植土,褐黑色,含植物根系,层厚0.50~3.20m。
②层:粉质粘土(Q2al):褐黄色、灰黄、灰绿色,湿~很湿,可塑偏软~软塑状态,局部铁质侵染较重,中偏高压缩性,稍有光滑,稍具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厚度不均匀,层厚3.20~8.1m③层:粉质粘土(Q2al):灰色、灰黑、灰绿色,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具有铁质侵染,稍有光滑,稍具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厚度不均匀,分布不连续,该层仅在场地西侧见有,层厚0~4.40m④层:粉质粘土(Q2al):灰色、黄灰色,局部混有细砂粒,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具有铁锰质侵染,稍有光滑,稍具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厚度不均匀,分布不连续,层厚0~5.80m⑤层:含砂粉质粘土(Q2al):棕黄色、棕色,多呈硬塑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局部夹有薄粘性土混砂层,分布不规律,稍密—中密状态,具有铁质侵染,含有铁锰结核,稍有光滑,干强度、韧性较高,厚度不均匀,分布不连续,层厚0~3.80m⑥层:全风化泥岩(K1y):棕红色、暗紫红色、灰绿色,以泥岩为主全风化而成,岩芯呈粘土壮,原岩结构基本破坏,有残余结构强度,硬塑—坚硬状态,岩芯钻进较容易,岩芯较破碎,层厚0.70~3.90m⑦层:强风化泥岩(K1y):棕红色、暗紫色,含灰色粉砂硬块,灰白、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原岩结构已破坏,夹薄层灰白色砂岩、泥质结构,岩芯呈块状坚硬块状,锤击声闷。
该层厚度约0.70~4.70m1.6 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1.6.1 工期目标:572 天1.6.2 质量目标:争创鲁班奖1.6.3 文明安全施工目标:确保文明施工,无安全事故2. 编制依据2.1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技术要求;2.2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3 本工程地下管线分布图;2.4 3 本工程合同及招标技术文件要求;2.5 4 施工规范及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2002)》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 上海市标准《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 ; 《钢筋焊接规范及验收规程(JGJ18-962003)》 3. 施工前期准备和总平面布置图3.1 施工前期准备:3.1.1 根据业主或总包提供的规划红线与边轴线关系确定出施工桩位基准轴线,会同总包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并做好基准点保护措施3.1.2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计交底,熟悉工程图和工程地质资料3.1.3施工前应做好排水系统设置,并预先探明和消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3.1.4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采用长螺旋钻孔机。
本工程采用护口管规格 ,护口管中心与桩位偏差≤2cm,护口管埋入原土20cm3.1.5 施工前应做好设备安装、调试检查工作3.1.6 做好供水供电、夜间照明等工作3.1.7桩基工程中所用的原材料必须进行复验,只有经过复验且复验合格的原材料才允许使用 开挖埋设的护口筒周围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3.1.8场地抄平、放线 开工前办理有关施工手续及申报工作3.2 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二:桩基础平面布置图附图三:基坑开挖平面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内容:工程平面图及轴线、临时设施位置、施工机械布置、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钢筋、钢筋堆场,钢筋笼制作位置,泥浆池和循环系统布置,重点防火部位等施工总平面图应含有地形索引图、指北针、图签类硬地坪施工:根据现场桩位布置情况,合理铺筑砼地坪, 同时规划出泥浆池、泥浆循环系统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 面布置图)4.工程量一览表序号桩编号桩截面径(mm)桩长(m)数量(根)桩顶标高(m)桩底标高(m)砼级配砼方量(m3)备 注1ФKBZH160014120-12.900-26.900C35571KBZH21600Ф600101360-21.45-31.45C354619KBZH2a26009.9540-21.5-31.45C35136KBZH360013.8141-13.10026.900C35660KBZH3a60012.7514-14.150-26.900C3561KBZH4360010.3978-19.3-29.6C353299KBZH4a46009.9514-20.35-30.3C3548KBZH5560010120-19.6-29.6C35408KBZH666008.053-21.55-29.6C359KBZH6760012252-13.800-25.800C351026KBZH686001216-12.900-24.900C35662Ф34KYZH18001748-14.450-31.450C35493KYZH280015.9524-15.500-31.450C352325. 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5.1选用4台JZLZKL60045 型钻机原土造浆长螺旋钻机成孔,正循环成孔,泥循环系统由泥浆循环池、循环槽、泥浆泵等组成。
钻机移位起重采用 起重机钢筋笼在现场制作,成孔后安放钢筋笼,并及时灌注混凝土进行第一次清孔,然后安放钢筋笼和砼导管,并进行第二次清孔浇桩混凝土采用超流态商品砼钻孔和砼浇灌中所排出的废泥土浆输入泥浆储存池由专用泥浆运输车及时外运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是利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停钻后在提钻的同时通过设在内管钻头上的混凝土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压灌至设计桩顶标高,钻头在原位预留土中,清除钻杆周围泥土后,移开钻杆将钢筋笼压入桩体在压灌混凝土到桩顶时,灌入的混凝土要超出桩顶50cm,以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 5.1.2 工艺流程图:平整场地→桩位放样→组装设备→钻孔机就位→钻至设计深度停止钻进钻进成孔→边提升钻杆边用混凝土泵经由内腔向孔内泵注超流态混凝土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提出钻杆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桩头处理→桩顶保护措施5.2 施工方法5.2.1 工程测量5.2.1.1 根据业主或总包提供的规划红线与边轴关系定出施工桩位基准轴线,会同总包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并做好基准点的保护措施,直至竣工验收5.2.1.2 根据水准点高程引测至施工现场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并做好固定记号5.2.1.3 根据桩位控制轴线,基准点按设计图所示尺寸逐一放桩位,桩位之间尺寸应仔细复核以防出错。
5.2.1.4 测量放样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5.2.2 成孔施工5.2.2.1 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不得无故停钻,为以防孔壁周围土质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同时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护口管埋设校正钻机就位钻孔第一次清孔提钻杆测孔钻机移位浇桩架就位起拔护口管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钢筋笼制作水下砼浇灌第二次清孔商品砼钻机移位5.2.2.2钻机就位前对桩位进行复测,施工时钻头对准桩位点,稳固钻机,通过水平尺及垂球双向控制螺旋钻头中心与钻杆垂直度,确保钻机在施工中平正,钻杆下端距地面10~20cm,对准桩位,压入土中,使桩中心偏差不大于规范和设计要求的10mm; 为保证桩孔垂直度小于1/100,施工中首先要使铺设的路基水平、坚实,并在钻机上设置导向,成孔时钻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钻机回转盘中心与护筒中心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mm钻机定位后应用钢丝绳将护筒上口挂带在钻机底盘上,成孔过程中钻机塔架头部滑轮组,回转器与钻头应始终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保证钻头在吊紧的状态下钻进5.2.2.3钻进中,当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或地下障碍物,应立即停钻,并通知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法、修改工艺参数或重改桩位、桩长等。
成孔过程中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并不应低于自然地面30cm,钻进过程若遇松软易塌土层应调整泥浆性能指标,泥浆循环池中多余的废泥浆应及时排出5.2.2.4 在通常的地质环境中钻进,注入孔口的泥浆性能指标,泥浆密度大于1.05,小于等于1.15,粘度18"~20",排出孔口的泥浆密度小于等于1.30,粘度20"~26"5.2.2.54 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应首先自检合格,再会同工程有关各方对孔深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采取措施保护好孔口,防止杂物掉落孔内在钻机钻至设计孔底标高后采用混凝土泵压注混凝土,然后边压注边提钻,始终保持泵入孔中混凝土量大于钻杆上提体积量5.2.2.6 成孔时钻机钻进速度应先轻压、慢转并控制泵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5.2.2.7 正常钻进时,应控制好钻进参数,掌握好起重滑轮组钢丝绳和水龙带的松紧度,并注意减少晃动5.2.2.8 钻速应严格控制,保证及时排渣5.2.3 成孔质量保证5.2.3.1 钻头形式:保径钻,直径为 直径应为设计桩径,视成孔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5.2.3.2 钻速要求:一般土层使用Ⅱ档(70转/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Ⅰ档(40转/分)。
5.2.3.3 钻孔中的钻进快与慢,要根据地层的变化而变化5.2.3.4 钻孔中泥浆比重控制: 一般情况:在松散易塌地层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30左右,在粘性土层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25左右5.2.3.5 施工前必须做试成孔,数量不少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