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码湖内红色基因.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61988434
  • 上传时间:2022-03-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3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解码湖内红色基因 湖内村在诏安县金星乡,东、西、北三面以乌山和九侯山为屏障,南面又是一座高高隆起的河港山,一条由乌山奔腾而来的初稽河水,绕过一百零一道弯从九侯山下缓缓西去汇入诏安的母亲河——东溪从湖内长田自然村走路不到20分钟,就进入九侯山风景区乌山横亘在诏安、云霄、平和三县边界,九侯山景区处在乌山东麓,从乌山和九侯山的小路可以到达湖内村,当年非常便利隐藏和开展地下工作 如今,湖内村有1136户4200多人,耕地面积3800亩,以种植水果、蔬菜为主11013年湖内村被授予省级“明星村”,2007年被评为革命老区村,2022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22年,村内的“义士祖祠”和“长田革命旧址——歪嘴寨”被评为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地理——地处“红旗不倒”的乌山东麓 走进湖内村,就进入了一块袖珍的小盆地,只见土地平坦,菜园里一畦畦的菠菜、芹菜泛绿,长得水灵灵,村庄四周水系兴旺,初稽河绕村而过,水质清冽,村头村尾时时常就能看到一些古老的建筑,在无声述说着解放前后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村庄北边的九侯山方圆十余里,九峰并列,层峦迭翠,烟岚起伏,有“天开门”“五儒书室”“棋盘石”“风动石”“松涧泉”飞来佛等十八景,半山上有始建于唐朝的九侯禅寺,俗称九侯岩,寺前殿有座望海楼,登楼可远眺19公里外的东南沿海的祥麟塔,烟波云树,尽收眼底。

      当年,出入湖内村只有一条水路和一条坎坷不平的山路,走水路可直抵县城,河水很深河面很宽,两边是一片片的沼泽和农田,只要有人进村,远远就能望见,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 村中的老游击队员说,早在1928年,这里就有闽粤交界的潮澄饶县委机关工作人员邱阿挠、张敏、吴金、陈谦、黄阿七等人先后前来开展地下工作,他们以剃头、经商为掩护来到湖内村,先后开展了10多人参与地下组织20世纪30年头初,湖内村建立了乡苏维埃政权〔湖内村当时叫湖内乡,隶属于中共东湖区委管辖〕在斗争年头,这里发生过几次剧烈的战斗1932—1933年国民党十九路军到福建剿共,进犯湖内,火烧红军游击队驻地歪嘴寨和九侯禅寺,歪嘴寨门楼全部烧毁,九侯禅寺局部烧毁,之后,反动头目——省驻诏安保安大队长沈东海叫人修复九侯禅寺1935年底,中共云和诏县委成立之初,国民党就对乌山一带虎视眈眈1936年2月,国民党80师和闽省保安团共7000多人,“清剿”乌山革命依据地历时14天红军游击队采纳“避敌锋芒、深化敌后、声东击西,打击敌人”的方法,再次与敌比赛云霄、诏安两县的国民党保安队,纠集地主武装,进犯湖内村敌人两路包抄,中间放空,相距十余里,红军采纳“诱敌深化”的战术,白天存心投入敌人的包围圈,在山上与敌军周旋,黄昏时静静撤离。

      入夜,两路敌人向湖内发起进攻,结果自相残杀,各有伤亡正值敌军双方酣战未醒之时,红军即在后路截击敌军,结果敌人大败,死伤数十人等到敌军发觉上当时,红军已成功班师回朝 1936年夏,国民党80师两次进犯湖内村,驻扎在长田和东坑尾这两个自然村的中共云和诏县委独立营红军及当地游击队严阵以待,挖战壕、筑工事,做好备战,当敌军发动进攻时,前后受红军狙击,死伤20多人,丢枪10多支,狼狈败退 解放斗争时期,乌山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领导人李仲先、卢叨、王汉杰、李阿伟等人均长期在湖内的长田、东坑尾开会、接头和开展革命斗争此后,这里走出了一批批战士,为新中国的建立洒下热血 据诏安县党史资料记载,在历次革命斗争中,成千上万的诏安儿女,为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和围剿,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做出了重大奉献和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有1400多名优秀儿女参与了地下工作和人民武装队伍,战斗在这片土地上的历任县委书记及苏维埃主席13人,为革命流尽最终一滴血的8人;出名可考的诏安籍烈士及革命军人413人,更多的是无名英雄 追忆当年曾是重要的红色依据地 诏安是“中国长寿之乡”,湖内村亦是高寿之地,村里时时到处可见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生活安静,心态平和,记忆超人,过着安详华蜜的晚年。

      其中,今年89岁的沈平章是湖内村东坑尾的老游击队员,至今身体仍旧硬朗,说起话来声音嘹亮,重提旧事激烈不已 “我17岁参与革命1946年——1949年期间,特別是1947、1948两年,湖内村进入革命高涨时期当时有地下革命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游击队,我是云霄的张水龙开展的,那时他经常住在东坑尾,也常在长田歪嘴寨活动 “住在歪嘴寨的沈保美、沈扁头、沈文发,负责物资和外来人员的接待当时乌山游击队总共有4个大队,我属于其次大队,队长是张进才,政委是张大目,我们其次大队人数最多,有101多人枪;第一大队的队长是张国忠,解放后在诏安公安局工作,他的队伍有三四十人;第三大队队长是林秋光,政委是沈万伍,第四大队是从闽西来的,人数也是三四十人 “东坑尾是一个重要的基点村,中共云和诏县委的领导经常在东坑尾祠堂和长田的歪嘴寨进进出出,指导革命工作东坑尾住的大多是游击队员,两个自然村隔着初稽河,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可以相互照应 “那时,领导们很重视发动相对贫苦的人参与革命,歼灭对革命不利的因素印象很深的一次战斗是到白洋乡玉楼村,因为当时有劫富济贫的政策,所以我们事先摸清了那个叫柯仔的保长,是个恶霸,很有钱。

      游击队员都很英勇,很快就把柯仔制服了,收缴了10多条枪,后来又罚他上交3万元和20条冲锋枪、步枪除此,还让柯仔缴交游击队紧缺的衣服、鞋袜、雨伞等物品 “当时经常在歪嘴寨活动的领导有吴金、李仲先、王汉杰、卢叨、陈文平、李阿伟等1947年初,诏安县保安队有一个分队轮番驻在湖内茂林,一个分队长叫洪友成,他‘红白吃’,与游击队私下有协议:游击队经过他的地盘都没事,他们等游击队员上乌山后才鸣枪,都是向天开枪另一个分队长是沈素成〔又称素平〕,仕渡人,很反动有一次,沈素成所在的分队驻到长田的一个药铺,我们其次大队得到情报后从湖内乌山贼营〔地名,在百岁楼旁边〕连夜下山,要抓沈素成,因其中一个队员摔倒时导致土炮炸响,有队员受伤而延误了时间游击队员潜入长田北侧密林时被敌人发觉,大队确定提前行动,虽然这一次没有活捉沈素成,但把他们打跑,逃到樟仔脚,从今再也不敢到长田来了 “1947年冬,游击队首长李仲先、王汉杰到湖内长田领导革命时,住在歪嘴寨我们几个游击大队也都住在长田、东坑尾等自然村里有一天,游击队得知驻扎在云霄县的保安大队有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三四十人,其次天上午要进展换防,保安队还雇佣当地群众帮助搬运。

      李仲先、王汉杰连夜召集四个游击大队领导,到歪嘴寨探究作战方案,打算歼灭这支保安队李仲先、王汉杰连夜带着四个游击大队赶到水晶坪,埋伏在水晶坪通往公田的小路两侧那天上午,云霄保安大队人马进入伏击圈,被我们战胜,战斗大获全胜,我们的游击队没有一人伤亡,却活捉对方20多人,缴获四支机枪、二三十支长枪,还有几十担物资张振福也参与了这场战斗,他是诏安官陂人,11014年还来慰问过我 长田自然村的沈朝坤今年85岁,是当年的游击队交通员 他说:“我的伯伯沈阿鹄被害那年,我才三岁后来母亲告知我,当时的状况非常紧急,国民党的围剿很残酷,是游击队员把我放进一个箩筐里,挑到了平安的地方伯伯以开小店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长期为乌山游击队运紧缺物资,因身份暴露,1936年8月26日被省驻诏安县的保安大队长沈东海逮捕,当天在长田后宅山被杀害,后来葬于后埔山我13岁那年,有一天下午在水田耘草,游击队员路过,问我愿不情愿参与革命我清晰地记得他当时是这样说的:‘我们是好人你无父,跟我参与游击队吧’我当时很胆怯,不敢容许他又说‘那你回家不要乱讲话,我们会时常来看你,爱护你的’过了几个月,参与游击队的堂叔沈保美告知我,‘不用胆怯,我们是革命的家庭。

      ’这时,我就容许参与游击队当交通员他又和我说起我的伯伯沈阿鹄的故事,说大家都叫他拐脚鹄,他妆扮成做生意的给游击队隐私送信,有一次不当心在山上被路铳打中,从今脚就一瘸一拐的和伯伯一起遇害的还有一个叫‘沈广东’的人,他也是游击队员 今年68岁的黄步明,11013年4月至2022年任湖内国有林场新兴楼工区主任他说,林场的工友许和裕的母亲从小住在“十八间”,18岁就参与乌山游击队,当交通员20世纪30年头初,连续几年时间,乌山红军游击队负责过许多批上级首长经过诏安的平安护送,这些首长都是从广东汕头、饶平方素来的,经过诏安去平和、龙岩方向经过诏安时经常依据当时形势变更行走路途许和裕的母亲参与过屡次护送工作,负责在十八间新兴楼和歪嘴寨等处参与首长入住的后勤效劳,当时并不知道这些首长是谁,身份都是隐私的解放后,其母亲喜爱看电影,邻近村庄公映电影时都去看她从新闻纪录片中认出其中几位中心首长,当年红军游击队护送的上级首长中,她认出周恩来、刘少奇、刘伯承、林伯渠四位有经过十八间新兴楼,入住过夜;叶剑英、董必武和蔡畅等三位首长有经过湖内歪嘴寨并入住过夜,其中蔡畅到歪嘴寨时生病发高烧,寨内的老人用草药将其治好,在歪嘴寨住了两三天。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老人们的话语中,我们好像可以听见当年的枪炮声,犹在耳边回响可以说,中国革命经验了5个阶段,湖内就经验了4个,即土地革命斗争、南方三年游击斗争、抗日斗争、解放斗争,这片红土地成为了红军游击队长期赖以生存、开展壮大、红旗不倒的闽南乌山乃至中国南方革命依据地的一个缩影 遗存——保存完好留下歷史密码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诏安是原中心苏区县,具有荣耀的革命传统,拥有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乌山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胜地、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闽南地委机关的驻地乌山和九侯山下的湖内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革命做出了奉献,也留下了不行多得的革命遗址这其中,以长田“歪嘴寨”、东坑尾祠堂和“十八间”最具代表性,一些重大的决策和活动,就是从这里发出和开展的 歪嘴寨,顾名思义,因建立时宅基地受局限等缘由,寨大门偏移中心轴线,故取名“歪嘴寨”长田自然村这座建于明永乐年间〔1405〕的土寨,是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历史名人——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中直义士”沈胄和清朝光绪年间武进士、朝廷内侍卫沈瑞舟以及民国时期国民党国防部中将沈鸣阁的故居。

      在革命斗争期间,歪嘴寨长期作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和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的活动据点解放斗争期间,乌山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的领导人李仲先、卢叨、王汉杰、李阿伟等和其次次国内革命斗争、抗日斗争时期,中共云和诏县委和闽粤独立营领导人卢胜、陈文平、林秋光、沈木才,游击队员沈长元、沈扁头、沈阿鹄等都曾在此战斗过 如今,沈胄、沈瑞舟、沈鸣阁的后裔布居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香港、台湾、唐山、青岛等地就有200多人,有政界要员、公务员、艺术家、企业家等,在海内外有必须影响 “十八间”的发觉,也缘于专心近日,当地热心人士沈春水、沈亮武、沈进辉、黄步明、沈权力、林克立等人发觉,坐落于湖内村西北侧乌山的十八间峡谷东侧,有座新兴楼,距离诏安县饮用水源——亚湖水库约1200米新兴楼为圆楼,直径20米,围墙全部用乱石砌成,平均高度4米,厚度约0.75米,楼门向东南,门框由4条精细石材构成,門上石匾刻着“新兴楼”三个草体大字门楼及两侧有零星的灌木和藤蔓,其余围墙全部被藤蔓覆盖,假设从高处俯视,新兴楼犹如一个绿色大箩筐,它静静地承载着一段极不平凡而又厚重的历史 新兴楼南面相距6.85米处建有一幢石头屋,二层正面墙壁上挂着一块铜牌,牌上写着“诏安湖内国有林场新兴楼工区护林工作站”。

      护林工作站老职工黄步明和湖内村对民俗文化有探究的村民沈进辉介绍,“十八间”是指十八间峡谷两侧接近谷底依次坐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