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 统计整理.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10083346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统计整理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统计整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统计分组、资料汇总和统计表的设计本章的教学要求:1、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地位;2、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和汇总技术;3、掌握次数分布的编制;4、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地运用二、重点与难点(一)深刻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和作用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总体的变异性是统计分组的客观依据统计分组有“分”和“合”两层意思: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统计总体按照某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个体而言是“合”,即把具有某个相同性质上的总体单位归在同一组内统计分组是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它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统计分组具有区分现象的质的差别、反映现象总体内部结构和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等三个主要作用二)掌握如何选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的选择是统计分组的关键分组标志,即将同质总体区分为不同组的标准或依据分组标志一旦选定,就必然突出了总体在该标志下的性质差别分组标志选择不当,不但无法显示现象的根本特征,甚至会混淆事物的性质,歪曲社会经济的真实情况。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必须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目的,抓住现象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三)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1、品质标志分组方法品质标志分组一般较简单,分组标志一旦确定,组数、组名、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也就确定有些复杂的品质标志分组可根据统一规定的划分标准和分类目录进行2、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对离散变量,如果变量值的变动幅度小,就可以一个变量值对应一组,称为单项式分组;如果变量值的变动幅度很大,变量值的个数很多,则把整个变量值依次划分为几个区间,各个变量值按其大小确定所归并的区间,区间的距离称为组距,这样的分组称为组距式分组在组距式分组中,相邻组既可以有确定的上下限,也可以将相邻组的组限重叠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其变量值,只能采用组距式的分组方式,且相邻的组限必须重叠组距式分组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组距式分组的假定条件是:变量在各组内的分布都是均匀的(即各组标志值呈线性变化)通过组距式分组以后,把各组内部各单位的次要差异抽象去了,而把各组之间的主要差异突出出来,这样各组分配的规律性可以更容易显示出来。

      根据这个道理,如果组距太小,分组过细,容易将属于同类的单位划分到不同组,因而显示不出现象类型的特点;但如果组距太大,组数太少,会把不同性质的单位归并到同一组,失去区分事物的界限,达不到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目的因此,组距的大小、组数的确定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和标志值的分散程度等因素,不可强求一致2)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等距分组是各组保持相等的组距,也就是说各组标志值的变动都限于相同的范围不等距分组即各组组距不相等的分组统计分组时采用等距分组还是不等距分组,取决于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在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宜采用等距分组等距分组便于各组单位数和标志值直接比较,也便于计算各项综合指标在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的情况下宜采用不等距分组不等距分组有时更能说明现象的本质特征3)组限和组中值组距数列中每一组两端的数值称组限其中,每组的起点数值称为下限,每组的终点称为上限上限和下限的差称为组距,表示各组标志值变动的范围组中值是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组中值并不是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数,各组标志数的平均数在统计分组后很难计算出来,就常用组中值近似代替组中值仅存在于组距式分组数列中,单项式分组中不存在组中值。

      组中值的计算是有假定条件的,即假定各组标志值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一般情况下,组中值=(上限+下限)÷2对于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可参照邻组的组距来决定即: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四)掌握次数分布的含义、种类、特征和编制方法1、次数分布的概念、构成要素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列出各组对应的单位数,形成总体单位数在各个组的分布,称次数分布或分布数列次数分布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对应的单位数2、次数分布的类型次数分布包括品质分不数列和变量分不数列,分别由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又有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形成,分别由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形成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称频数,也叫次数;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称为频率各组的频率大于0,所有组的 频率总和等于1在变量分布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相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这样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这样也越小有时为了更简便地概括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特征,还需要编制累计频数数列和累计频率数列。

      累计有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的方法向上累计是指将各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表明在这些数值以下的总体单位所占的比重;向下累计是指将各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表明在这些数值以上的总体单位所占的比重3、次数分布特征根据现象总体的性质不同,其次数分布也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1)钟形分布 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边的变量分布次数少,形如古钟2)U形分布 其特征与钟形分布正相反,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次数多,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U形分布3)J形分布 在社会经济现象中,一些统计总体分布曲线呈J形特征是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多,或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减小4、变量数列的编制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1)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只有把得到的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顺序,才能看出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特点,为确定全距、组距和组数作准备2)确定全距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数确定全距,主要是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如果是变动幅度不大的离散变量,即可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3)确定组距和组数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而定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是互为条件和互为制约的当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际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 的整数倍在确定组距时,必须考虑原始资料的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注意组距的同质性,尤其是对带有根本性的质量界限,绝不能混淆,否则就失去分组的意义在等距分组条件下,存在以下关系:组数=全距/组距组限要根据变量的性质来确定如果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则采用闭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大组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则采用开口式如果是离散型变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重叠组限或重叠组限的表示方法,而连续型变量则只能用重叠组限来表示在采用闭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4)确定组限经过统计分组,明确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及组限表示方法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后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的各组次数栏中5)编制变量数列(五)掌握统计表的构成、种类及编制的原则1、统计表的定义:把汇总结果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表格上表现出来,这种表格就叫统计表,广义上说,任何用以反映统计资料的表格都是统计表。

      2、统计表的结构:从它的外表形式看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等四部分构成从表的内容看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主词就是统计表所要说明是总体、总体的各个组或各个单位的名称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主词的各种指标通常主词列在表的左方,即列于横行;宾词列在表的上方,即列于纵栏3、统计表的种类: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简单分组表:主词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分组表:主词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复合分组表: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复合分组的统计表4、统计表的编制规则:设计统计表必须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美观的原则应具体注意以下几点:(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应简明、确切、概括地反映出表的内容;(2)表中的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应先列各个项目,后列总计;(3)如果统计表的栏数较多,通常要加以编号;(4)表中数字应填写整齐,对准位数;(5)统计表中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6)必要时统计表应加注明或注释三、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 是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可以得出反映事物 的资料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 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 ,又是统计分析的 。

      3、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 4、对原始资料审核的重点是 5、区分现象 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6、 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7、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 分组,也可以按 分组8、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进行的分组,称为 9、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 和 两种10、变量数列是 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1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 12、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 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 的变量值,上限是指 的变量值13、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与全距的大小成 14、组距变量数列的 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1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应为 16、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 和 两种。

      17、钟形分布、 分布和 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18、统计分组体系有 和 两种19、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 、 和 三种20、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 和 两部分构成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3、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 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5、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 B. 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