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编码全攻克高清硬解码设置宝典-Poweredbyphpwind.doc
36页四大编码全攻克!高清硬解码设置宝典自 GPU 硬件解码技术诞生以来,广大高清爱好者就围绕着“硬解”与“ 软解”的优缺点展开了喋喋不休的争论,现在随着 CPU 和 GPU 性能的飞跃,争论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所谓“软解” 就是通过软件让 CPU 进行视频解码处理;而“硬解”是指不依赖于 CPU,通过专用的设备(子卡)单独完成视频解码,比如曾经的 VCD/DVD 解压卡、视频压缩卡都被冠以“硬解”的称号现在实现高清硬解不需要额外的子卡,也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因为硬解码模块被整合在了 GPU 内部,而目前主流的显卡(包括整合显卡)都能支持硬解码 “硬解”其实更需要软件的支持,只是基本不需要 CPU 参与运算,从而为系统节约了很多资源开销通过降低 CPU 占用率,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多实惠: ● GPU 硬解码高清视频的优势: 1. 不需要太好的 CPU,单核足矣,CPU 方面节约不少资金; 2. 硬解码基本相当于免费附送,不到 500 元的整合主板都能完美支持; 3. 硬解码让 CPU 占用率超低,系统有能力在看 HDTV 的同时进行多任务操作; 4. CPU 需要倾尽全力才能解码 HDTV,而 GPU 只需动用 0.1 亿晶体管的解码模块就能完成任务,功耗控制更好; ● GPU 硬解码高清视频的劣势: 1. 起步较晚,软件支持度无法与软解相提并论; 2. 面对杂乱无章的视频编码、封装格式,硬解码无法做到全面兼容; 3. 软解拥有大量画面输出补偿及画质增强技术,而硬解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4. 硬解码软件设置较为复杂,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 GPU 硬件解码。
虽然硬解码拥有种种缺点,但依然倍受广大用户追捧,因为低成本和节能环保这两大致命诱惑让人难以抗拒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硬解码的缺点基本被改进,只是很多人还不懂得如何用好硬解码,本文就通过大量应用案例来释放出硬解码真正的威力! 上图就是 NVIDIA 显卡对于 H.264 和 VC-1 两种主流编码的支持情况,GF8/9 显卡支持 H.264 和 MPEG2 完全硬解码,但 VC-1 相比上代 GF7 改进有限;而 AMD 的 HD2000/3000/4000 对于 H.264 和 VC-1 都实现了完全硬解码,但是对于 MPEG2 编码还停留在 X1000 的水平 AMD 认为 MPEG2 濒临淘汰,而且码率很低,连软解码都没有难度,因此没有提供全程硬解支持;NVIDIA 认为 VC-1 难成气候,码率也不高,所以没有提供全程硬解支持;双方对于高清发展趋势的判断都是正确的,未来 H.264 一统天下指日可待,不过目前的情况是 MPEG2 老片的数量并不少,而 VC-1 在微软的支撑下也有很多大片使用,对于用户来说仅支持 H.264 硬解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也有例外,NVIDIA 在其最低端显卡和整合显卡上面加入了对 VC-1 编码的完全硬解支持,G98 核心的新版 8400GS 就是 NVIDIA 唯一一款完美支持三大编码硬解码的独立显卡,遗憾的是该卡出货量并不多,而且由于 NVIDIA 新老产品命名非常混乱,所以想买到这样一款显卡并不容易。
好在 NVIDIA 的整合显卡也能支持 VC-1 完全硬解码,GeForce 8200/8300 在高清方面解码能力与 G98 核心 8400GS 是完全相同的 如此一来,NVIDIA 的 8200/8300/8400 在 H.264/VC-1 解码方面就与 A 卡能够平起平坐了,而在 MPEG2 方面 N 卡要稍胜一筹有鉴于目前 H.264 编码已成为高清视频的绝对主流,因此能够支持 H.264 完全硬解码的主流显卡,都可以被称为高清显卡 ● 支持硬解码的显卡有哪些? ATI:HD2000 全系列(HD2900XT 除外)、HD3000 全系列、HD4000 全系列 NVIDIA:GeForce 8 全系列(8800Ultra/GTX/GTS 除外)、GeForce 9 全系列、GTX280/260 AMD 平台集成显卡:780G(HD3200)、790GX(HD3300 )、MCP78(GF8200/8300 支持,GF8100 不支持) Intel 平台集成显卡:G45(X4500HD)、MCP7A (GF9400/9300) 独立显卡方面,A 卡和 N 卡各有所长,对于 H.264 两者都能提供完美支持, A 卡的优势就是能支持 VC-1 完全硬解码,而 N 卡则能提供对 MPEG2 的完美硬解,鉴于 VC-1 比 MPEG2 更复杂,而且使用率更高,因此我们普遍认为 A 卡在高清方面比 N 卡更完美一些。
整合显卡方面,NVIDIA 在 Intel 平台的 MCP7A 尚未发布,Intel 自家的 G45 虽然已经上市,但价格昂贵,而且软件和驱动支持度并不完善,因此最佳选择还是 AMD 平台的 780G 和 MCP78理论上来说 MCP78 更完美一些,但很明显 780G更加深入人心,那么到底孰优孰劣,后文我们将通过实际测试来加以证明! 前面已经提到,目前所有主流显卡基本都能够支持硬解码,而且新版驱动的支持也很到位,因此硬解码能否成功开启的关键就落在了播放器身上 ● 开启硬解码的傻瓜式方法——PowerDVD 启用硬解码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你安装了 PowerDVD 或 WinDVD 这类高清视频播放器,那么它就会自动检测系统中的显卡,默认就开启硬件加速模式(如果支持的话) 播放时察看信息,就能知道是否开启硬解 最直观的方法,打开任务管理器,如果 CPU 占用率超低那就表示硬解成功开启 (H.264 编码《赤壁》) ● PowerDVD 的缺点之一:对硬盘高清文件支持度不好 PowerDVD 和 WinDVD 虽然非常好用,但有个致命缺点,它们只是为正版 HD-DVD 和 BD-ROM 影碟而生,不支持通过网络下载的 HDTV 文件。
这两款国际高清联盟钦定的播放器,可谓是处处受制于人,早期版本的 PowerDVD 还能够播放 HD 和 BD 的原盘拷贝,而升级到最新版本后该功能就被取消了;WinDVD 则更狠,根本不支持播放硬盘内的视频文件! 在欧美发达国家,高清影碟机已经趋于普及,对于老外来说,简单易用能够播放HD/BD 的播放器已经完全够用,所以目前的硬件解码对于正版用户来说已经非常完美了! 而国内的情况却是另一番情形,目前 HD/BD 光驱价格高高在上,正版 HD/BD 影碟价值不菲,盗版 HD/BD 影碟货源有限所以国内所谓的高清视频都是通过网络下载的 HDTV,主要分为原盘拷贝、 Remux 无损压缩和重新压制的低码率版本 ● PowerDVD 的缺点之二:播放硬盘 HDTV 时不支持外挂字幕 目前最新版的 PowerDVD 7.3 或 8.0 可以播放部分 TS 或 AVI 封装高清视频,但还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不支持外挂字幕,没字幕再好的大片也看不懂,这就使得 PowerDVD 变得毫无价值 使用 PowerDVD 硬解 HDTV 非常简单,但却无法外挂字幕 (VC-1 编码《钢铁侠》) 因此高清视频的硬件解码之路,还得另寻它法。
在网络下载 HDTV 成为绝对主流的情形下,终极解码和完美解码的出现,为完美播放 HDTV 带来了新的曙光! 对硬盘 HDTV 文件支持度不够好,而且不能外挂字幕,这样 PowerDVD 对于国内用户而言基本毫无意义但 PowerDVD 所内置的视频解码器却是好东西,它能够完美支持显卡硬解码,如果能把这个解码器提取出来,再搭配第三方分离器和播放器,就能打造出完美的硬解码高清播放器——这就是目前所流行的终极解码和完美解码 终极解码和完美解码是功能极其类似的全能型影音解码包,自带 Media Player Classic、KMPlayer 、BSPlayer 三款流行播放器,几乎能够通吃一切视频文件,可谓是老少皆宜,新手使用默认设置就能播放绝大多数视频,而高手通过微调设置可以获得更佳的画面效果和特殊功能体验终极解码和完美解码不仅支持 CPU 软解,对于 GPU 硬解的支持也更加完美,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就是关于 GPU 硬解的设置 ● 终极解码 2008 奥运版 大名鼎鼎的终极解码相信很多视频爱好者都不会陌生,它率先对 GPU 硬解码提供支持,成为了很多高清玩家的最爱不过终极解码的设置界面太过复杂,很多选项的含义都不够明确,乍一看之下让人一头雾水,导致很多人都无从下手,也给GPU 硬解码留下了设置复杂的罪名。
● 完美解码 20080831 相比之下,完美解码的设置界面就要清爽许多,播放器、渲染器、分离器、解码器……一目了然,设置起来也不会显得毫无头绪而且完美解码所提供的各种插件包也比终极解码更为丰富,因此完美解码渐渐获得了更多用户的认可 ● 视频播放必须对症下药,完美解码实战主流 HDTV 实际上,终极解码和完美解码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只要设置恰当,最终所实现的效果也不会有区别,可问题的关键就是该如何设置才能让硬解码正常工作?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由于网络上所流通的视频种类繁多,光编码就有四大类 N 小类,封装格式更是难以统计,这就给视频播放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一种设置根本无法兼顾所有类型的文件,必须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发挥硬解码的功效下面笔者就通过实战演练来告诉大家如何利用完美解码来完美硬解高清视频 播放高清并不要求显卡拥有多强的 3D 性能,因此笔者使用整合主板构建了一套性价比非常高的低端平台,目前市场热卖的 MCP78 和 780G 都能够完美支持硬解码,高清解码能力丝毫不输给独立显卡,事实上 MCP78 内置的 GeForce 8200在 VC-1 方面还要强于 NVIDIA 自家的独立显卡。
● 测试平台配置: PCPOP.COM 泡泡网评测室 硬件系统配置 处理器 AMD Althon 64 X2 5000+ 2.6GHz 1M 主 板 (MCP78) (780G) 显 卡 主板整合 GeForce 8200 Radeon HD3200 内 存 Geil DDR2-800 1GB×2 (5-5-5-15-2T) 硬 盘 希捷 7200.10 320G 16M SATA300 x 2 Raid 0 电 源 海韵 M12 600W 软件系统配置 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 SP1 32Bit DirectX 10.0 (6.00.6000.16386) 显示驱动 催化剂 8.9WHQL Forceware 177.98Beta 硬解码并不需要多强的 CPU,所以笔者选择了性价比超高的 A64 X2 5000+,目前仅售 400 元事实上更便宜的 X2 3600+也未尝不可,但为了测试硬解和软解的差别,避免无法流畅软解的情况出现,还是选用了主频较高的 5000+ 内存现在如此便宜,1GB*2 双通道自然是标配 一部高清动辄 30GB,想玩高清的话硬盘容量不能太小,本次测试笔者使用了一块 320GB 当作系统盘,另外一块 640GB 存放各种待测试的高清影片,两块硬盘单碟容量都是 320GB,属于目前最快的台式机硬盘。
高清硬盘的基准分辨率就是 1080p(1920*1080),如果显示器达不到 1080p,那么全高清就无从谈起了所以这次笔者选用了目前最偏宜、也是性价比最高的真 1080p 显示器,虽然尺寸仅有 21.5,但却达到了 16:9 的比例,播放高清视频没有黑边非常完美,是中低端用户最佳选择! 完美 1080p 的 21.5 寸 16:9 显示器,仅售 1399 元 这套配置的主要配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再加上 300 元的机箱电源、 150 元的鼠标键盘、150 元的音箱,那么整套配置的价格只有 3500 元,即便购买两块硬盘也不会超过 4000 元现在打造一套全高清系统真的是相当容易 现在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