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doc
18页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翻译 1 长 歌 行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翻译:园中青青的葵菜上,布满朝霞;子上颗颗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等待着阳光把自己晒干春天的太阳四处洒下恩泽,使万物都生机勃勃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面对美景,自己却时常担心秋天的降临,那时候花和叶子就会变黄,然后衰败凋谢了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茫茫大海中,什么时候这一去不复返的水流,才能再向西方流回来呢?一个人在少壮年华不勤奋努力,那么等到岁数大了,老年将至时,就只能白白后悔和悲哀了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2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翻译: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内心觉得空荡荡的山野一眼望去尽是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骑着马带着猎物满载而归他们相互望去并不相识,但是彼此各得其乐,不禁让诗人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
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翻译: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翻译:八月的洞庭湖湖水高涨,与堤岸齐平,天空反照在水中,水天浑然一体水气弥漫云梦泽,波涛澎湃震动岳阳城欲渡洞庭没有船和桨,闲居在家有负朝廷恩德坐着观看湖上垂钓的人,我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这是一首典型的干谒诗干谒,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反映这类题材的诗谓之干谒诗前面两联写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壮景造势,势涉情思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涵”字点明洞庭湖汪洋浩阔,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度,颇似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平”字横向着眼,极见湖水浩渺,视野开阔太清”纵向描绘,给人以天高地阔,宇玉澄清之感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千溪万河三、四两句实写洞庭水汽蒸腾,如烟似雾,仿佛江边湖畔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水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湖水翻江倒海一般澎湃汹涌,稳固如山的岳阳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显得异常渺小。
蒸”字渲染一种湿漉漉,水淋淋的气氛,给人以孕大含深,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几近坍塌;极显湖水喧嚣动荡,桀傲不驯的自然伟力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四句写景,看似不涉干谒,不关情思,其实不然才情卓异,奇思妙想如孟浩然者泼墨如水,浓描洞庭,决不是等闲之笔孟浩然的高明就在于表达心意,旁敲侧击而不显山露水这天地之间的浩荡汪洋的一湖秋水,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又暗示张九龄宽宏大度,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壮景奇观,惊天动地,隐喻风流俊杰即将横空出世此为借景传情,托水言志! 诗歌后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触景兴怀,就近设喻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在野之身,满腹经纶,满面怀壮志,却无人接引,无人知赏,不禁悲从中来,就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意谓在这个伟大光明的太平盛世,自己本该一展宏图,大有可为;现在却是闲居无聊,浪费光阴诗人心有不甘,气有不平而倍感愧疚,甚至羞于见人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最后两句诗人向张丞相发出呼吁钓鱼者”暗指当政掌权的人物,其实是专指张丞相而言。
这两句的意思是:德高望重,权倾朝野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造福万民,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谦卑遗憾的字句之下暗含隐忍待发,将以有为的心机 纵观全诗,写景过半,干谒心明浩浩湖水,垂垂而钓,气定神闲,雍容大度,称颂对方,极有分寸而又不失身份;波澜动远空,“欲渡无舟楫”,阐述心声,不卑不亢,露壮志才情,隐寒伧卑微,委婉含蓄而又大气磅礴,才气纵横而又开合有度如此干谒,实为天地之间第一等文字!5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黄鹤楼》赏析】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6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翻译: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这首五律虽然不是送别,但是李白还真有一首用五律写成的非常有名的送别诗,即《赠友人》全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一开头先写明送别之地,"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郭是外城,朋友远行,李白远送,两个人骑着马,并辔出城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外城的北面有青翠的山峦,如画的景色使得即将远行的朋友忘记了征程;而近处,有波光粼粼的流水缓缓地向城东淌去,似在代替李白诉说着悠悠的别情。
首联不但对偶工稳,用无言的"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