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谁发明了“九九乘法表”-.doc
2页谁发明了“九九乘法表”?背了这么多年的“小九九”,你知道这个“九九乘法表”是怎么来的吗? 关于“九九乘法表”的发明者,在历史上没有具体记载,但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曾在《九章算术》中提到:“昔在包牺氏作九九之术包牺氏”指的是伏羲(xī),是传说中黄帝时期的神话人物,也是中国人的祖先 神话归神话汉代有一本叫《韩诗外传》的书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春秋时期的霸主,齐国的齐桓(hun)公专门设立了一个会馆,来召集天下各路能人贤士,可是过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应征一年后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人,向齐桓公献上见面礼――就是“九九乘法表”! 可是,当时的齐桓公和手下大臣都觉得好笑:这算什么见面礼呀?这说明,当时这个乘法表已经人人皆知,不是什么“新发明”了于是这个人解释道,如果你连我这个只懂“九九表”的人都招待了,你还怕更有才能的人不来吗?齐桓公想一想,也挺有道理的,就隆重接待了他果然在这之后,大批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齐国了 那个时候,人们把这个表叫做“九九歌诀”,只有36句而且里面没有跟1相关的乘法从战国初期到汉朝,经过漫长的几百年时间,才逐渐加入了“一九得九、一八得八……一一得一”这几句,变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45句的“九九乘法表”。
还有一点跟现在不一样的是,那个时候的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背,是名副其实的“倒背如流”!所以,这个乘法表以“九九歌诀”命名,又称“小九九”到了宋元时期,人们才把数字的顺序颠倒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背了 为什么是“九九乘法表”而不是“八八乘法表”呢?人们推测,这可能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崇拜“九”的观念有关古书《周易》中的“阳爻(yo)”符号就代表了“九”,并将与“九”有关的运算与乾卦相对应最早的“九九歌诀”中还有这样的说法:“二半而一、一一而二”,这也和《周易》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的思想是相同的 在国外,没有“九九乘法表”怎么算数?该算的当然还得算,只不过,这个计算可就要费劲多了 例如,在古希腊和古巴比伦,人们也编写出了自己的乘法表,不过这个表有一千七百多条,一般人肯定背不下来!这是由于当时那里的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十进制所以,所有与10的倍数相乘的算式都得特别记忆一下比如说,乘法表上光写“35=15”还不行,还得写“350=150”“3500=1500”等等 因此,在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国家,如果你会做三、四位数以上的乘除法,那你就可以当上数学博士了!直到十三世纪,东方的算术法则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西方的数学水平才有了一次较大的提升。
更惨的是古埃及人,他们连乘法表都没有,只能用“累次叠加法”来计算,这是种最原始的乘法比如说,如果古埃及人要算“7815”,他们会先把两个78相加,得到156,再把两个156相加……依次类推,加到最后出单了怎么办?那就再加上一个78就行了 可是,如果要用这个办法来计算“19991999”的话……可能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加完吧?好在后来“九九乘法表”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了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到全世界直到今天,还有人向中国讨教“九九乘法表”如果你还学不好的话,可真是愧对老祖宗的这一光辉成就啦!。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