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docx
6页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 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00例患者血液标本(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13份,阳性率为6.63%;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14份,阳性率为6.65%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共有4份标本结果不一致,经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复测之后,其结果与酶联免疫法一致,胶体金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0.25%、0.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法((P<0.05)讨论: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可靠方法主要包括有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两种,临床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便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二者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乙肝表面抗原;优缺点在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查过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它是乙型肝炎病毒外壳蛋白的主要成分。
临床中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均为常用检测HBsAg的方法,二者各自具备优、缺点[1]现本文主要是选取我院检验科收取的检测标本200份,分析对比采用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详细过程如下所述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主要研究对象为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00例患者血液标本(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男女分别为102、98例、男性患者中,年龄范围21-69岁,,中位年龄(37.8±1.4)岁;女性患者中,年龄范围为19-65岁,中位年龄为(36.9±1.2)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若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酶联免疫检测:首先,在微孔内滴入吸取20ul的稀释液,接着把100ul的血清加入,于三十七摄氏度的环境之下温育一小时其次,把酶结合物加入到微空内,温育半小时之后开始进行洗涤,加入底物显色,最后再把终止液加入最后,使用酶标仪进行比色,对吸光度值进行读取并进行一系列计算[2]胶体金法:首先,在试纸条的加样端缓慢的滴60ul新鲜的血清,使血清自动通过滤膜移动到检测端其次,放置于20℃±4℃环境之下十分钟,对检测结果进行读取,做好数据记录1.3结果判定酶联免疫法结果判定依据:1.阳性:S/COV大于或者等于1.0HBsAg。
2.阴性:S/COV小于1.0HBsAg胶体金法结果判断依据:1.阳性:对照组、检测线均出现紫红色2.检测线未出现仅对照线出现紫红色1.4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来进行验算,若P<0.05表示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分别采用t、X2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进行检验处理2.结果2.1两种检测方法结果阳性率对比200份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13份,阳性率为6.63%;B组200份血液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14份,阳性率为6.65%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1.表1两种检测方法结果阳性率对比3.讨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均为临床常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酶联免疫法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该法主要基于免疫酶技术之上发展而形成的该方法主要是促使抗体、酶复合物二者相互结合,利用所显示出来的颜色达到检测的目的[3]其检测的原理主要包括有两点:一是促使抗原或者抗体和某一种固定载体相互结合,同时确保免疫保持具备活性二是促使抗原或者抗体和某一种酶经过互相链接之后,进而形成酶标抗原、抗体,同时确保免疫、酶均保持具备活性。
胶体金主要是指氯金酸与还原物质互相发生反应之后最终聚合而成为大小的颗粒,形成胶体的状态(不会受到来自静电所产生的影响),其稳定性良好酶联免疫法具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性,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半定量、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方法整个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费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到结果判读的准确性此外,对于设备水平、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等要求都比较高,需要检测人员熟悉操作检测设备,并具有丰富的检测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精神与其相比,胶体金法具备有操作简单便捷、对设备和试剂无特殊要求性、较强的稳定性、可直接观读结果等优点此外,其检测所使用的试剂容易保存,可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降低,减小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风险,但美中不足的是灵敏度较低在筛查大规模乙肝病毒的时候,可采用胶体金检测的方法,以便来缩短检测的实践可在二次筛查过程中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1可知:200份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13份,阳性率为6.63%;200份血液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14份,阳性率为6.65%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果提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均为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可靠方法,阳性检出率相当结合本次研究结果2可知道: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共有4份标本结果不一致,经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复测之后,其结果与酶联免疫法一致,胶体金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0.25%、0.68%.说明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法(P<0.05)综合以上所述:在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过程当中,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均为可靠的检测方法,二者均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两种方法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俞胜琴.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果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15,13(10):770-773.[2]张小丽,王贝晗,张景,张翠,宋娜,杨晓莉.胶体金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实验研究[J].武警医学.2016,14(05):666-668.[3]阴继红.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与医疗安全关系的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5,12(21):112-114.[4]许美凤.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17(06):223-22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