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释放红利交出教育惠民的满意答卷.docx
14页乳源释放红利,交出教育惠民的满意答卷 韦英哲投入900万元解决学生上学交通问题,计划投入700万元建设中小学食堂信息智慧阳光监管系统,投入300万元购买学校保安服务;减免普通高中少数民族学生学杂费和住宿费;新增校舍建筑面积60000多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4000多个;全县中小学教师100%配备办公电脑,全部班级配有专用教学终端平台……近年来,乳源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以“建好每一所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质量”为目标,持续释放教育政策红利,为实现教育惠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扩容:加大投入改善办学硬条件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乳源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近几年,乳源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精准补齐短板,为学校“扩容提质”“穿衣戴帽”,新增优质学位,办学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1. 改善条件提品味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乳源制定《乳源瑶族自治县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数据显示,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从2013年的2.99亿元增至2016年的4.68亿元,增幅为59.53%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2.73亿元,用于新建或修整校舍、改造校园环境和运动场所、新增现代教育装备、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建设和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味等。
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建好每一所学校”的目标2. 扩容提质优改造乳源县教育局不负上级重托,用好每一笔经费,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提质”、义务教育学校“穿衣戴帽”、标准化学校建设、规范化幼儿园建设等工程近年来,乳源新建1所小学、1所幼儿园,扩建15所学校,新增校舍建筑面积达60000多平方米,还新增了4000多个优质学位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实现了量的飞跃记者从乳源县教育局计财股提供的材料中看到:学前教育阶段,投入948.73万元,完成建设乳城镇幼儿园综合楼,改扩建一六镇中心幼儿园,新建乳城镇侯公渡健民幼儿园其中,新建校舍面积5542.71平方米、改造校舍面积700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投入8493.53万元,扩建金禧小学和八一小学两所城区学校;投入6099.01万元,改善多所学校办学条件,包括综合楼、校舍、校园绿化、运动场所的建设改造工作高中教育阶段,投入1117.6万元,对县高级中学办公楼、教学楼、校舍、食堂等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投入1677.92万元,提升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此外,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标准核定生均公用经费,并做到了按时足额拨付。
大多数教学点校舍都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有4个教学点还铺设了塑胶跑道、改造了篮球场3. 装备均衡齐发展在学校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现代教育装备也紧跟步伐齐头迈进乳源县教育局教仪站负责人陈旺告诉本刊记者,2015年以来,乳源在现代教育装备上投入5000多万元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原来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在全县中小学教师办公电脑按1:1配备,100%的班级配有教学终端平台陈旺特别提到:“每个教学点都有全新的教学终端平台,哪怕只有1个学生的班级也配齐了,真正实现教学装备均衡化目前,乳源中小学共有计算机室34间,综合电教室20间,装备小学生计算机1793台,初中学生计算机893台,生机比达到办学标准此外,全县有66所义务教育学校接入教育专网光纤,中小学校全部接入宽带互联网,实现了“校校有网络、班班有平台、人人有空间”提质:推动改革增强教育软实力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观其“量”的变化,还要看其“质”的发展,即软实力的提升程度这几年,乳源以教育改革为动力,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发挥督导效能,使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1. 教研改革谋创新近年来,乳源结合“扎实大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出台多项新举措狠抓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比如,实施教研员“挂点联校”制度,每位教研员负责1至3所学校,对全县60个重点年级学科实行包干跟踪指导着力推进“三级教研”,成立了由183名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22个县学科中心教研组,做强县级教研,做好分片教研,做实校本教研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落实学业质量监测的“十个规定动作”乳源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罗届中介绍,侯公渡中学、桂头中学、县一小、金禧小学、大桥中心小学“五校联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积极探索、实践“自主互助,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理念、目标、程序与策略上引领了全县的“课堂革命”,初步搭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此外,“双三课”活动、“和美瑶城”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素质测试等,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教学氛围三年来,乳源中小学师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比赛、评选活动,喜获硕果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58项学校成果、1266项教师成果、1547项学生成果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今年中考、高考成绩又取得了新的飞跃2. 教育督导促质量近年来,乳源教育督导室切实发挥督导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服务、指导和激励作用,围绕全县教育工作大局,坚持督政抓管理,督学促质量,充分发挥教育督导效能2012年3月,乳源成功创建成为韶关市首批广东省教育强县。
2017年9月,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县复评验收2018年,实现教育强镇复评全覆盖2015年底,通过国家、省、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2016年2月,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7年11月,接受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省级督导评估验收2018年1月,被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称号,是韶关市首批获此殊荣的县(区)之一教育现代化的落脚点是学校的现代化乳源县教育局出台了《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建工作“三部曲”,力争在2019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100%全覆盖去年,乳源中学等5所学校顺利通过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今年的目标是9所学校创建成为义务教育教育现代化学校,进一步发挥优质学校传帮带作用,推动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3. 精细管理增实效在教研和督导的带动下,乳源各中小学也主动探索,提升自主管理水平一至三层为男生宿舍,四至六层为女生宿舍,分别由左右楼梯进入入口处均安装了门禁系统,学生刷卡进出宿舍这是侯公渡中学的学生宿舍楼2016年9月,侯公渡中学实施“内宿强校”战略,引进专业管理队伍,推动内宿生精细化管理住宿学生由原来的68人增加到449人,学风、校风都明显好转,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
侯公渡中学、桂头中学等学校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进物业公司对学校宿舍进行精细规范化管理,通过后勤管理规范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乳源中学推行“校长—年级”两级扁平化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管理效能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管理提质增效的路子,全县学校管理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乳源县教育局还定期举办现场会,鼓励有管理特色的学校介绍管理经验,发挥管理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强师:提高水平营造干事好氛围教育现代化,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一方面,乳源县教育局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出台《乳源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和红色教育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激励等措施,营造“静心读书、安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干事创业氛围1. 师资培训制度化近年来,乳源积极探索、科学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在业务培训方面,制定《乳源瑶族自治县强师工程实施方案》,每年投入逾400万元,开展县、镇、校三级培训制定《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助力强师工程,促进均衡发展”教育队伍成长规划案(2017-2020年 )》,分中小学校长提升规划、中层及骨干教师成长规划、德育建设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中考备考规划、教研员成长规划6个模块对师资队伍进行精准培养培训。
2016年10月17日至12月16日,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干部及教研组长200多人到广州市番禺区开展理论研修和实践考察2018年3月26日至5月19日,分学科举办8场“2018年中考备考与高效复习研修活动”同时,注重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制定《乳源瑶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学历提升实施办法》,从2016年始,连续三年投入730多万元实施教师学历提升工程2. 师资交流常态化在强化培训的基础上,乳源不断探索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制定《乳源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通过跟岗学习、片区交流、教师轮岗等措施,为农村学校师资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序推进城乡教师交流,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2017年,全县有5名校长、副校长和185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占教师总人数的10%在推动城乡教育交流的过程中,乳源坚持将财政经费、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等各项公共教育资源向镇村、瑶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此外,乳源还充分利用莞韶结对帮扶资源,鼓励各学校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到河北衡水、珠三角等地学习交流3. 师资激励规范化在队伍管理方面,乳源县教育局制定《乳源中小学校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及奖励方案》,从作风建设、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对学校进行全面考核。
近几年,乳源每年安排了300万元用于奖励中小学教师,较好地提高了学校管理效能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育教学优质发展为了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從2008年起,乳源开始实施“边远山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工程”2013年,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后,目前乳源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人均达到了1000元,最边远的山区教师生活补贴达1930元乳源还开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只要考核合格,聘任专业技术岗位时不受岗位职数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落实,使乳源出现了县城老师申请调动到农村学校任教的趋势育人:丰富内涵培养学生高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近三年,乳源特别重视德育工作常规、加强学生品德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 特色引领显个性乳源以学校特色建设作为推进学校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的切入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并申报了省级课题“基于文化育人模式建构的县域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全县各中小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资源,挖掘内涵,科学策划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项目、文化主题,优化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以办学理念体系为指导将其渗透到管理、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等各个方面,特色学校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先后有两批共18所中小学校(占全县中小学总数的90%)被授予创建“特色项目学校”,如大桥中学“三崇教育”、县一小“坚美教育”、金禧小学“国学教育”、八一小学“军人文化”、侯公渡中心小学“三生教育”、大桥中心小学“博搏文化”等2. 文化立校养气质金禧小学的国学教育文化久负盛名,确立了“国学立德,经典育人”的办学理念从2013年开始,金禧小学每年举办一届“国韵香”文化节文化节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为目的,由体育节、艺术节、书法节、六一游园等活动组成每个活动都围绕“韵”字做文章,发挥国学经典的育人功能,展示文化、艺术、体育的教育成果近年来,乳源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县各中小学教学氛围、校园环境、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乳源还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创建工作近三年,共创建了乳源中学等11所县级文明校园,乳源一小等9所市级文明校园,侯公渡中学等4所市级绿色校园,增强了学生的文明意识、绿色环保意识,提升了学校的文明程度此外,乳源大力推进法治教育和禁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