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方法.docx
7页超声检查方法第一节:超声检查基本方法一、检查前病人准备1、 空腹:适用于腹部脏器检查一般应空腹〉12h2、 适当充盈膀胱:适用于盆腔脏器观察3、 肠道准备-灌肠:适用于经直肠观察4、 其它特殊要求二、医生准备 了解病史,化验结果,其它影像资料,及至查体,仪器工作条件及调节:1、 使用频率的要求:胸腹部:3.0—3.5MHz或2.0—5.0MHz,浅表器官:5.0—7.5MHz 或 5.0 —13.0MHz,颅脑:2.0—2.5MHz2、 扫描方式及探头选择:心脏:相控阵探头、扇扫;腹部:凸阵探头、弧形扫描;浅 表器官:线阵探头、矩形3、 灵敏度调节:总增益与时间增益补偿(TGC), TGC调节使不同深度的图像清晰、 不失真,要求:图像完整均匀4、 探查深度选择三、 病人体位:仰卧位(最常用)、侧卧位、俯卧位、坐位、半坐位四、 超声检查的基本手法首先:藕合剂的使用,排除探头与皮肤之间空气,减少反射折射手法: 1、顺序连续平行断面法或编织法2、 定点侧动探头扫查法3、 十字交叉扫查法 以求获得完整图像,增强立体概念,不遗漏病变,尽量避免超声盲区五、常用超声图像断面与图像方位1、常用断面:纵断面(失状断面)、横断面、斜断面、冠状断面横断面纵断面冠状断面图左人体左人体头(上)人体头(上)图右人体右人体足(下)人体足(下)图上人体前(浅)人体前(浅)左侧时,图上—左图下人体后(深)人体后(深)图下—右右侧时,图上—右图下—左六、超声观察的基本内容1、定位 2、大小 3、外形 4、边缘轮廓、被膜 5、内部回声,包括:强、较强、等 回声、低、无 6、后壁后方回声 7、毗邻关系 8、位置及活动度 9、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 勒第二节:颅脑的超声检查主要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一、 适应症 1、颅内出血(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出血) 2、脑 积水 3、脑梗塞与脑软片 4、囊肿性占位 5、脑脓肿 6、脑肿瘤 7、介入性超声应用二、 检查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三、 仪器条件:相控阵(扇扫)、凸阵、矩形(线阵)均可应用。
成人常用扇扫(2.0— 2.5MHz)四、 体位、扫查方法:1、 常用仰卧位与侧卧位2、扫查:小儿囟门做冠状断面、失状断面经颞部作横断面、成人颞部横断面及冠状断 面常用五、 经颅多普勒(TCD)直接描记颅内血管波形的Doppler频谱信号TCD分二种:1、只有脉冲Doppler探头2、TCD、二维彩色图像上行Doppler取样探查血管包括: 1、颞窗: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2、枕窗: 两侧椎动脉及基地动脉 3、眼窗:眼动脉、颈内动脉虹膜段价值: 1、异常侧支血流检出 2、颅内动脉狭窄 3、血管痉挛 4、动-静脉畸形 5、脑死亡 评价第三节:眼和眼眶一:适应症:1、视网膜疾病:a、视网膜脱离b、成视网膜细胞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2、 脉络膜疾病:a、脉络膜脱离b、脉络膜肿瘤3、 巩膜疾病:巩膜膜葡萄肿、外伤后巩膜有无断裂4、 玻璃体疾病:解玻璃体内出血、机化异物、囊肿5、 晶体:了解晶体位置,白内障情况6、 眼内异物7、 眼内白瞳孔8、 眶内肿瘤9、 突眼的鉴别10 、晶体测量11 、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二:检查前病人准备三:仪器条件:A超 多功能B超+彩超四:扫查方法: 1、常规扫查:直接扫查法 间接扫查法2、特殊检查法:a、后运动扫查法b、磁性试验c、压迫试验d、低 头试验二、甲状腺(一) :适应症: 1、甲状腺肿 2、甲状腺炎3、甲状腺肿瘤4、甲状腺囊肿5、介入性超 声应用(二) :检查前准备(三) :仪器条件5.0 —10.0MHz (宜)(四) :体位与检查方法:充分暴露颈部。
直接扫查与间接扫查(五) :测量三、涎腺(一):适应症:涎腺疾病,如肿瘤结石炎症等(二) :检查前准备(三) :仪器条件(四) :体位与扫查方法第四节乳腺超声检查第七节 肝、胆、脾、胰超声检查肝脏、胰腺、脾脏均属人体实质性器官,具有良好的声学传导和反射的性质,通过 超声检查可判断其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图像清晰,为早期诊断上述脏器疾病提 供了一种无创性、有效检查方法胆管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超声检查诊断胆 管疾病,具有方便、及时、准确率高、可重复检查等优点目前,上述脏器疾病的 超声检查已被列为影像诊断首选方法一、肝脏超声检查一) 适应症 1、肝脏大小、外形、位置的改变,正常变异;2、肝脏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 肝淤血、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血吸虫病;3、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如肝囊肿、多囊 肿、肝脓肿、肝周脓肿、肝包虫病和肝外伤;4、肝脏实质内占位性病变如肝良、恶 性肿瘤,肝转移性肿瘤,肝局灶性增生结节;5、肝血管性疾病如布一加(Budd —Chiari)综合征、门静脉血栓监测;6、肝脏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血流动力学的 监测; 7、肝移植术后监测; 8、肝脏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如超声引导穿刺组织学 和细胞学活检;肝脓肿穿刺引流;肝囊肿的穿刺引流和硬化剂的注射治疗;肝癌内 药物、酒精注射治疗;经皮肝胆管穿刺造影、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9、肝脏术中 超声。
二) 检查前准备 为保证图像清晰显示,病人于检查当日应禁早餐当日如果同时行胃肠钡餐造影检 查,则应先行超声检查三) 仪器条件采用高分辨率的实时超声诊断仪凸阵或线阵探头,探头频率成人选用3.5MHz,小 儿和体型较瘦的成人可选用5.0MHz将仪器增益设置合适,调节“增益”和“TGC” 等控制钮使膈肌显示清楚;使肝脏表浅部位和深部回声均匀一致,内部呈现中低强 度,均匀弥漫的点状回声;使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管腔和胆囊内基本无回声四) 体位与扫查方法1、 体位a、仰卧位:是最常用的体位,平静呼吸,充分暴露乳头到脐之间的腹部,两 手放于头的两侧,使肋间隙增宽,便于扫查b、右前斜位或左侧卧位:是扫查肝脏的常用体位,此位置时肝脏因重力 向左下移位,有利于观察肝门结构、出入肝门的管道以及右膈顶部和肝肺交界处病 变c、半坐位或坐位:对于肥胖体型、腹部胀气及腹水病人,肝下缘常在肋 缘之上,该体位可使肝脏位置下移,便于显示d、站立位:一般很少采用,检查肝脏下垂时,用此体位与仰卧位比较 肝脏位置的变化2、 二维灰阶超声检查a、 剑突下扫查:病人仰卧,探头纵向、横向或斜置于剑突下,对肝脏行纵断面、横断 面及斜断面扫查。
本法对肝左叶及膈顶区的检查尤为适用b、 右肋间扫查:探头置于右锁骨中线低4—5肋间,探测肝上界位置,然后顺次向下沿 每一肋间侧动扫查,直至肝影像消失为止,可显示肝各斜断面,肝右后叶和第一、 二肝门的结构在因肥胖、肠胀气等因素而右肋缘下扫查不满意时,此扫查途径尤 为重要c、 肝右叶纵断扫查:探头在右腋后线至腹正中线间作一系列平行纵断,可获得一系列 肝脏纵断面肝脏纵断扫查最好选用凸形或扇形探头,以充分显示膈面肝实质检 查时,需要病人做深呼吸配合,或采用加压扫查技术本法能实现肝脏的全面纵向 扫查,减少肝脏超声检查中的盲区,而且所获声像图解剖标志清晰、直观、易于理 解该方法可显示肝右叶与膈、下腔静脉、胰腺、胆囊、右肾等器官的关系肝脏的超声检查除了遵循上述的标准断面检查方法外,同时还应该移动、 转动或侧动探头,改变声束方向,对肝脏各个部位的结构进行连续扫查,避免遗漏 某些区域或病灶,至于检查顺序,因个人的习惯不同,可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依次 扫查3、CDFI 检查 通过上述扫查方法可获得门静脉及肝静脉的二维图像,然后启动彩 色显示按钮,可显示肝内血管的彩色血流,从而可以判断:有无血流;确定血流方 向;有无离肝血流;鉴别是否为异常血流。
此外,通过频谱多普勒超声局部取样可 以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如流速、流量等4、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查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 CDE)是一 种以血流中红细胞散射能量为参数的血流成像新技术,它与 CDFI 有所不同,后者 是以血流中的红细胞速度和方向为参数而成像,所以所测参数受探查角度的影响, 测定低速血流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制而CDE反映的是血流中红细胞的散射能量而不 是速度,故它的特点是:显示的彩色血流信号不受探查角度的影响;CDE图像上显 示的血管连续性好,能显示完整的血管树或血管网,特别是对微小血管和迂曲的血 管亦能完整连续显示;CDE显示的信号范围广;灵敏度显著高于CDFI; CDE能显 示低速血流或平均速度为零的灌注区,如对腹部内脏占位性病变中的滋养血管和肿 瘤血管以及对某些部位组织活性和血流灌注可提供重要信息其主要临床应用有: a、 肿瘤血管的检出;b、实质脏器灌注区的检查,了解有无梗死所致的“缺血区” c、 炎性病变的检查,可观察有无“充血”情况;d、了解血管有无狭窄、腔内栓塞;d、 较易显示卵巢内血管及子宫内膜动脉CDE的主要局限性:由于其显示低速血流敏 感性高,CDE更易产生来自组织运动的闪烁干扰。
肝脏各断面扫查均可选择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以显示低速血流和更小管径的肝 内血管扫查兴趣区时,嘱病人深呼吸后屏气,探头减少侧动,以减少闪烁干扰五) 肝脏超声测量1、 右肝最大斜径 右肋缘下扫查,肝断面上显示右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以及清晰 的右侧膈肌时冻结图像,测肝下缘至膈间的最大垂直距离2、 肝左叶上下径和前后径 纵断显示腹主动脉纵断面,在显示包括膈面在内的完整 左肝纵断面上测量二、胆管系统超声检查一) 适应症a、因右上腹部疼痛疑有胆囊结石和/或胆囊炎、胆道蛔虫者;b、黄疸的鉴别,判断阻 塞性或非阻塞性黄疸,阻塞的部位和病因诊断;c、右上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判断 是否为胆管肿瘤;d、常有消化性溃疡症状,除外胆管系统炎症者;e、先天性胆管 异常如先天性胆囊异常,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f、不明原因发热者,是否为胆管 系统感染;h、介入性超声的应用二) 检查前准备为保证图像质量,检查前应:a、禁食8h以上,以保证胆囊、胆管内充盈胆汁,并 减少胃肠道内容物和气体的干扰;b、应于胃肠及胆管X线造影之前或造影后2d— 3d作检查;c、检查前24h禁食脂肪饮食,停用影响排空胆汁的药物如阿托品和利 胆素等;d、急诊病人不受以上条件限制,可及时进行检查。
三) 仪器条件仪器条件和探头工作频率同肝脏四) 体位与扫查方法1、 体位a、 仰卧位:是最常用的体位,检查方便,效果好缺点是有时胃肠道气体影响后方胆 系的观察b、 右前斜位:可使肝脏和胆囊向左下移位,扩大了肝脏和胆囊的超声窗作用,减少胃 肠道气体干扰,并使胆管从门脉右前方旋转至门脉正前方,提高了肝外胆管的显示 率,有利于发现胆囊颈部结石以及追踪肝外胆管中下段病变,是胆系检查的重要体 位c、 胸膝卧位:腹壁抬高离开床面,仍自腹壁扫查这是观察胆囊颈部结石移动的最佳 体位由于上身低下身高可以观察肝外胆管结石移动d、 坐位或站位:肝脏、胆囊位置较高的病人可试用,并客观察结石移动2、 二维灰阶超声检查(1) 、胆囊的观察:a、右肋缘下斜断扫查:将探头置于右肋缘下缓慢倾斜,斜向扫查 可获得胆囊的纵轴断面如显示不满意,可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使胆囊随肝脏下移, 常可获得清晰的胆囊图像b、沿肋间隙斜断扫查:探头依次置于第6—9肋间扫查适 当转动探头角度,以获得胆囊图像2) 、肝外胆管的观察:a、肋间隙扫查:探头置于第6—9肋间,多为6—7肋间,移 动探头,可显示胆总管与门静脉主干呈平行关系且位于门静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