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疆卫士竞选材料张清炜同志事迹材料.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876****10
  • 文档编号:141998338
  • 上传时间:2020-08-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疆卫士竞选材料 张清炜同志事迹材料———————————————————————————————— 作者:———————————————————————————————— 日期: 在平凡岗位上闪光 ——记培训基地四期士官张清炜培训基地医务室卫生员张清炜,1995年12月入伍,四级士官入伍十六年来,他始终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消防部队医疗事业中,像一颗永不松动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消防部队医疗事业奉献了青春,倾注了心血,他钉子般的精神也不断在岗位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3次,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被总队评为“优秀士兵” 要做一颗永不松动的“螺丝钉” 张清炜出生在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的一个偏僻山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由于地少人多、家境贫寒,他从小就一边上学一边帮着父母照顾年幼的弟弟,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课余时间还要打理庄稼,在贫苦的生活中逐渐长大成人,也磨练出一股子牛劲和“钻”劲医科中专毕业后,怀着对消防部队的热切向往,怀着“当兵习武,才能为民服务”的崇高志向,他离家千里来到了内蒙古消防总队培训基地当兵刚入伍时,他很快就适应了消防部队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严格的管理模式,但高强度、高难度的军事、业务训练让从来没有接触过训练的张清炜很是吃不消,加上本来体质就差,训练一下子落在了别人后面,铆足了牛劲的他发疯似地挑战着自己的身体极限,大家一起练时他抢着练,别人练一次,他就练八次十次,训练场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汗水一次又一次地浸透了迷彩服,很快他就成长为整个新训大队的训练标兵。

      刚过新训期,由于各方面的表现优异和有中西医的一技之长,张清炜被留在了培训基地担任卫生员,他自己都没想到,从1996年的全区消防部队新兵集训开始,他这一干就是十六载春秋由于每年的新兵集训是训练损伤和各种疾病的高发期,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三个多月的新训期,他每天都要随同军医巡诊、开药、取药、包扎伤口和打针输液,平均一天开出的药单都在四五十张,分发的各类药物上百包,打针输液更是不计其数,但他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来没有为战士发错过药,打针输液也很少有“跑针”的情况出现,使得患病的新训官兵都得到了正确有效的医治,也在战友中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张清炜还身兼数职,担任着培训基地的教勤中队的中队长助理,协助中队干部进行日常管理;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摄影摄像技术,熟练地掌握了摄影摄像器材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拍摄了大量反映培训基地发展建设的好片子医治战友的伤痛,张清炜用的不是银针,而是仁心训练损伤是许多官兵在新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看到战友们被伤痛折磨得苦不堪言,他的心也被深深刺痛了,真挚的战友情时时折磨着他,他恨不得所有的伤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通过利用业余时间刻苦翻阅医学书籍,他得知中医针灸和按摩推拿可以有效地治愈各种训练损伤,但他身边没有老师可以学习请教,冲天的牛劲又一次被唤醒,他一边对照着针灸穴位图谱,一边翻着施针说明,开始冒险在自己的身体上试针,多少次他把银针扎在了神经上,豆大的汗珠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但他没有放弃,直到用针的力度、深度和位置都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才罢休,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针灸和按摩推拿本领,为无数战友解除了伤痛。

      他在不断刻苦钻研医术的同时,还把历年来新训期间各类常见病的防治与治疗经验总结起来,毫不吝惜地向身边的战友和同行传授 春来秋去,十六年过去了,培训基地的新兵走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始终坚守在自己忠爱的医疗卫生岗位上,与他心爱的医药箱和银针为伴,一起度过了十六个难忘的岁月 “只要部队还需要我,我就永远奉献于警营” 在众多荣誉面前,他总是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并且默默无闻地完成好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教勤中队里,他是最老的同志,但是,无论是对待新来的干部,还是刚入伍的新战士,他从不摆老资历,平易近人工作中,他主动发挥班长、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先后带出了一茬又一茬的训练标兵在向战士传授知识技术时,他不厌其烦,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和带动战士的学习,端正他们的服役态度他经常借工作、生活之便,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对后进战士,从不歧视,而是积极主动靠上去做战士的思想工作在他的耐心说服教育和真诚的帮助下,中队多名后进战士如今成了骨干,有些还当上了班长2000年新兵下连不久,中队里的一名山西籍新战士小李突然出现工作消极、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中队官兵多次谈心劝解都不大奏效,经常是谈过之后两三天又故态重萌,张清炜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可他一直默默地等待机会。

      作为中队里的老同志,他最清楚不同类型的兵怎么带,如何管机会终于来了,一次训练后,小李因着凉感冒发了高烧,张清炜对小李十分关心,经常到床前问寒问暖,并叫亲自下厨为煮了小李爱吃的鸡蛋面,还默默地为小李站完了所有的岗,此举深深地打动了小李的心,之后,含着热泪说,“老班长,你对我太好了,以后你让我干什么都行”他看时机成熟,便和小李进行了谈心,原来,他认为自己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考学无望,工作总是被大家不认同,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失望,不打算在部队干了找准思想症结后,张清炜以自己为例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并严肃地说,“警营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既然来当兵,就要服从部队的纪律,踏踏实实地干工作,当兵就得有当兵的样!”一席话让小李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从那以后,小李的思想和行动明显有了好转,多次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训练,还考上了军事院校,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别看张清炜每天乐呵呵的,大家都听惯了他伴随着川腔“啥子呦”的爽朗笑声,其实,他的生活负担很重,善良的妻子没有工作在家待业,可爱的儿子已满四岁,偌大的一个家庭经济上全凭他一人支撑四期士官即将期满,妻子劝他退伍,家里年老体弱的父母亲也希望他能够尽早回到身边照顾好家庭。

      只要部队还需要我,我就永远奉献于警营,哪怕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他毅然地说他常自我感叹道:“这辈子欠父母、妻子女儿的太多太多,总是老‘债’未还,新‘账’又添”但是,他心里始终有着一股热血在支撑着他,“国事家事,哪头重,哪头轻,自己心里最清楚,是军人就得有所奉献,是党员就得有所牺牲” 作为军人,张清炜同志无悔于青春,无悔于家人,无悔于他忠爱的岗位,因为他有着一颗“螺丝钉”般坚强的心,有着为消防事业奋斗终身的博大胸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