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塔的安全高差.doc
5页如何确定群塔中的安全高差作者:赵锦升、马艳平、张海洋单位:枣矿集团中兴建安公司德圣房产地产公司摘要:成片小区的开发施工中往往出现多台塔吊共同作业的情况,如此多的塔吊同时作业,既要使塔吊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本文通过计算,给出群塔的安全高差关键词:群塔;塔机;起重臂;臂长;安全高差成片小区的开发施工中往往出现多台塔吊共同作业的情况,如此多的塔吊同时作业,既要使塔吊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如果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臂碰撞,如果高差过大,由于群塔的连续排序造成连锁反应1)要求过多的塔机与建筑物进行附着2)建筑物达到的高度太低,不满足塔机锚固高度的要求,因此,塔机的高差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第10.5条规定: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位(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点)与低位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新颁布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03-2001第4.4.25条规定,“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机时,应保持两塔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得小于2m”。
1、 确定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1.1 确定底层塔机的计算顶升高度H’塔:式中:H1~Hb—含义和取值如图1所示D—塔机吊钩至起重臂下弦的极限距离hf塔臂架弹性变形端头下沉值其中,hf对空载时的大臂上扬的塔机一般影响不大,但对于空载扬臂的塔机影响就比较明显,根据经验值,塔机在端头额定负载时测定的下垂值为1.2~1.5m,取1.2 mHb的取值按塔机基础(顶)与建筑物(底)标高的相对值计算,即:如果塔机基础(顶)高于建筑物底标高,Hb取正值,反之,取负值H1吊具高度,一般取1~1.5m;H2构件高度,钢筋砼结构按3m计,钢结构按3~12m计算;H3安全距离按1.5~2m计算,一般情况下取2m,群塔施工时取1.5m;H4——脚手架或其它构件高度(m);H5——建筑物高度(m);H6塔机基础(顶)与建筑物底的高差值(m),按相对值计算D=2.1m1. 2确定底层塔机的实际顶升高度H塔H塔= H过+H标+[H非标]+ H升+H转H非标-塔机非标准节的高度,本例为0n-塔机顶升节节数 n= H塔- H过-H升-H转/ H标H过、H升、H转、H标—含义如图,所示为确保塔机安全,计算结果小数位>0.20者,在个位数进位(如n=1.25,则取n=2,但需复核相临塔机的高差,避免高差的连续反应,如出现连续反应,可采用非标准过度节来调整塔机的安装高度)。
6号塔机的参数取值分别为H过=7.5m,H标=3m,H升=4.3m,H转=2m,计算得n=8.98m,实际取n=9,实际顶升高度为H塔=4.8m计算塔机高差常用的参数(见图1.2)如下:① 塔机高差Hj指计算两临塔塔机的高度差② 塔机起重臂截面高度Bn③ 塔机塔帽高度Tm④ 高位低位塔机起重臂到塔机基础顶面高度HG,HD⑤ 高、低位塔机起重臂安装高差△H1.3确定合理的高差数值群塔布置竖向设计中,塔机高差参数的合理确定,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塔机性能参数,分以下3种情况(见图3)参照下述公式计算群塔起重臂交叉合理高度值⑴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 H=HG-HD+[Hj]≥Bn+hf+D6号、2号塔机的高差,根据上述公式,则两塔的合理高差应为△ H′= HG-HD+Hj≥1.5+1.2+3.6=6.3m⑵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长,且小于3/4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 H′= HG-HD+[Hj]≥Tm⑶起重臂交叉大于3/4起重臂长(或覆盖低塔塔身)的高差计算△ H′= HG-HD+[Hj]≥Tm+α4.计算高位塔机实际安装高度4.1确定高位塔机对应塔机高差需安装的标准节、节数n=△H′/ H标 (7)同确定底层塔机顶升节数的原则相同,最终确定对应塔机高差、高位塔机需安装的实际标准节、节数,仅算出实际的塔机高差,按(7)和上述原则计算6号与2号塔机的高差为9m。
参照文献1、《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国计划出版社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03-2001,中国工业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