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解答完整版-修订编选.pdf
40页第一章 晶体几何基础第一章 晶体几何基础 1-1 解释概念: 等同点等同点:晶体结构中,在同一取向上几何环境和物质环境皆相同的点 空间点阵空间点阵:概括地表示晶体结构中等同点排列规律的几何图形 结点结点:空间点阵中的点称为结点 晶体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对称对称:物体相同部分作有规律的重复 对称型对称型 : 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要素(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和旋转反伸轴) 的集合为 对称型,也称点群 晶类晶类:将对称型相同的晶体归为一类,称为晶类 晶体定向晶体定向: 为了用数字表示晶体中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在晶体中引入一个坐 标系统的过程 空间群空间群:是指一个晶体结构中所有对称要素的集合 布拉菲格子布拉菲格子:是指法国学者 A.布拉菲根据晶体结构的最高点群和平移群对称及 空间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原则,将所有晶体结构的空间点阵划分成 14 种类型的空 间格子 晶胞晶胞:能够反应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单位 晶胞参数晶胞参数: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的 6 个参数(a、b、c、 、、 ). 1-2 晶体结构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哪种几何图形可表示晶体的基本特征? 解答: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晶体的内部质点呈对称分布,即晶体具有对称性 14 种布拉菲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单位格子可以表示晶体的基本特征 1-3 晶体中有哪些对称要素,用国际符号表示 解答:对称面m,对称中心1,n 次对称轴n,n 次旋转反伸轴n 螺旋轴ns ,滑移面a、b、c、d 1-5 一个四方晶系的晶面, 其上的截距分别为 3a、 4a、 6c, 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解答:在 X、Y、Z 轴上的截距系数:3、4、6 截距系数的倒数比为:1/3:1/4:1/6=4:3:2 晶面指数为:(432) 补充:晶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与其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 解答:自限性自限性:晶体的多面体形态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反映 均一性和异向性均一性和异向性:均一性是由于内部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晶体中的任何一 部分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异向性是由于同一晶体中的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 是不同的,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对称性对称性:是由于晶体内部质点排列的对称 最小内能和最大稳定性最小内能和最大稳定性 : 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较之同种化学成分的气体、 液体及非晶质体,晶体的内能最小这是规则排列质点间的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 的原因 晶体的稳定性是指对于化学组成相同,但处于不同物态下的物体而言,晶体最为 稳定。
自然界的非晶质体自发向晶体转变, 但晶体不可能自发地转变为其他物态 第二章 晶体化学基础第二章 晶体化学基础 2-1 名词解释 : 配位数与配位体,同质多晶与多晶转变,位移性转变与重建性转 变,晶体场理论与配位场理论 答: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一个离子直接相邻的异号离子数 配位体: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直接相邻、形成配位关系的各个阴离子中心 连线所构成的多面体 同质多晶:同一化学组成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温度、压力、pH 值等),结晶成 为两种以上不同结构晶体的现象 多晶转变: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时,各种变体之间发生结构转变,从一种 变体转变成为另一种变体的现象 位移性转变:不打开任何键,也不改变原子最邻近的配位数,仅仅使结构发生畸 变,原子从原来位置发生少许位移,使次级配位有所改变的一种多晶转变形式 重建性转变:破坏原有原子间化学键,改变原子最邻近配位数,使晶体结构完全 改变原样的一种多晶转变形式 晶体场理论:认为在晶体结构中,中心阳离子与配位体之间是离子键,不存在电 子轨道的重迭,并将配位体作为点电荷来处理的理论 配位场理论:除了考虑到由配位体所引起的纯静电效应以外,还考虑了共价成键 的效应的理论。
图 2-1 MgO 晶体中不同晶面的氧离子排布示意图 2-2 面排列密度的定义为:在平面上球体所占的面积分数 (a)画出 MgO(NaCl 型)晶体(111)、(110)和(100)晶面上的原子排布图 ; (b)计算这三个晶面的面排列密度 解:MgO 晶体中 O2-做紧密堆积,Mg2+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 (a)(111)、(110)和(100)晶面上的氧离子排布情况如图 2-1 所示 (b)在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的单位晶胞中, (111)面:面排列密度= (110)面:面排列密度= (100)面:面排列密度= 2-3 试证明等径球体六方紧密堆积的六方晶胞的轴比 c/a1.633 证明:六方紧密堆积的晶胞中,a 轴上两个球直接相邻,a0=2r;c 轴方向上,中 间的一个球分别与上、下 各三个球紧密接触, 形成四面体, 如图2-2 所示: 图 2-2 六方紧密堆积晶胞中 有关尺寸 关系示意图 2-4 设原子半径为 R,试计算体心立方堆积结构的(100)、(110)、(111)面 的面排列密度和晶面族的面间距 解:在体心立方堆积结构中: (100)面:面排列密度= 面间距= (110)面:面排列密度= 面间距= (111)面:面排列密度= 面间距= 2-5 以 NaCl 晶胞为例,试说明面心立方紧密堆积中的八面体和四面体空隙的位 置和数量。
答:以 NaCl 晶胞中(001)面心的一个球(Cl-离子)为例,它的正下方有 1 个 八面体空隙(体心位置),与其对称,正上方也有 1 个八面体空隙;前后左右各 有 1 个八面体空隙(棱心位置)所以共有 6 个八面体空隙与其直接相邻,由于 每个八面体空隙由 6 个球构成,所以属于这个球的八面体空隙数为 61/6=1 在这个晶胞中,这个球还与另外 2 个面心、1 个顶角上的球构成 4 个四面体空隙 (即 1/8 小立方体的体心位置);由于对称性,在上面的晶胞中,也有 4 个四面 体空隙由这个参与构成所以共有 8 个四面体空隙与其直接相邻,由于每个四面 体空隙由 4 个球构成,所以属于这个球的四面体空隙数为 81/4=2 2-6 临界半径比的定义是 : 紧密堆积的阴离子恰好互相接触,并与中心的阳离子 也恰好接触的条件下,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即每种配位体的阳、阴离 子半径比的下限计算下列配位的临界半径比:(a)立方体配位;(b)八面体 配位;(c)四面体配位;(d)三角形配位 解:(1)立方体配位 在立方体的对角线上正、 负离子相互接触, 在立方体的棱上两个负离子相互接触 因此: (2)八面体配位 在八面体中,中心对称的一对阴离子中心连线上正、负离子相互接触,棱上两个 负离子相互接触。
因此: (3)四面体配位 在四面体中中心正离子与四个负离子直接接触,四个负离子之间相互接触(中心 角 )因此: 底面上对角中心线长为: (4)三角体配位 在三角体中,在同一个平面上中心正离子与三个负离子直接接触,三个负离子之 间相互接触因此: 2-7 一个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的金属晶体,其原子量为 M,密度是 8.94g/cm3试 计算其晶格常数和原子间距 解:根据密度定义,晶格常数 原子间距= 2-8 试根据原子半径 R 计算面心立方晶胞、六方晶胞、体心立方晶胞的体积 解:面心立方晶胞: 六方晶胞(1/3): 体心立方晶胞: 2-9 MgO 具有 NaCl 结构 根据 O2-半径为 0.140nm 和 Mg2+半径为 0.072nm, 计算 球状离子所占据的体积分数和计算 MgO 的密度并说明为什么其体积分数小于 74.05%? 解:在 MgO 晶体中,正负离子直接相邻,a0=2(r++r-)=0.424(nm) 体积分数=4(4/3)(0.143+0.0723)/0.4243=68.52% 密度=4(24.3+16)/6.0231023(0.42410-7)3=3.5112(g/cm3) MgO 体积分数小于 74.05%,原因在于 r+/r-=0.072/0.14=0.42350.414,正负离 子紧密接触,而负离子之间不直接接触,即正离子将负离子形成的八面体空隙撑 开了,负离子不再是紧密堆积,所以其体积分数小于等径球体紧密堆积的体积分 数 74.05%。
2-10 半径为 R 的球,相互接触排列成体心立方结构,试计算能填入其空隙中的 最大小球半径 r体心立方结构晶胞中最大的空隙的坐标为(0,1/2,1/4) 解:在体心立方结构中,同样存在八面体和四面体空隙,但是其形状、大小和位 置与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略有不同(如图 2-3 所示) 设:大球半径为 R,小球半径为 r则位于立方体面心、棱心位置的八面体空隙 能够填充的最大的小球尺寸为: 位于立方体(0.5,0.25,0)位置的四面体空隙能够填充的最大的小球尺寸为: 2-11 纯铁在 912由体心立方结构转变成面心立方, 体积随之减小 1.06% 根据 面心立方结构的原子半径 R 面心计算体心立方结构的原子半径 R 体心 解:因为面心立方结构中,单位晶胞 4 个原子, ;而体心立方结构 中,单位晶胞 2 个原子, 所以, 解得:RF=1.0251RI,或 RI=0.9755RF 第三章 晶体结构第三章 晶体结构 3-1 名词解释 (a)萤石型和反萤石型 (b)类质同晶和同质多晶 (c)二八面体型与三八面体型 (d)同晶取代与阳离子交换 (e)尖晶石与反尖晶石 答:(a)萤石型:CaF2 型结构中,Ca2+按面心立方紧密排列,F-占据晶胞中 全部四面体空隙。
反萤石型 :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位置与 CaF2 型结构完全相反, 即碱金属离子占据 F- 的位置,O2-占据 Ca2+的位置 (b)类质同象:物质结晶时,其晶体结构中部分原有的离子或原子位置被性质 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所占有,共同组成均匀的、呈单一相的晶体,不引起键性 和晶体结构变化的现象 同质多晶:同一化学组成在不同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c)二八面体型:在层状硅酸盐矿物中,若有三分之二的八面体空隙被阳离子 所填充称为二八面体型结构 三八面体型:在层状硅酸盐矿物中,若全部的八面体空隙被阳离子所填充称为三 八面体型结构 (d)同晶取代:杂质离子取代晶体结构中某一结点上的离子而不改变晶体结构 类型的现象 阳离子交换:在粘土矿物中,当结构中的同晶取代主要发生在铝氧层时,一些电 价低、半径大的阳离子(如 K+、Na+等)将进入晶体结构来平衡多余的负电荷, 它们与晶体的结合不很牢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其它阳离子交换 (e)正尖晶石:在 AB2O4 尖晶石型晶体结构中, 若 A2+分布在四面体空隙、而 B3+分布于八面体空 隙,称为正尖晶石; 反尖晶石:若 A2+分布在八面体空隙、而 B3+一半 分布于四面体空隙另一半分布于八面体空隙, 通式 为 B(AB)O4,称为反尖晶石。
3-2 (a)在氧离子面心立方密堆积的晶胞中,画 出适合氧离子位置的间隙类型及位置, 八面体间隙 位置数与氧离子数之比为若干?四面体间隙位置 数与氧离子数之比又为若干? (b)在氧离子面心立方密堆积结构中,对于获得 稳定结构各需何种价离子,其中: (1)所有八面体间隙位置均填满; (2)所有四面体间隙位置均填满; (3)填满一半八面体间隙位置; (4)填满一半四面体间隙位置 并对每一种堆积方式举一晶体实例说明之 解:(a)参见 2-5 题解答 (b)对于氧离子紧密堆积的晶体,获得稳定的结 构所需电价离子及实例如下: (1)填满所有的八面体空隙,2 价阳离子,MgO; (2)填满所有的四面体空隙,1 价阳离子,Li2O; (3)填满一半的八面体空隙,4 价阳离子,TiO2; (4)填满一半的四面体空隙,2 价阳离子,ZnO 3-3 MgO 晶体结构,Mg2+半径为 0.072nm,O2-半径为 0.140nm,计算 MgO 晶体中 离子堆积系数(球状离子所占据晶胞的体积分数);计算 MgO 的密度 解:参见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