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遵义红色剪纸艺术探究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839166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7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遵义红色剪纸艺术探究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王忠芬(遵义市文化馆 贵州 遵义 563000)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它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活化石和所有的文化一样,艺术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变,不断发展,民间艺术由底层人民自发创作,主动传承,它更容易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巨大影响,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国家已经有意识在对民间艺术进行研究保护,但是仍然有很多艺术没能挺过经济变革的冲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针对这一境况表示:“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有幸接触到不少民间艺术及民间艺术家,本文将以遵义红色剪纸为例,试探究当代民间艺术发展的思路,真正帮助民间艺术得到自发的、活态的传承一、遵义红色剪纸艺术的来源剪纸艺术早在汉代就有萌芽,经过长期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走向了成熟剪纸艺术成本低,难度小,符合群众审美,所以成为发展最广泛的民俗之一,中国各地都有自己流派的剪纸。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剪纸的内容也日渐丰富刘志华老师就是一位剪纸艺术忠实的传承者和传播人刘老师是天津人,自幼喜欢绘画艺术和剪纸艺术,在遵义钛厂工作的几十年里积累了大量剪纸资料和作品,2002年退休以后,潜心钻研,形成独特风格的剪纸工艺,多次获奖他在遵义的这些年,深受遵义历史中革命精神的影响,创作出一套《遵义红色剪纸长征人物怀旧精品》,内含有1935年参加遵义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共20人的肖像众多专家在2011年多彩贵州的评选中纷纷给予了这套作品好评,他们建议刘老师将其打造成遵义乃至贵州红色文化精品刘老师以汉画像的形式表现出贵州高原上的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尤其是其中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让遵义红色剪纸自成一派,别具特色二、遵义红色剪纸艺术的现状作为民间艺术的精品,刘老师陆续获得到了各种工艺美术奖项,各级院校也纷纷邀请刘老师授课或展出在2006年底,刘志华老师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贵州民族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贵州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剪纸分会负责人,2006年9月正式被聘为遵义师范学院初教系工艺美术教师2011年,刘志华老师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举办了一次个人作品展,参观者络绎不绝。

      2012年7月,刘志华老师决定投身市场经济,利用企业的力量扩大红色剪纸的传播和影响于是他出资10万元创办遵义源泉剪彩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政府给予了微型企业优惠政策,并拨出财政补助资金5万元公司主要靠剪纸培训和红色旅游商品开发销售作为盈利手段行文至此,红色剪纸艺术似乎已经能在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发传承的路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项民间艺术精品仍然面临着尴尬的局面首先,剪纸艺术不是遵义地方主流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源于中原地区,在遵义并不算盛行,所以并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爱好者都集中在各种各样原因迁居遵义的北方人遵义作为经济还未高度发达的三线城[]市,民间艺术乃至艺术领域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不多,刘志华老师认为在遵义市有影响的工艺美术专家只有30人左右,其中剪纸艺术方面只有10人左右,无法对遵义的群众起到审美引导的作用红色剪纸艺术也没有太多合适的宣传途径,推广力度有限其次,红色剪纸作品如果作为红色旅游的商品,是否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认可呢?为此笔者走访了遵义市旅游局副调研员沈学锋他表示,遵义的旅游特色除了红色文化,还有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知名土特产后两者才是遵义特有的文化,而红色文化在中国是遍地开花。

      比如一个延安或者井冈山的游客,可能对苗族银饰、茅台酒或者湄潭茶叶更感兴趣遵义的红色文化旅游很难做出特色,做得特别笔者随后也针对遵义红色旅游核心区域,即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和红军文化街做了走访调查在与遵义市红色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吴德坤的交谈中,也发现他并不看好红色剪纸作品能在遵义旅游市场上站稳脚跟他认为究其原因是外地游客本身对遵义及遵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太少,红色剪纸并没有在红色旅游文化中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当今社会人们更多的在追求时尚、潮流的事物,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不喜爱,红色剪纸对于游客来说,收藏的意义大大降低了不过在红军街的商户处却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笔者携带了刘老师的作品随机访问了十家红军街旅游纪念品商户,他们在参观完红色剪纸作品后均表示愿意尝试销售,可以以代卖的形式与刘老师合作三、遵义红色剪纸艺术的发展道路设想在认真听取了各级领导意见,实地考察了遵义旅游市场以后,笔者也尝试着为遵义红色剪纸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建议遵义红色剪纸因为自身特点的限制,暂时不能获得政府更多的重视,但自助者天助,如果红色剪纸在将来希望得到更多的帮扶,那么红色剪纸作品首先得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市场经济的考验首当其冲需要完善的是红色剪纸商品本身。

      由于剪纸作品不宜保存携带的特点,剪纸作品的图案应成为商品开发的核心工艺品方面比如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将剪纸作品嵌入玻璃工艺品中,或者印刷到旅游明信片上,都能让剪纸作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继续这样的思路就能衍生出更多适合印制剪纸图样的商品,结合遵义当地特色,可以在礼品盒、酒瓶、甚至簸箕上使用红色剪纸的图样而在生活用品的开发则应更为丰富多彩,除了可以成为旅游纪念品以外,也能带动本地消费者购买比如印制有红色剪纸图案的靠垫、文化衫、围巾、帽子等最终使红色剪纸成为遵义城市旅游名片,广泛的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在市场经济时代,酒香也会怕巷子深剪纸艺术同样需要推广和宣传笔者认为剪纸艺术的市场营销策略有如下一些要点:一是加强艺术作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增进消费服务在信息时代,网络宣传以其成本低廉,传播面广泛,传播迅速成为推广产品的必备之选消费者不购买,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不了解遵义红色剪纸艺术可以开办专门的网站、微博、、推出剪纸艺术的游戏等,以最小的成本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消费者,充分展示遵义红色剪纸艺术的魅力,介绍每一件商品的来龙去脉,让消费者不仅买商品,更是买文化二是丰富消费体验,增加购买渠道比如利用已经成为最大趋势的电子商务,开设淘宝店铺,通过网络购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还可以考虑开设“剪纸咖啡”等剪纸体验门店,体验式消费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对成品的归属感,真正培养消费者对剪纸艺术的兴趣,让更多的人真正接触红色剪纸,了解红色剪纸四、对保护民间艺术的思考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笔者发现刘志华老师的红色剪纸已经属于发展得比较好的民间艺术,但仍然在市场经济的夹缝中努力生存,另如获贵州省省级非遗名录的遵义通草堆画传统手工技艺,因为艺术本身不宜携带,不便保存等特点在传承上更是举步维艰笔者认为,保护民间艺术甚至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将保存和引导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仅仅把这些艺术放到博物馆中是无法真正留住它们,想办法引导人民群众真正对民间艺术感兴趣,让社会资本真正对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感兴趣,才是一条让民间艺术彻底复兴的道路保护民间艺术的道路,也是一条传承和创新并举的道路对待民间艺术,首先还是要继承,最大程度的保留成百上千年来民间艺术的精华这主要是依托民间广大的民艺爱好者自发的学习与此同时,各级院校、研究所可以通过设置相应专业、开办研讨班、培训班、艺术比赛等方式积极参与保护民间艺术而作为文化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者,一是要充分利用文化馆的各种资源,倡导人民群众重拾对民间艺术的审美习惯,让民间艺术真正回到民众中间。

      例如文化馆在元宵灯谜会、遗产日等节庆举办非遗图片、实物展览,打造表演形式的非遗剧场等二是要利用文化馆的社会网络资源,给民间艺术家和其它企事业单位穿针引线,促进更多的合作与发展保护民间艺术,除了继承,更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民间艺术源于民众,也必须跟随民众变化的步伐民间艺术的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要更多的利用先进科技文化以红色剪纸为例,计算机、印刷机、制图软件等可以使剪纸实现批量生产,从而实现剪纸艺术品商品化,为艺术产业化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摄影等技术则可以让民间艺术爱好者更方便入门,更方便欣赏和保存也为艺术产业化提供了可能二是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消费为导向,将艺术产业化,保护好民间艺术的知识产权,真正依靠市场经济实现民间艺术活态的自发的传承之路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政府和文化主管单位、越来越多的文化工作者,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者开始重视民间艺术新的法律法规、鼓励政策的确立,保护民间艺术的新思路,新方向的提供,更多值得学习借鉴的成功案例,都让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中国的民间艺术一定能找到切合时代的发展之路,中国民间艺术一定能实现它繁荣复兴的中国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