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及处置突发事项暂行规则.doc
7页...wd...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暂行规则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人民法院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安全、顺利进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第二条人民法院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损害司法权威、阻碍审判和执行活动、危及法院安全,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情况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和处置的突发事件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审判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执行死刑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民事、行政案件执行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涉诉信访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其他突发事件第二章工作机制第四条各级人民法院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院领导担任组长,办公室主任、法警队队长担任副组长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分队;组织指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定期组织召开突发事件专题会议。
第五条制定应急预案重点对人民法院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职责分工、制度建设、勤务保障以及应急程序和内容进展部署和标准第六条成立应急分队应急分队设在法警队,法警队应在处理好各项职能工作的同时,建设健全处置突发事件的各项制度,保证应急设施、武器装备、警用车辆等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遇重大突发事件时迅速出警第七条建设预测预警制度各业务庭(局)对即将开庭或执行的案件应进展事故苗头分析,发现问题提前向法警队通报;法警队在执行保障任务之前应详细了解案件情况,熟悉执行场所的环境,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保障方案,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第八条建设调警制度在执行重大保障任务中遇警力缺乏情形时,上一级法院可向所辖法院发出调警令,基层法院法警队可向上一级法院法警队申请调用警力;调警的程序和调警令按照《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暂行规则》的要求执行第九条建设外部联系与当地公安、武警等相关单位建设经常性联系,遇重大突发事件难以控制时,应及时向相关单位请求支援,防止事态开展和损害结果进一步扩大第三章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第一节 刑事、民事和行政审判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第十条安全检查(一)庭审前应进展安全检查,应配备必需的安全检查设备,配齐司法警察安全检查人员。
二)司法警察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安全检查职责对公诉人、律师等依法出庭履行职务的人员,应进展有效证件查验和登记;对其他参加庭审活动的诉讼参与人、第三人和旁听人员,在进展证件查验和登记的同时,应进展人身和随身物品的检查三)防止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未经允许携带录音、录像、摄影器材等限制物品进入法庭对所携带的限制物品按规定登记、存放后,上述人员方可进入对携带可疑物品的,应进展询问四)防止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携带枪支、刀具以及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管制、危险物品进入法庭对所携带的管制物品,予以收缴;对查出的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物品,在确保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按限制物品存放方式处理或按有关规定予以收缴对有疑点的管制和危险物品,应先将携带人员控制,以采取进一步措施五)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对未经允许强行闯入审判区的人员,经劝阻和警告无效后,可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必要时可临时关闭安检场所六)安全检查工作中遇重大突发事件,司法警察可在必要时依法使用警械,法警队领导应迅速到达现场指挥处置,应急分队根据需要迅速出警以下审判、执行死刑、民事执行、行政执行、涉诉信访工作以及其他情况中遇重大突发事件均适用此条第十一条法庭审判(一)审判法庭的安全防范设施应符合《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的要求。
二)应根据法庭审判活动的类型、规模、诉讼参与人的数量等情况,配备相应数量的值庭司法警察;对于刑事案件的开庭,应严格按照规定配备押解司法警察,对一名刑事被告人的押解不少于两名司法警察,对一名重大刑事案件被告人的押解应到达三名司法警察的要求三)司法警察应履行好维护法庭秩序、保护参与审判活动人员安全的职责;对于刑事案件的开庭,司法警察应重点防范刑事被告人的突发行为四)民事、行政案件开庭审判过程中遇以下突发情况时,司法警察应依法采取措施:对违反法庭纪律、扰乱法庭秩序的,经警告、制止无效后,可强行带离法庭或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对情绪冲动、行为失控,谩骂或污辱审判人员、诉讼参与人的经警告无效后可采取强制措施遇双方当事人厮打的情形,应迅速采取措施制止,经警告和制止无效后,可采取强制措施遇一方当事人行凶、挟持人质等情形,应保护人质安全,并迅速采取措施将其制服,收缴其凶器和其他危险物品遇当事人或旁听人员因情绪冲动突发疾病的情形,应及时送医救治,或协助病人家属做好救助工作五)刑事案件法庭审判过程中遇以下突发情况时,司法警察应依法采取措施:遇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纪律、扰乱法庭秩序以及旁听席出现哄闹、骚乱等情形时,值庭司法警察应迅速制止,制止无效后,可强行带离法庭或采取其他强制措施;押解司法警察应严密监控刑事被告人,防止其借机脱逃,并制止无关人员接近刑事被告人。
对行凶、脱逃或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被告人,要迅速采取措施将其制服,收缴其凶器和其他危险物品,同时加强对其他刑事被告人的看管;在采取其他措施不能制止脱逃行为的情况下,可鸣枪警告,仍不能制止的,可依法使用武器;对已经脱逃的刑事被告人,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并采取有效的追击手段,协助公安机关将其缉捕归案对实施自杀、自伤等行为的刑事被告人,要及时制止其自杀、自伤行为,收缴其持有的凶器或其他危险物品;对已经发生伤害后果的,应首先控制刑事被告人,然后对其进展救治对突发疾病的刑事被告人,应根据刑事被告人发病的情况及其病症,请医护人员积极进展检查和救治,必要时请示院领导同意后,将刑事被告人送往医院诊治;在送往医院途中和检查、救治过程中,司法警察要加强看管及对现场的戒备,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第十二条提押与还押、看管(一)应配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羁押室、指挥车、囚车以及警械和武器,以满足不同类型或同案犯分别看管、押解和重大案件被告人一人一车、一人一室的要求;制止使用没有安全防范设施的羁押室看管刑事被告人,制止使用带故障的囚车执行押解任务;提押与还押、看管均应按规定比例配备司法警察二)提押与还押、看管过程中遇以下突发情况时,司法警察应依法采取措施:遇刑事被告人行凶、脱逃或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时,处置措施参照法庭审判中第十一条第五款中的一样情形。
遇刑事被告人在囚车或羁押室内自杀、自伤或伤害其他刑事被告人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制服,收缴其持有的凶器或其他危险物品,并将其单独关押;对已经发生伤害后果的,应首先控制刑事被告人,然后向法警队领导报告,根据指令对其进展救治遇刑事被告人实施串供行为时,司法警察应及时制止,提出警告,并将其分别押解或看管,必要时应对其身体进展检查,收缴可能用于串供的物品三)提押与还押过程中遇以下突发情况时,司法警察应依法采取措施:遇囚车发生交通事故或出现故障时,司法警察应严密注视刑事被告人动向,迅速组织戒备,并及时与交通警察联系;如车辆故障、交通事故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应及时向法警队领导报告,请求派车接应,紧急情况下可临时征用社会车辆,将刑事被告人及时带离事故现场在转移刑事被告人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刑事被告人的看管及现场的戒备,防止刑事被告人脱逃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遇刑事被告人家属或其他人员哄闹、拦阻囚车时,司法警察一方面应尽快将刑事被告人与其他人员相隔离,防止其他人员借机劫夺刑事被告人或刑事被告人伺机脱逃,另一方面应对相关人员提出警告,警告无效后可将带头闹事者强制带离现场或采取其他强制措施遇犯罪分子使用暴力、抢夺枪支或武装劫持刑事被告人时,经警告无效后,可依法使用武器,迅速控制事态,抓获犯罪分子。
对押解途中刑事被告人突发疾病的,应及时向法警队领导报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送当地公安医院或就近医院进展治疗在检查、救治过程中,司法警察要加强看管及戒备四)看管过程中遇以下突发情况时,司法警察应依法采取措施:遇刑事被告人哄闹或谩骂看管人员、其他刑事被告人时,经警告无效后,可采取强制措施并将其单独关押,并严密监控刑事被告人的行为对看管过程中刑事被告人突发疾病的,应根据刑事被告人发病的情况及其病症,请医护人员积极进展检查和救治,必要时请示院领导同意后,将刑事被告人用囚车送往医院诊治;在检查、救治过程中,司法警察要加强看管及对现场的戒备第十三条送达(一)法警队应根据法律文书所涉及案件的内容,提前分析、研究送达任务的复杂程度,合理派出警力二)在送达工作中遇以下突发情况,司法警察应依法采取措施:遇被送达人拒绝接收法律文书的情形,应做好解释工作,并告知被送达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经说服教育仍然拒收的,应按照法律程序进展留置送达遇被送达人及其家属谩骂送达人员或哄闹时,应说服教育并对其进展劝告,必要时与被送达人及其家属所在单位取得联系,争取他们协助送达;对不听劝阻、阻碍公务的人员,应采取处置措施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遇被送达人对送达人员实施暴力行为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制止其行为,收缴其凶器或其他危险物品,同时向法警队领导报告,根据指令执行遇送达人员被围困限制自由的情形,应积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并指出此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劝说无效的,应迅速向法警队领导报告,请求派警力支援第二节执行死刑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第十四条应按照《人民法院刑场建设标准》的要求,建设能够用于枪决和注射执行所需的固定刑场,刑场内应设立除执行人员以外无关人员不允许靠近的戒备线;应配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指挥车、囚车以及其他警用装备,配足担负戒备、押解、执行任务的司法警察第十五条分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应在执行现场担任指挥员工作;法警队领导应参加从押解到执行以及善后处理全过程的执行活动,保证发生问题及时指挥处置第十六条遇有以下突发情况时,担负执行死刑任务的司法警察应依法采取措施:遇死刑犯行凶、脱逃或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时,处置措施参照本规则中 第十一条第五款中的一样情形 遇犯罪分子使用暴力、抢夺枪支或欲劫持死刑犯时,处置措施参照本规则中第十二条第三款中的一样情形遇囚车发生交通事故或出现故障时,司法警察应严密注视死刑犯的动向,立即组织戒备,迅速将死刑犯转移到备用囚车。
在转移死刑犯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死刑犯的看管及现场的戒备,防止死刑犯脱逃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遇死刑犯家属或其他人员围堵囚车时,应及时向组织指挥的领导报告,一方面警告、劝阻围堵人员,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死刑犯,防止劫持和脱逃经劝阻无效后,按指挥员的命令迅速处置,同时向公安机关报警遇死刑犯家属或其他人员哄闹、冲击执行现场时,应加强现场戒备,对带头闹事者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向公安机关报警第十七条在执行过程中遇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的应当停顿执行的情形时,现场指挥员应命令暂停执行,指挥司法警察迅速将死刑犯押解至羁押场所进展看管,并立即向院长报告,根据指令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死刑犯抵抗执行时,现场指挥员应果断指挥司法警察将其制服,并采取措施将死刑犯迅速执行第十八条对枪决或注射执行所用的枪支、弹药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