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工具设备故障频率分析在工具设备管理中的运用.pdf
4页1浅谈工具设备故障频率分析在工具设备管理中的运用 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杭州维修基地 李陈 在目前航空维修企业中,工具设备的保障质量直接关系到飞机维修质量和工时的利用率,敏捷、高效、优质、准时的向生产部门提供保障服务在维修生产运作中尤为重要,在工具设备的实际保障中,由于工具设备性能的下降、配件自身磨损、人为使用不当等原因,难免会出现故障,那我们是盲目的增加备件数量,牺牲成本来换取稳定?还是“救火式”的突击维修?答案是肯定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方法,将不可预料变为计划中的事情,在成本和保障中寻求平衡点,有预知的掌握现有的库存量是否满足未来某段时间的生产,目前设备配置是不是科学、合理于是引入通过对工具设备故障频率的分析, 来了解基地目前工具设备的故障整体情况,以及配置情况,为工具设备维修、购置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一:定义一:定义 在位工具设备数量指投入生产使用的数量,用 x 表示 工具设备计量耗时指对于某一台计量仪器仪表来说,每隔一定时间都要由具有检定资格的计量单位进行校验,测试,在检定期间导致设备不可用的时间段,用t计 表示 工具设备修理周期指某设备不可用到恢复可用状态的时间段,用t修 表示 工具设备月平均故障次数指某工具设备在单月可能出现故障的次数,用 y 表示。
工具设备月平均使用次数指某工具设备在单月可能使用的次数,用 z表示 工具设备月故障率指某工具设备在单月使用中可能出现故障的概率,用 p 表示 2工具设备月故障保留数量指某工具设备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数量,用 W 表示 二:模型的建立二:模型的建立 以下用杭州维修基地对讲机为实例: 购置年份 在位数量 (x) 计量耗时 (T 计) 月平均故障次数 (y) 修理周期 (T 修) 月平均使用次数(Z) 故障率 (P) 2000 年 2 0 07 年上半年故障次数 4(y=46) 60 天 每天平均使用 50 次;月使用次数 1500 次 P1=1.1% 2002 年 2 0 同上 5(y=56) 60 天 P2=1.3% 2003 年 8 0 同上 22(y=226) 60 天 P3=1.5% 2004 年 启用11台 0 同上 14(y=146) 60 天 P4=0.7% 2005 年 启用20台 0 同上 15(y=156) 60 天 P5=0.4% 2007 年 5 0 同上 1(y=16) 60 天 P6=0.11% 对 2000 年购置的 2 台对讲机故障率1p分析, 在位对讲机总数量为 2000 年、 2002 年、 2003 年……2007 年在位数量之和。
即 2+2+8+11+20+5=48 台 而 2000 年购置的在位 2 台对讲机月可能使用次数为(1500248次* 台) 即 P1=111234562281120546100%100%1.1%2yxxxxxxx++++++++++×=×=Ζ ×1500 × 推广为 1) nP= 1121(... )ny xxxzx+1121(... )ny xxxzx+ 3而平均故障率 P=12...npppn++ 即得 2) 1122121212(... )(... )(... )(...)/nnnnny xxxy xxxy xxxPnzxzxzx+++=+ 带入公式我们得到了对讲机的月平均故障率 P=0.85%后,在目前月使用次数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月可能出现多少台对讲机故障保留呢? 对讲机的计量耗时为 0,可见月故障保留数量同月平均故障率、月使用次数、修理周期相关 对讲机的修理周期越长,故障保留数量就越多,反之越少如对讲机修理周期为 60 天,而单月故障保留数量一定是6030的倍数 W=1500×0.85%×(6030) 设某设备月需求次数为xz 推广为 3) ()/30XWPZ Tt ttt=修> 计,取 修;反之取 计 三:运用三:运用 例:假设杭州维修基地对讲机每月使用 1500 次,而每天对讲机必须最低保障数量(MEL)为 35 台,那么我们要库存多少台对讲机才能满足要求呢? 根据公式 2 可以计算出 P=0.85% ()/30XWPZ Ttttt=修> 计,取 修;反之取 计=0.85%×1500×2=26 台 所以基地最少保障 61 台对讲机可满足生产, 为当前对讲机的准备以及长远计划都提出了数据参考。
同时通过公式 3)可得出:要想降低工具设备月保留数量,在月使用次数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必须降低工具设备故障率和减少修理周期或计量耗时 我们工具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足功课 41. 加强工具设备的维修保养,降低工具设备故障率 2. 提高自身的维修能力减少外委维修周期, 3. 实施对工具设备生产厂家、维修厂家的质量监督,提高工具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加强工具设备的使用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