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托马斯·克伦威尔在英国向近代国家过渡中的历史地位历史学论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3030784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托马斯·克伦威尔在英国向近代国家过渡中的历史地位_历史学论文 托马斯·克伦威尔(1485—1540)是英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杰出的 政治 家,英王亨利八世的首席国务大臣16世纪30年代,他全面主持英国政府事务在他的影响和操纵下,英国推行宗教改革,进行“政府革命”他既解决了中古西欧持久难决的教俗权力之争,建立起国家的外部主权,又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国王在疆域内的最高权威他众多而经久的行政改革为“治理他着手缔造的新国家提供了整套机构他在这一方面也和其他多方面一样,证明他既富于远见卓识,也善于具体操作,这里他再次充分显示了一位富有建设性的政治家的风度,是罕见其匹的”[1] (P184)克伦威尔所倡导的改革,代表了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努力排除外力干涉来建立具有独立主权的新型君主制国家,并为英国确立了一套行政机构,奠定了英国政治的基础因此,克伦威尔在英国向近代国家过渡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克伦威尔推动英国民族主权国家的建立中世纪的英国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还不是 现代 意义上的国家国家的外部主权因受罗马教廷的干涉而不完整;国家内部主权因封建贵族拥有独立的 经济 权、军事权以及司法权,而不能正常运行;国王对封建贵族只有“宗主权”,而没有“主权”,国王的权力无法在贵族的领地执行,况且有些边境地区和威尔士仍然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

      国家政务和王室家政没有严格区分宗教改革为英国民族国家的产生带来契机16世纪30年代,克伦威尔主政后敏锐地认识这一点克伦威尔借着国家的权力,依靠议会的支持,以宗教改革为突破口,巧妙地把国王的个人动机融入到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当中[2] (P100),颁布一系列法案,打破了教皇对世俗国家的控制,建立起国家的外部主权1533年克伦威尔主持下,国会通过了“上诉法案”法案明确宣布“本英格兰为一主权国家”,“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对包括僧侣和俗界在内的所有人的一切行为进行审判”,“在国王之下的僧侣和世俗人组成政治社会,各自在宗教领域和世俗领域享有司法行政权,不受任何来自帝国之外势力的干涉”[3] (P353)上诉法案”的公布,不仅从 法律 上堵塞了罗马教廷通过司法诉讼案件干涉英国事务的渠道,而且在事实上造成了与罗马的决裂,切断了英国同罗马教廷外部联系的纽带,确立了国家在其领土范围之内的独立主权同时,克伦威尔重新调整了国家与教会的关系,把教会的司法权和征税权也转移到了国家手中1532年3月,克伦威尔代表国会下院草拟了《反教区主教请愿书》,谴责了教会独立的司法权力,主张废除与国王的法律精神相违背的现存所有教会法[3] (P333—335)。

      1534年,国会通过“教士顺从法”,把宗教案件的最后裁决权转移到世俗人手中[4] (P183)1534年国会通过的“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他和他的后嗣应当被视作为安立甘教的英国教会在尘世唯一领袖”[3] (P364),拥有处理宗教事务的全权同年颁布的“叛逆法”,规定严惩那些蓄意侵犯国王的尊严与权威者,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强化了国王在王国内的政治权威同年,“教士首年薪俸法”付诸实施,剥夺了罗马教廷对英国的征税权1536年和1540年,国会又两次颁布封闭修道院、没收修道院财产的法令,摧毁了“教皇政治最后的避风港”[5] (P295)1540年,国会还颁布法令,取消教会的避难权,教堂圣所不再是王室权威和法律的严重障碍这样,宗教改革后,教会作为独立的统治机构不复存在,教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大为削弱,其活动范围则逐渐退回到宗教领域如果说宗教改革建立了国家的外部主权和对教会的权威,那么,16世纪30年代克伦威尔政府对特许地和边境地区实行的政策,就在疆域之内确立了国王的最高权威16世纪30年代,都铎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消除地方的离心因素,打击地方的割据势力1536年,托马斯·克伦威尔起草了一项关于特许地和自由区的法令,明确规定只有国王才拥有对叛逆罪、谋反罪免予追究的权力,王国内任何地方的司法裁判权只能由国王授予,郡和自治领的伯爵,必须以国王的名义行事[1] (P175—176)。

      该项法令颁布实施后,除极少数例外,几乎所有特许地的封建特权都被取消,德拉姆郡的独立状态亦结束整个英国第一次无条件地听命于威斯敏斯特的统一调度只有到这时,国王的权力才真正达到了封建贵族的领地之内,中世纪国王的“宗主权”才最后变成了统一的政治权力,即“国家主权”1536年,克伦威尔政府出兵镇压以“神恩巡礼”为名的北方地区地方势力的骚乱,没收了诺森们兰公爵的全部领地,处决了参与叛乱的诺福克公爵1537年夏,在北方设立了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常设机构——北方委员会,取代了爱德华四世以来统治北方的临时委员会,管辖北方五郡[1] (P176—178),有效地削弱了北方分裂势力,保证了中央对北方强有力的控制从此,北方在中世纪游离于中央政府之外的分裂 历史 结束了,普通法和司法制度引入了北方,北方真正成为英格兰王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对威尔士的政策也获得了成功1534年政府发布一项法令,将边境内所有杀人案和叛逆罪的审判权移交到在边境上设立的英格兰法庭1536年的一项法令规定,威尔士和切斯特应与英格兰一样设置四季法庭和治安法官紧接着,国会又通过合并令,取消威尔士和边境地区的界线,把威尔士公国并入英国,废除边境上的领地,将其中一部分并入原有的威尔士和英格兰的郡,其余地区则划为五个新郡。

      新建郡和自治城市得到24位国会议席[1] (P172—175)大约从1539年开始,来自威尔士各郡和自治城市的代表已经坐在威斯敏斯特的国会大厅内共商国是了1540年,克伦威尔死后,国王加强中央集权,国家对内确立最高主权的政策仍继续推行克伦威尔政府的这些行动,体现了“国家权威在疆域之内排斥任何其它权威”[6] (P20)的现代原则,扫除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有效统治的障碍,刷新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从而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统一国家的有机整体,从根本上结束了中世纪封建国家的分散离心倾向    二、克伦威尔的政府制度改革奠定了英国近代 政治 的基础 亨利八世时,旧的王室管家机构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变化形势的需要,由此,16世纪30年代,克伦威尔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更新与改造,被埃尔顿教授称为“都铎政府革命”首先,建立脱离宫廷的政府机构枢密院,推动了国家向制度化行为模式的演变 早在中世纪,英国就存在着国王的枢密委员会,其职能随着不同国王的个性变化不很确定,或为咨询,或为行政,有时二者兼而有之亨利七世时,整顿了枢密委员会,使之兼有咨询和行政两种职能,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此时枢密委员会还不是常设机构,也没有固定成员,枢密官人数众多。

      据统计,在亨利七世25年的统治期内,有183人参加过枢密会议,最多的一次出席者达40多人[7] (P28),不但不便召集开会,而且被旧的教俗贵族充斥[8] (P5)这种庞大松散的局面,影响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克伦威尔的前任渥尔塞曾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这次改革未能成功,不过它却为克伦威尔重新组织枢密院、最终使它成为一种制度奠定了基础[9] (P84—85)1534—1536年克伦威尔着手促使枢密会议从松散的大议会中独立出来,并使其规范化他首先重建枢密会议的核心即由部分成员组成的常务顾问班子,不断增强其权力,并把它置于自己的操纵之下[8] (P250)议会的首脑本为国王,但克伦威尔成为实际上的仲裁者克伦威尔以首席国务秘书的身份拟定枢密会议的详细议程,对议会草案进行修改和审批,并藉此控制枢密会议[8] (P316)克伦威尔还设立了一个管理名册和会议记录的官员,使枢密会议进一步程式化,规范化[8] (P349)至此,枢密院成为独立于王室管家机构之外、具有稳定结构和工作程序的政府行政机构枢密院的19名成员,全是国家的重要官吏,具有特殊才干和专门特长,掌握着国家或王室的重要部门[8] (P321)枢密院成员的数额,同后来正式的枢密院成员相同。

      枢密院定期开会,作为一个整体管理国家事务这表明此时克伦威尔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枢密会议[8] (P319)克伦威尔的这项改革使枢密院成为独立于国王宫廷之外,管理国家公务的常设性行政机构,使国家向着制度化范式转变其次,提高国务秘书的地位,扩大其职权范围国务秘书原是宫廷中低微的职务,担任国务秘书的人一般都是没有贵族爵位的人[4] (P292)1533年克伦威尔接替伽狄纳主教担任国务秘书他利用伽狄纳离职之机接近国王,并掌握各部门的大权,使国务秘书一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克伦威尔首先夺取了掌玺大臣的权力克伦威尔当政时期,简化政府办公手续,削弱掌玺大臣的权力,由国务秘书经管各种印玺,负责文件的签发[8] (P339)以后国王的各种印章在政府公务中都不起实际作用了在印玺处由国务秘书经管后,印玺处的机构脱离了国王内廷,不再由国王控制,逐渐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这些印玺不再是国王的私人印玺,第一次为国家政府所有以后御鉴处代替了御玺处成为行政中心,由作为国务秘书的克伦威尔亲自主持[8] (P5)克伦威尔的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扩大了国务秘书的职权,使政府机构更具官僚制度化1539年,国务秘书地位已相当显赫,有一项法令,已把秘书与大法官、财政大臣这样的重要官吏相提并论[8] (P126)。

      克伦威尔不仅建立起首席秘书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将它们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还通过与枢密院的关系,对枢密院下设办事机构的具体领导,把自己变成了事实上的枢密院首脑、国王的首席行政大臣再次,改革国家财政制度克伦威尔主持的财政改革是政府改革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财政改革是由宗教改革引起的16世纪初期,亨利八世由于穷兵黩武,铺张浪费,以及外交活动,急需大笔款项,王室入不敷出,经常性的收入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于是王室不得不寻求获得财源的新方式与新策略这也是宗教改革和国家机构变革的动因之一[10] (P235—236)克伦威尔掌握政府要职后,进行了财政改革改革之前都铎王室的收入基本上由国库、国王特权总稽查与兰开斯特公爵领地三个部门管理这种多元、混乱的方式一直统治着王室财政管理宗教改革开始后,由于没收教会地产,财政收入大规模增加戏剧般增加的巨额收入使原来的财政机制已不适应形势 发展 的需要,于是亨利八世责成具有丰富理财经验的改革派领导人托马斯·克伦威尔进行财政改革克伦威尔借助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将教会的财产和收入转入王室手中克伦威尔通过国会法令成立六个平行的税收机构和普通监察法院(主管亨利七世和渥尔塞时期所获土地的收入),打破了内廷的一统局面。

      法案详细规定了这些税收机构的目的、职能、人员和规章[8] (P299)除国库仍保持以往的管理方式外,其他各财政法院都赋予了近代化的财政管理体制,设立具有高度办事效率的财政大臣,根据其权力掌握现金,直接审查账目,并进行预算,平衡收支,拥有国家印章,有着规定的各种专职人员与权限、账目与结账手续,并有一套专门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税收机构改革后的财政部门成为秩序良好、分工明确的常设行政机构,并在政府行政机构与王室管家机构的分离中率先得到独立发展克伦威尔推行的财政机构改革促使英国朝着有系统有效率的近代国家财政管理制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克伦威尔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税收制度1534年,他整顿财政,从国会获得十五分之一税、什一税和补助金的保证[7] (P62)同年,实施“教士首年薪俸法”,把原来流入教廷的定期收入截留给国家财政此外又对英国境内的教士薪俸征收1/10的所得税[3] (P358—359),这些收入与国家关税收入一起,构筑了都铎国家制度化税收的基础最后,提高议会下院的地位,促进下院的发展都铎王朝以前,议会已存在二百余年,它主要是一个批准征税和审理重大司法案件的非常设机构,由教俗贵族组成的上院为主体,而由骑士和城市代表组成的下院则居于从属地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