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pdf
22页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篇一: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初一第一学期)全册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第一课美术概说课型:单一型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3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4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美术的作用重点:绘画的分类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三)新授:美术的概念: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 “ 物质材料 ” 、“ 造型手段 ” 、“ 空间 ” 、“ 审美价值 ” 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 (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 临 “ 太阳很足的晌午” 、 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
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现代绘画钢水汗水 :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 “ 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 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 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分类:、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公共建筑:分类:民用建筑:纪念性建筑:、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美术的社会作用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四、作业: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要求: 、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第二课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 课时)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1、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7、从而 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3、教具、学具准备4、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5、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约 2 分钟)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板书: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 分钟)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板书:自然形人工形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板书:造型要素: (约 18 分钟)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点:最小的视觉单位。
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 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 图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 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参看 P4 生活中的体块)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参见 P4 大自然中的光与色) 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参看 P4雕塑的质地) 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 分钟)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第二课时1、复习旧知,2、导入新课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 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 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篇二:湘教2014 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2014-2015 学年度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校:灵石三中教师:王丽丽班级:七年级- 1 -169-178 班第 1 课画画你我他一、教材简析本课属于 “ 造型 表现 ” 单元通过欣赏、感受、体验“ 漫画自画像 ” 的方式, 尝试学习人物头部特征的表现方法本课旨在有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身边人物的典型特征,强调通过人物头部特征的刻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和精神状态,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分为“ 漫画自画像 ” 和“ 画画好伙伴 ” 两个部分 “ 漫画自画像 ” 是学习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自我,“ 画画好伙伴 ” 是在活动一 “ 脸形 ” 、“ 头发 ”的画法之上,重点体验“ 五官 ” 的画法和用笔技巧。
二、课时安排约 2 课时学习活动一:漫画自画像1 课时学习活动二:画画好伙伴1 课时第 1 学 时课题:学习活动一:漫画自画像- 2 - 第 2 学时- 3 - - 4 - 第 2 课卡通故事一、教材简析本课教材依据课标“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的基本理念,选择学生喜爱、 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现代生活中,卡通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本课主要学习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具有通过用形象语言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情感观念的作用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并通过卡通形象的创作,编绘小故事的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二、课时安排约2 课时学习活动一: “ 卡通形象造型特点” 和“ 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1 课时 学习活动二:编绘卡通小故事1 课时第 1 课时- 5 - 篇三:新版人美版七年级上美术教案课题:敦煌莫高窟课型: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教材分析:人美版美术教科书第十六册以敦煌莫高窟为教学的出发点,并联系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 对雕塑、 壁画艺术的欣赏, 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敦煌艺术所处的地理位置,初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2、能力目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能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3、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及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价值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认识敦煌艺术中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致和爱国热忱教学难点: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教学手段采用:1、倡导 “ 表现性学习 ” ,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容量,加强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3、采用欣赏优秀作品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组织教学,诱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的四大石窟艺术2、学生回答后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对石窟中彩塑和壁画作品有一个初步的直观感受。
教师提问: 你看了以上作品后谈谈你对它们初步感受(考查直观感悟的能力) 、欣赏、评述学生回答:纷纷对彩塑的外在形象谈看法如身姿显得较丰腴耳垂都较大,神色都较慈祥等,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比较流畅3、幻灯出示课题 敦煌莫高窟二、新授1、学生自主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发展过程和艺术特色通过学生自主的整理归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佛教与石窟艺术的关系,以及石窟艺术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过程 )此环节学生掌握敦煌莫高窟如下知识信息:A、地理位置:敦煌在今甘肃省西北角,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 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南北长1680 米,高 50 米B、发展过程: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 年) (引入乐傅和尚的故事)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 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 隋唐、五代和宋、 西夏和元C、艺术特色: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学生活动:结合教材与准备材料,进行探讨交流和总结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验证学生们的探究结果2、分析讨论: 敦煌艺术中建筑、壁画、雕塑的整体特点,升华对传统艺术的情感 (师生互动完成)【幻灯链接】: (辅助资料)建筑: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