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花园》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docx
2页《秘密花园》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摘要]美国作家F.H.伯内特通过儿童小说《秘密花园》中身体赢弱、性格孤僻的少年在与他人、与自然的交往中恢复身心健康的故事,表达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 [关键词]《秘密花园》生态女性主义 男性中心主义 关爱一、引言生态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环境保护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内涵有两方面的特征:其一是解构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带有明显的后现代性其二是超越了后现代性,生态女性主义者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办法他们认为人与他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生态女性主义者还强调了女性在建立和谐的人类社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秘密花园》通过讲述身体赢弱、个性偏执的少年在与自然、与他人的接触中学会爱与分享,最终恢复身心健康的故事,揭示了作者对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对建立相互关爱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二、作者对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作者对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主要体现在玛丽的苦闷人生和荒原上迪肯一家幸福生活的对比之中。
虽然身为殖民官的女儿,物质上相当富有但玛丽从未体验过父母的舐犊之情爱的匮乏给她幼小的心灵带来难以弥补的创伤,她生活在一个相当封闭的空间:她很少出去玩或与他人交往,周围只有唯唯诺诺的印度奴仆这样的环境导致了她完整人格的缺失,不懂得爱也从未爱过别人由于缺乏与他人的真诚交流,她变得性格乖戾、过分地关注自我,陷入更加自闭的状态究其原因,印度仆役在英国殖民者眼中是沉默的他者,与动物无异这种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思想根源于父权制社会中以男性中心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二元论不难看出,玛丽是男性中心论的受害者玛丽痛苦的内心世界折射出当时流行于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病: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缺少关爱表面上他们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物质上应有尽有:但不少人精神空虚,过分地关注自己:对待下层人民尤其是殖民地人民的疾苦视而不见他们颓废的精神世界与他们眼中死气沉沉的自然环境相互对应面对这一现代病,作者构想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人必须走出狭小的个人空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与他人平等交流,建立关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在与自然、与他人的和谐共处的过程中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健康的人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另一位少年迪肯身上迪肯一家生活在牧尔荒原之上。
虽然只能饥一餐饱一餐的勉强度日,但他们彼此关爱,其乐融融他像一位自然之子,把自己看作大自然万物中的一员,向处于生存困境中的动物伸出援手,在与自然的交住中感受着无穷的乐趣迪肯质朴、快乐的生活与玛丽乏味、苦恼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迪肯身上,充分体现出生态女性主义者所提倡的和谐的社会观与自然观:“只有将人的存在看成生态的存在,将人的自我看成生态的自我,才能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每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与四周环境建立广泛的、互惠互利的关系,才能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建构性的思想体现在小说中玛丽通过和他人交往并融入大自然而最终实现人生转变的故事当中三、作者对建立相互关爱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当玛丽刚刚来到克兰文先生家时.旧的等级观念使她对仆人傲慢无礼,无法与别人平等地交往而她人生的第一次转变是从与女仆玛莎的谈话开始的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给玛丽带来的不同以往的感受正是在一次次与他人真诚的交往中,玛丽慢慢地打开心灵之窗,勇敢地冲破父权制社会中贫富、阶级等传统观念的羁绊与园丁、仆人们主动交谈,从而使她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玛丽把对人的真挚情感也投射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她的自然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玛丽初次见到荒原的时候,哥特式的气氛烘托出她对荒原的厌恶和恐惧随着在荒原上的活动增多玛丽的身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她体验到了劳动和创造生命的乐趣在她看来,动物与人一样有尊严、有生存的权利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们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然从玛丽的转变中读者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相待,打破阶级、种族等由男性中心主义强加于人类社会的种种藩蓠,建立和谐大同的、新型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因为“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而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大地母亲身上发生的事,在她所有的孩子那里都会发生人不可能纺织出生命之网,他只是网中的一条线他怎样对待这个网,就是怎样对待自己”四、小结《秘密花园》通过玛丽在自然中恢复身体健康,并且由厌憎自然、厌憎他人转变为热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活泼少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崇;对人与人真心交流的渴望在作者心中,自然与人类共为一体,密不可分人类必须视自己为自然中的一部分,关爱并保护自然人们之间应该打破男性中心主义二元论思想的束缚人生而平等,彼此之间应不分贵贱,互帮互助,这样才能使每个社会成员得到真正的幸福。
只有建立人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的关系才能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这些观念与七十年代生态女性主义者的观点颇为相似可以看作是生态女性主义的先声,促进了后来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